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葫蘆兄弟”

“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克旗土城子鎮7名“鄉編村用”人員被分配到漫甸地區,被分配到建檔立卡貧困村開展工作。他們帶著使命到艱苦地區、複雜環境、關鍵崗位上砥礪品質、錘鍊作風、增長才幹,努力發揮自身優勢,為貧困村注入新鮮血液。鎮村幹部笑稱他們為新時代的“葫蘆兄弟”,他們在“社火之鄉”這根藤上開花綻放。

大娃孟兆靜,最能沉下心的姑娘。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她,熟悉這裡的一切。父親在前進村養牛,每週送她上班時,她都藉著父親的車幫助村民代購種子、化肥等春耕物資,還把父親的養牛經告訴村裡的養殖戶。農校畢業的她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村集體經濟發展、農牧業產業結構調整方面積極獻言建策,並主動擔任起春耕“指導員”的工作,通過電話、微信與農戶聯繫,瞭解他們春耕生產、技術需求、農資儲備等情況,指導他們在做好防護和防疫措施的情況下開展春耕。

二娃劉洋,樸實的小姑娘感覺自己在住宿等生活方面給村裡增添了麻煩,每一個人對她的照顧她都記在了心裡。她把努力工作作為回報大家的方式,入戶排查、數據核對、信息錄入,每一樣工作她都搶著幹。細心的她發現村“兩委”班子之間的矛盾大多源於分工不合理,於是她主動承擔起電子檔案的整理工作,減輕了村幹部的工作壓力,村裡工作氛圍也變得和諧融洽。

三娃黃文靜,適應能力強,能迅速融入到工作中。會計學專業的她有著相關從業經歷,她發現村裡缺乏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現有會計的專業知識缺乏,對一些問題無法從專業和法律的角度進行解決、解釋。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她和村會計一起,對村級財務的賬本和賬目、財產和實物、收入和開支、群眾關心的熱點和疑點問題進行了自查和登記,村財務管理更加規範,村裡也有了一本“明白賬”。她還樂於助人,村裡一個婦女被狗咬傷,村衛生室條件有限無法醫治,她趕忙聯繫車和村醫一起把傷者送到鎮衛生院,這才沒有耽誤治療。

四娃董曉晨,統計學專業的她對數字尤為敏感,脫貧攻堅全面摸底排查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收入明細測算,在別人看來是複雜的公式,繁瑣的數字,但是在她眼裡卻是跳動的音符,速度快,準確率高,村裡有了她算好貧困戶的經濟賬不再是難事,水泉村摸底排查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

新時代的“葫蘆兄弟”

五娃張鑫傑,在一次入戶排查中發現貧困戶家裡讀初中的孩子正對著數學作業發愁,父母文化水平都不高無法輔導孩子,她在核對完貧困戶一系列信息後,專門給孩子輔導了作業。這一件小事,觸動了曾經在教育機構工作的她,“雖然現在已經全面落實教育扶貧政策,但貧困家庭子女教育還存在很多問題,父母受教育程度低,教育期望與職業期望不高,這也是寒門難出貴子的原因。”她在下班後、週末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作業輔導,她說:雖然我只是扶貧路上的一粒沙,但依然想盡我所能。

六娃劉天漪,一個心思細膩的姑娘。在入戶走訪中,她看到五臺山組的張德軍肢體二級殘疾,生活不能自理,回到村裡後她總想著為這個殘疾人貧困戶家庭做點什麼,她和村書記商議為張德軍解決殘疾人輔助器問題,為此她特意到旗殘聯幫他申請了雙柺和坐便器,群眾事無小事,暖心的她解決了張德軍當前生活中的切實困難。

新時代的“葫蘆兄弟”

七娃王迪,是一名退伍士兵,他深知基層工作任務重、困難多,是直面群眾、處理矛盾的第一線。法律專業畢業的他發現好多信訪問題、矛盾糾紛都源於村民不懂法律,在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不懂得通過法律手段進行維權。於是他在扶貧入戶排查走訪中,有針對性的將扶貧政策與普法宣傳有機結合,對村民提出的有關婚姻、撫養、借貸、法律援助等方面的問題逐一進行詳細解答或者聯繫鎮司法所幫忙解決,他引導群眾依法維權,增強了他們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

新時代的“葫蘆兄弟”

農村是青年成長的沃土,是幹部成長的搖籃。七個“鄉編村用”的“娃娃”才剛剛入職,他們會做的很少,能做的事情也還很“小”,但在田間地頭、山村鄉野,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拼搏在一線,在脫貧攻堅、基層黨建、村級建設、社會穩定、環境治理等各個方面“初顯伸手”;他們沒有八小時,也沒有周六日,而是以村為家,不斷增強群眾觀念,努力提升自身本領;他們想幹事、能幹事,“社火之鄉”土城子鎮是他們成長的熔爐、成才的課堂、成事的舞臺,他們會在為人民服務的道路上越走越穩、越走越遠。

新時代的“葫蘆兄弟”


新時代的“葫蘆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