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表制定八百遍,可執行的時候只有三分鐘熱度

很多學霸備考CPA分享經驗的時候都會提到這一條:制定好計劃!於是,備考生們就給自己制定各種各樣的時間表和計劃表,可往往這些時間表都堅持不過三天就會被自己放棄掉。是表格的問題嗎?當然不是,是因為你不能自律的狀態!那麼要如何變得自律呢?

時間表制定八百遍,可執行的時候只有三分鐘熱度


1、找到養成好習慣的動機

做事情的動力就像汽車的發動機,發動機越好,你的速度也會越快。先從堅持早起開始吧,所有習慣的養成,是從決定性瞬間——早起開始的。這是一段高質量的時間,沒人打擾,沒有微信、電話,可以高度集中注意力,修煉自己的硬本領。其次,一天中,能多活半天,一年中就比別人多出了半年,10年就會多出5年的時間。

2、 一次養成一個好習慣

養成一個好習慣比較難,少則幾個月,長則一年半載。哪怕你有很多想做的事情,都請你一件一件來。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不要過度消耗。所以要專注養成當下確定好的習慣。

3、放棄完美主義

在養成好習慣的過程中,有時難免會出現意外。比如今天定好要看稅法,卻被領導告知要臨時加班,此時就是不自律了嗎?淡然不是。不要追求完美,完成80%,堅持下去,效果也是驚人的。

4、尋找養成自律的最佳時機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高效時段,有的人是早上,有的人是晚上,有的人是中午或下午。要提升自己的效率,就該先找到自己的高效時段。儘量把每日需要記憶最多的科目或大量刷題的任務放到這一時段來完成,以保證腦力的高效利用。

5、提前做好量化小工具

我們在養成習慣的過程中,經常會有誘惑和特殊事件出現,比如你打算做題,突然看到了微信上有人呼你,此時就要啟動“如果……那麼……”原則,你可以在做計劃的時候,提前想到各方面誘惑和突發事件。比如,如果今天八點回家,我就要健身一個小時...把各種場景詳細地列出來,貼在看得見的地方,如果這種情形一出現,那麼就立即執行起來。

6、做好每日的To Do List

對今天將要做的事情做一個記錄。

其實你會發現高效的人士都是清單控,他們喜歡把所要做的事情都一一列出來,為什麼呢?

1)防止忘記。

2)為了忘記。其實是為了清空大腦,把一些需要做的事情記在本子上,這樣大腦就不會有各種瑣事縈繞,到什麼時間做什麼事就好,不必擔心有什麼重要的事情沒做。如此,心態就永遠平靜,可以專注地做好事情。

3)隨時翻看自己的記錄,把做掉的事情一件件勾掉,會有一種成就感,長久下去,會對時間的流逝有一種感知,可以鍛鍊自己對時間的管理和安排能力。

這麼多自律養成法,相信總有一款適合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