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中16槍後犧牲,蔣介石痛哭落淚,日軍暫停轟炸以免傷其遺體

新中國已經成立70週年,如今我們的幸福生活離不開無數革命先烈的不懈奮鬥,他們不顧個人的安危,為祖國和人民拋頭顱灑熱血,處於和平年代的我們要更加的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勝利,對於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的民族英雄我們更加應該永遠銘記。

他身中16槍後犧牲,蔣介石痛哭落淚,日軍暫停轟炸以免傷其遺體

現在受很多影視劇的影響,人們對抗日戰爭存在一定的誤解,認為戰爭的主力一直是八路軍,但其實並非全然如此。全面抗戰一共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戰略防守階段、相持階段、戰略反攻階段。在全民族抗日統一戰線成立後,抗日戰爭很快進入防守階段。在這一時期,前方的主力戰場上戰鬥的大多是國軍,由於那一時期八路軍的人數較小,裝備較差,所以更多的是在後方建立革命根據地,配合國軍,進行小規模的游擊戰和山地戰,大規模作戰的主力仍然是國軍。

他身中16槍後犧牲,蔣介石痛哭落淚,日軍暫停轟炸以免傷其遺體

國軍將士們在抗日戰爭做出的貢獻我們不能否認,也不能忘記。他們中有堅守民族大義的愛國將領,也有無數頑強拼搏的普通士兵,在中華民族的危急存亡之際,他們挺身而出,保衛國家,抵抗外族入侵,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他們其中的一位將領,他不僅讓國人信服,就連作為敵人的日軍,也被他的愛國行為所感動,對他敬佩不已,這位將領就是張自忠將軍。

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出生在山東臨清唐元村的一個官宦家庭,父親張樹桂任職期間,由於政績不錯,被署理贛榆知縣,官升五品,此時的張自忠14歲,已經長成一名英姿勃發,充滿正義感的少年,立志要報效祖國。後來張自忠的父親因病卒於任上,張自忠跟隨母親遷到了臨清。

他身中16槍後犧牲,蔣介石痛哭落淚,日軍暫停轟炸以免傷其遺體

1911年辛亥爆發,在當時的天北洋法政學堂的學習期間,他第一次接觸到了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的思想,這些當時先進的革命思想,對青年時期的張自忠產生了振聾發聵的作用,為從小隻讀孔孟的張自忠開闊了新的視野和格局。於是在20歲時就秘密加入了中國同盟會,投身到民主革命之中。後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是國內馬上陷入了軍閥混戰的局面。張自忠經過同鄉好友的推薦,成為大軍閥馮玉祥的部下,隨軍作戰,屢屢立下戰功。

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張自忠指揮的部隊在高賢集打敗蔣軍精銳張治中之教導第2師。他的參謀長張克俠評價說:“其決心堅強,臨危振奮。每當情況急迫之時,輒鎮靜自持,神色夷然。”但是由於蔣軍實力強勁,同年9月,一向坐山觀虎鬥的張學良放棄中立立場決定擁護蔣介石,張自忠的部隊也在一年後被南京政府整編為第二十九軍。

他身中16槍後犧牲,蔣介石痛哭落淚,日軍暫停轟炸以免傷其遺體

1937年2月,全民族抗日統一戰線初步形成,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張自忠親自出面與日軍周旋,想要和平解決爭端,但卻被誤認為是“漢奸”,還被辭掉職務,後來才得以復職。

1940年5月,日軍為了控制長江,同時切斷通往重慶的運輸線,發動了“棗宜會戰”。張自忠作為集團軍的總司令,本可以不必親自率隊作戰,但是他為了激勵將士們,堅決親自指揮作戰。5月1日,張自忠親筆昭告各部隊、各將領:“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曆史之民族,決不至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這是何等的偉大,讓人不禁肅然起敬。

他身中16槍後犧牲,蔣介石痛哭落淚,日軍暫停轟炸以免傷其遺體

15日張自忠率領的1500人被日軍的6000將士包圍,不僅人數上日軍佔據絕對的優勢,裝備上還有飛機大炮作為掩護,一個晝夜就發起了9次衝鋒。將士們傷亡慘重,張自忠自己也身中數彈,但是仍然沒有放棄,仍然堅守在一線,最後身中16槍,張自忠將軍戰死,所率部隊全軍覆沒。蔣介石聽聞消息後,忍不住痛哭落淚。在敢死隊奪回張自忠將軍的遺骸的過程中,日軍被張將軍的英勇壯舉所感動,下令暫停飛機轟炸,以免傷害到張自忠的遺體。

他身中16槍後犧牲,蔣介石痛哭落淚,日軍暫停轟炸以免傷其遺體

張自忠將軍不顧個人安危,在祖國危亡之際挺身而出,展現了中國軍人們鐵骨錚錚的傲然品格,應當受到後人們的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