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北京城第一家女澡堂,為什麼開在八大胡同旁邊?

20世紀初,通俗文學大師張恨水描寫20年代北京的小說《春明外史》中曾有過這樣的情節:餘家的三姨太與人相約到“ 澡堂子”洗澡梳頭後,一起去打牌。這裡說的“ 澡堂子”是一家名為“ 潤身女浴所”的浴室。據資料記載,它開業於1914年,位於大柵欄一帶,是當時北京唯一的一家女子公共浴室。那麼現在它的舊址還存在嗎?又是什麼樣子了?

探尋北京城第一家女澡堂,為什麼開在八大胡同旁邊?

走在初夏北京古老的衚衕街巷中,暖暖的陽光灑在身上,衚衕中的吆喝聲、喧鬧聲此起彼伏。才剛下過雨,衚衕口古樹的枝葉上水珠被照得閃閃發光,路邊的野花在悄然綻放,不時散發出泥土的清新氣味。看著道邊那古老的樹木、古老的民居以及耳邊縈繞的京腔京韻,我彷彿覺得時光也已倒流回了那個古老的年代。


從居住在當地的老人們口中,我們瞭解到它所處的大概位置在大柵欄西南方位的鐵樹斜街( 原李鐵柺斜街)上。原址還存在。
站在鐵樹斜街的路邊,向兩邊望去,原本就不寬敞的道路兩旁擠滿了高矮不一、參差不齊的房屋,雖然看得出也經過了多次的粉刷和維修,但畢竟是經歷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風雨蒼桑,有些已經岌岌可危了。歷經了百年的女浴室是否也已破敗不堪了?

探尋北京城第一家女澡堂,為什麼開在八大胡同旁邊?

隨口詢問了幾個在路邊閒聊、乘涼的老人,經過他們的指點,我們才發現原來尋了半天,它卻近在咫尺。那是路對面一個二層小樓,外牆上側立著一塊紅色的牌子,上書4個字“ 鐵樹旅館”。整個大門貼著鐵紅色的牆磚,兩個大紅的燈籠懸掛在門的兩側,門上的玻璃窗上用紅紙貼的旅館兩個大字分外顯眼,我想以紅色為主色,可能是讓住店者感受到家的溫暖吧。外牆的主體為淺青和淺紅色,看得出翻修也有些年頭了,有些地方的磚都已剝落了。經過歲月的磨礪,整個樓體顯得有些微微傾斜。兩扇大門敞開著,外邊雖是陽光明媚,向裡望去卻是很幽靜,透出絲絲的涼氣。


進得屋來是一個小過廳,右手是來客登記處,左手擺著張小沙發供客人休息。往裡過了二道門,右手有個樓梯通向二樓。再往前看,一直下去大概還有兩、三道門的樣子,兩邊分佈著客房。登記處的女值班員看來昨晚剛值了夜班,還有些睡眼惺忪。瞭解到我們的來意後,她爽快地和我們聊了起來。

探尋北京城第一家女澡堂,為什麼開在八大胡同旁邊?

她告訴我們,這個地方就是最早的女浴室,解放後改為“ 三八”浴池;後又改名為清江浴池;上個世紀末一樓為機電器廠,二樓為清江旅館;直到2002年才改為現名稱。房子的外形沒有變化,但內部因為要開旅館,格局已經全部改變了。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過廳是後來新加蓋的,那個二道門才是最早的大門。原來的物件已經都不存在了,唯有那面牆上的鏡子還是浴室開業時的東西。


順著她手指的方向,果然在二道門左手的牆上掛著一塊長方形的鏡子。這是一塊再普通不過的鏡子,大約有一尺寬,二尺長,四邊嵌著木質的邊框。那木框因為長年的蒙塵,覆蓋著泥垢,已看不出原有的顏色了。鏡子表面也是鏽跡斑斑了。我站在鏡子前,鏡中映出了我的影子。

探尋北京城第一家女澡堂,為什麼開在八大胡同旁邊?

突然,我想起了門外那幾個老人中的一個老太太。剛才問路,聽說她從少女時就在這裡居住,這一帶沒有人比她再熟悉這條街道的變遷了。我想,她就住在對過,想必常到這裡來串門,這面鏡子可能照過許多次,也許第一次照的時候她還是個妙齡的女孩,但現在已是白髮蒼蒼,皺紋滿面了。這面鏡子對她來說,是人生的見證,帶走了她流水般的青春年華。想到這裡,我的心裡不免產生了稍許的傷感。


現在我們說,洗澡又不是什麼新鮮事,那是每人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講究清潔衛生,保持身體健康就是小朋友都明白的道理,尤其是女士們,更是注重身體的整潔。你看到處都有為女士們開設的美容院、洗浴中心,女人們可以隨心所欲使自己變得更美。但眾所周知,在中國幾千年的“ 男尊女卑”封建思想統治下,民國初年婦女的地位是很低下的。


