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人才短缺,迎来就业春天?

《2019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指出,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外部环境变化造成大学生需求升级、大学生供给调整滞后,具体表现为文科毕业生就业困难,理工科人才短缺。理科生迎来就业春天。

有些大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像周围同学抱怨的那样难找工作,他们甚至可以轻而易举地手捧几个录用通知。还有一些调查指出,大学生就业如今呈现出一种“结构性矛盾”:社会环境的变化、新兴产业的发展导致理工科人才短缺。

理工科专业交出亮眼“就业成绩单”

理工科人才短缺,迎来就业春天?

回想起这一段时间的找工作经历,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大四学生牟泮龙表示,“还是挺开心的”。牟泮龙就读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进入大四,他就在网上给几家心仪的公司投了简历——都是国内比较知名的公司,也参加了学校里组织的专业对口企业的宣讲会。不久前,他在网上投过简历的公司联系到他,邀请他第二天上午进行视频面试,面试过程进行了简单的自我介绍,问了几个专业相关的问题。晚上他就收到通知,被告知面试通过了。

在理工科专业,像牟泮龙这样轻松手握offer的同学不在少数。与此同时,这一段时间高校开始陆续发布本校的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不少理工科学校以及综合性大学的理工科专业的“就业成绩单”十分亮眼。


理工科人才短缺,迎来就业春天?

《清华大学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0月31日,清华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1%,从单位所属行业来看,毕业生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主要包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毕业生签三方就业的单位以企业为主,就业人数占比69.9%,其中民企占33.4%。

“在北理工,春节前一个学生手里就能拿上十几个录用函的并不稀奇。”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林骥佳也观察到了近年来理工科岗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他以用人单位对北理工的需求情况为例,“确实存在文科与理工科不对等的情况,理工科岗位的需求明显大于文科,这或许也与学校定位有关。”

理工科人才的“结构性短缺”

理工科人才短缺,迎来就业春天?

在大学的招聘市场里,为什么“找不到工作”和“招不到人才”可以并存?

不久前,由北京师范大学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指出,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外部环境变化造成大学生需求升级、大学生供给调整滞后,具体表现为文科毕业生就业困难、理工科人才短缺。

针对理工科人才的“结构性短缺”, 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晓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和目前国家创新发展过程中广大用人单位急需核心技术领域的人才需求基本一致。同时,一些传统意义上财经类、管理类的用人岗位,目前也出现了对工科学生的大量需求,也确实客观地反映出市场对理工科人才的需求迫切。

虽然如此,但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在就业过程中都存在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大学生应建立“合理就业期望”

理工科人才短缺,迎来就业春天?

对于理工科的大学生来说,在众多的选择下更需要冷静的头脑。

同济大学的研究生刘一苇(化名)从去年9月加入“秋招”大军,如今已经“上岸”。回想起这几个月的招聘经历,她表示,“结果是好的,但是过程很曲折”。在多次的笔试、面试中,刘一苇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我的专业算是偏技术类的,所以和文科专业相比,我感觉找到一个对口工作是相对简单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我的选择面比文科生更窄,我只能在专业领域里找工作机会。


理工科人才短缺,迎来就业春天?

针对大学生求职,不少高校教师建议,大学生应建立“合理的就业期望”。最后小编建议求职者们要长远做准备才能避免燃眉之急。清晰的规划和不断实习实践,提高就业满意度和就业质量,才能有方向,有方向才能有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