洪水走廊的救赎之旅

有“洪水走廊”之称的湖北省是堤防大省,除了防长江决堤,省内大大小小数千中小河流在汛期也如同定时炸弹挂在湖北省河道提防建设局的脖子上。而自从2013年中小河流堤防整治建设到如今,湖北省各个市的“臭水沟”们又变回了原来温柔的“母亲河”。

“谁家门口没几条小河呢?”这是千湖之国居民们毫不作伪的反问。在湖北各乡镇的乡村,几乎每个村落门口都一定有那么几条小河,乡村公路旁则一定有更宽阔的河湖与小河相连。

而在二十年前,这些数不甚数的中小河流是“野生放养”的。

河流生态没有部门关注,农村生活垃圾就随意倾倒在河流里,农药打在河边,河里的鱼渐渐就少了。

河流坡岸没有人保护,沿岸泥沙加高河床,一下雨就满河浑浊,两岸野草疯长遮挡河流,不熟的外客总会不留神掉到河里。

河流淤堵没人清理,小河涨水大河枯涸,同为汉江支流却两不相通。

洪水走廊的救赎之旅

2016年7月22日,被长江横贯东西的湖北省在第六轮梅雨的强降水袭击之下没能守住河堤,湖北省多地在连续洪水叠加和沿线洪峰相互顶托之下严重受灾,单个市区就有五十多万人房屋被淹,损失严重。

这一轮梅雨成灾,就恍若大自然对堤防建设工程突然考验。2016年各中小河流堤防建设尚未完全覆盖,在天灾过后湖北省河道堤防建设管理局各分局立刻着手加快堤防工程建设进度,在短短两年间就实现了小水沟都不放过的全方位河道堤防建设。

“经过50多年的建设,长江干堤由建国初期3~5年一遇提高到10~20年一遇,运用分蓄洪区工程调蓄可提高到20~50年一遇;汉江干堤由解放初期的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配合杜家台分洪工程分洪、丹江口水库调洪和汉江中下游民垸运用可防御近百年一遇的洪水。”

“其它支流堤防配合民垸运用也可防御建国以来的最高洪水。”堤防工程负责人程原升在工作总结中写道,而这样的成就必定不是靠每年提心吊胆的汛期威胁而来。

“堤防工程就是防的汛期洪水,最怕的也是汛期洪水。天灾一来,要么未雨绸缪,要么亡羊补牢。”

洪水走廊的救赎之旅

而经过后续工程建设之后,各乡镇村里“母亲河”一般的河流两岸杂树杂草都没了,渗水砖一块一块垒起来防止河岸泥沙被冲刷进河床,砖缝里被村民种上农作物,也不担心家禽啄种子,作物到了春天开出各种颜色的花,秋天结实,靠着河流就吃着河流。

受到堤防工程之裨益的村庄遍布全市,从2016年洪灾之后,每年汛期,“洪水走廊”里连经济并不发达的地级市都能安稳度过。

“洪水走廊”记得住奔腾的长江,记得住蜿蜒的支流汉江,记得住每一条在湖北省境内流淌的河流,无论它是否曾经是当地人口中的“臭水沟”。

“往后的堤防工程照样不能松懈,建设起来不容易,维护好同样也不容易。每年无论夏汛还是强降水导致的突发汛情,都不能忽视。虽说杀鸡焉用牛刀,但民生工程向来都必须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程原升对于未来的河流堤防治理仍然保持高度谨慎。

猛如虎的洪水,将是堤防工程永远的提防对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