殘酷的封建禮制束縛著女子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 “ 笑不露齒、走不露足、話莫高聲”, “ 三從四德”等等這一切嚴格規範著女子的生活,這些都是當時人們對優秀淑女的審美標準。當時的社會風氣為男人們聽戲、下館子、泡澡堂子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而女子們卻是家庭的奴僕,男人們的私有財產,她們要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到街市上去拋頭露面都要少之又少,更不要說到公共場所向陌生的同性姐妹暴露自己的身體了。如若那樣,就會被社會所鄙視和不容。

探尋北京城第一家女澡堂,為什麼開在八大胡同旁邊?

這就是為什麼資料顯示,北京最早的男性澡堂—湧泉堂,開業於清順治年間(1660年前後),而直到1914年,才開設了第一家為女子服務的澡堂。


1914年的清末民初之時,中國正處於中西文化思想及制度的衝突時代。當時作為統治中心的北京,清王朝的統治地位已經沒落,封建文化在進行垂死的掙扎,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在不斷傳播、滲透,新的文化思潮也在湧動。社會上的有識之士和進步的知識分子,均欲打破傳統禮教的束縛,力求國家的革新圖強。

他們極力地宣揚婦女解放運動,女子在受盡男性社會歧視數千年後,終於開始了爭取與男子同等社會地位的進程。我想,第一家女浴室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誕生了。這在當時那個用封建禮教控制人們思想幾千年的中國社會來說,具有很重大的社會意義和影響。

探尋北京城第一家女澡堂,為什麼開在八大胡同旁邊?

女權解放在當時具有重大意義,但婦女解放不是一天可以實現的,需要人們的思想去逐步的理解它、認同它。就是在21世紀人類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尚存在男女不平等現象,可見百年來為女子爭取權利的過程是多麼的艱難。


20世紀初,大柵欄是有名的商業區。從前門大街到永定門,吃的、喝的、用的應有盡有,到了晚上還有夜市,真是燈火通明,歌舞昇平。鐵樹衚衕臨近當時聞名京城的花街柳巷—— 八大胡同。

八大胡同興起於清初,至清末成名。乾隆二十一年後,北京內城禁止開妓院,內城的妓院遷移到前門外大柵欄一帶。此地緊靠內城,是外地進京的必經之道,原本就喧囂繁華,妓院來此集中發展後,更加“ 如魚得水”。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前門火車站建成,南來北往的各色人物進出京城,八大胡同的名聲遠播。

同時,大柵欄地區的劇場、戲園眾多,這裡也成了伶人活躍之地,許多名伶就居住在八大胡同附近。所以這是一個上至達官顯貴,下至販夫走卒全都紛至沓來的地方。商人、學生、文人、政客、百姓,三教九流,魚龍混雜。

探尋北京城第一家女澡堂,為什麼開在八大胡同旁邊?

我們可以想象,第一家女浴室開在那裡,不是偶然的、隨意的。如果浴室開在其他的地方,根據民初人們的思想觀念,可能為婦女解放唱高調的大有人在,但真能夠接受而付諸行動的卻少之又少。我想,如果開在其他地方,也許還沒等人們接受它,它就會夭折了。而八大胡同雖可以說是女人的世界,但這裡的女人是非常特殊的,她們中不乏頗有才情的女子,但這又有什麼用,她們畢竟頂著煙花女子的名聲。


她們再怎樣美麗、優秀,再怎樣是由於生活所迫而走上這條路,也是被社會所唾棄和不恥的,永遠處於社會最低賤的階層。但她們大都還是年輕的女孩子,她們也愛美,也喜歡追求新鮮的東西,在那個環境中,她們更容易不受阻礙的去嘗試新事物,如到公共浴室去洗澡。因為在封建的道德觀念裡,她們連身體都可以出賣,已沒有了禮儀、廉恥之心,做怎樣有違禮法之事都不稀奇。但她們的光顧,確實給了浴室生存下去的機會。

探尋北京城第一家女澡堂,為什麼開在八大胡同旁邊?

但女子浴室開在那裡也有它的負面影響。一是妓女和伶人們經常出入的地方,在世人眼中那不是潔淨身體之地,而是藏汙納垢的骯髒之所,良家婦女們是決不涉足的。二是據說後來那一帶又開了些單門小屋的家庭浴室,但實際上是“ 宿娼之所”。這些都是女子浴室發展下去的不利因素,到了1935年,北京的123家浴室中,為女性開設的只有8家。


但不管怎樣說,女子公共浴室在那個年代能夠開辦並艱難的生存下來,這本身就體現出人類文明的進步,時代的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