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我们的眼睛可以超光速呢?我们看到的天体是不是假像呢?

春城花月夜


提的问题中有2个问号,错了一个,对了一个。

先说第一个问号,问错了,我们的眼睛不存在超越不超越光速问题。原因在于用它来观察事物,不是像主动雷达那样,先发出去探索信号(无线电波、超声波、次声波),再根据反射回来的信息,进行判断物体的存在与否以及距离远近。而作为人的眼睛,我们之所以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接收到了物体自身发射出来的光、或者物体反射的其它物体照射到它表面的光。

再回答第二个问号,问对了。我们用眼睛观察到的宇宙天体,除了地球的卫星月亮,以及太阳系中距离较近有限个行星外,其余的全部都是恒星。包括太阳在内的恒星,都是发光体,只要这些恒星发出的光到达地面时,光的亮度足够强、你的眼睛也足够灵敏、又没有太阳光以及月亮和人工光亮的干扰,你都可以看到。那么,为什么说“看到的是假象”又对了?暂且不说这些恒星你能够看清楚到什么程度、以及更远光亮度更低的恒星都被蒙蔽了;实际上恒星并不孤单,它们都具有数量更多的自己的行星,有的行星还拥有自己的卫星,在你看到的假象里面没有那些数量巨大的其它恒星的行星以及其它行星的卫星吧!因为,行星和卫星自己都不发光,而其表面反射的恒星的光又太弱,等传输到地面时,这些反射光都衰减到用眼睛难以看见的程度了。


梁瑞林


是不是我们的眼睛可以超光速呢?我们看到的天体是不是假像呢?

当我们在晴朗的夜里观看美丽的夜空时,距离地球远近不同的星体,共同在苍穹之上投影出了无比璀璨的画卷。在这个时候,我们估计都会有个疑问,那些距离地球几万几十万光年的星体,我们一下子就能够看到,是不是说明我们的视线速度超过了光速了呢?

什么是视线

我们通常把看到一个物体,称之为这个物体进入了我们的视线范围。从几何学上,我们把眼睛与物体之间的连接直线称为视线,衡量视线范围的指标有两个:

一是视线长度。就是眼睛与目标物体的距离,当这个距离处在我们能够看清的范围之内,那就表明这个物体能够被我们所看到。决定这个距离数值大小的因素,主要包括周围环境的明亮程度、物体发光或者反射光线的能力、空气杂质的含量多少以及我们眼部视功能的健康程序。

二是视角大小。从眼睛本身的生理功能以及两眼的协调性来看,人眼存在着一个最大视角和最小视角。其中,最大视角是两眼所能覆盖视线平角的最大值,上下方向一侧约为50度,左右方向一侧约为55度,所以人眼的最大视角从上下来看是100度、左右来看是110度。最小视角是人眼所能分辨两点间的最小距离,这个值与视觉细胞直径有关系,只有超过这个距离才能在视网膜上成像,其值为1分。

视线与光线的联系

我们再来看一下,物体在人眼中成像的原理。当目标物体发生或者反射光源发出的光线之后,通过光的传输进入我们的眼睛,经过角膜、晶状体、玻璃体,会发生相应的穿透、折射现象,最后落在眼睛后方的视网膜上,如果在视网膜上光线能够聚焦,就会形成清晰的实像。

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分布着大量的感光细胞,光线汇聚在感光细胞上面之后,就会激发这些细胞产生相应的光刺激,从而形成特定的神经冲动信号,经神经系统传输到大脑皮层中,由大脑皮层上面的视觉中枢神经对这些神经冲动信号进行处理,既而将处理后的信号再以知觉的形式体现出来,我们就能够判断出目标物体的亮度大小,以及根据亮度的差异确定物体的形状、体积、颜色等特点。

从以上人体视物的过程可以看出,我们之所以能够看清物体,是光线传输到我们眼睛之后,通过人体的一系列生理化学反应,转化为我们可以接受和感知的信息这个过程实现的。人眼的结构是生理基础,没有处理光线信息的生理结构或者生理功能不健全,我们也看不到或者看不清物体;而光线的刺激是外在必要条件,没有光线的传输,也就不会引起光刺激信息,这就是我们为何在黑暗的环境中看不到东西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视线是以人眼的角度出发的,强调的是人眼看东西的范围和能力;光线是从光传播的角度出发的,是人眼形成视线的必要条件。

另外,能够引起人眼形成光刺激的光线,只是所有光线频段中的极小一部分,即可见光,其频率范围为380纳米到760纳米之间,而处在这个范围之外的伽马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和无线电波,我们用眼睛就捕捉不到了。

眼睛看东西能超过光速吗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就非常清晰地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人眼看东西是一种被动的接收光线引发的生理反应,也就是说光线的传输才是主导因素,光线从光源中发出,只有进入眼睛之后,我们才能看得到光源的存在,因此从根本上来说,人眼看东西并没有速度,更不要说超光速了。

而我们之所以一下子能够看到几十万光年的星体,是因为这些星体发射出来的光线,是持续在空间中传输的,只不过与地球的距离非常遥远,连光线都需要传递几十万年而已。

按照狭义相对论的一条基本原理,宇宙空间中任何物体的运动速度都不会超过光速,即无论在什么惯性参照系中,光线在真空中在各个方向上的传播速度,都不会因光源的移动或者观察者的运动状态而发生任何改变,都保持30万公里每秒的恒定值。具体的推导过程可以运用洛仑兹变换进行推导,得出在一个运动参照系下,对另外一个参照系中运动物体的速度,其转换公式为:V=(u+v)/(1+(u*v/c^2)),因此,即使是两条相向运动的光束,在其中一条光束上观看另一条光束的运动速度,其相对速度V仍然等于光速,也不会超过光速。

眼睛看到的天体是假象吗

虽然光线的运动速度极快,但传输一定的距离仍然需要时间。我们在地球上生活,看到的物体状态,与其实际上的存在状态并不会发现有差异,原因就在于这些物体距离我们非常近,光线从物体表面传输到人眼中所需要的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对于比较遥远的星体,情况就会发生变化,比如太阳距离我们平均为149597870公里,也就是一个天文单位,光线从太阳照射到地球需要8分多钟,因此我们看到的太阳永远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织女星距离我们25光年,光线从那里进入我们的眼睛,需要经过25年,因此我们看到的是它25年前的样子,同样,我们用肉眼能够看到的最近河外星系-仙女座星系,距离我们250多万光年,我们看到的也只是它250多万年前的样子,而这250万年间它所发生的一切,我们都无从得知。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们眼睛看到东西,是和速度没有关系的,因为这是我们被动的一项技能,这必须依赖于光线的传输。由于光线的传输需要时间,越距离我们遥远的星体,其光线到达地球所经历的时间就越长,我们看到的它们,越是和现实的差距就越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看到的世界都是过去的世界,都是宇宙的历史,但这并不说明是假象,只能是客观事实在时间上的投影而已。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感谢悟空小秘书的信任和邀请。好有意思的问题,是不是我们的眼睛可以超光速呢?类似的还有是不是我们的意识可以超光速呢?下面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一、眼睛能超光速吗?

这个问题的提出就有很大的问题,眼睛看到物体的时候没有发生任何移动,根本谈不到能不能超光速的问题,大概提问者的意思是“眼睛的反应速度是不是能超光速”。能吗?答案是不能。

最简单的例子,一般的视频画面都是每秒25帧或者30帧,我们的眼睛基本上分辨不出这两种帧频率的视频有什么区别,眼睛的反应速度其实是很慢的,就更不要提什么超光速的问题了。

眼睛反应速度慢,不能超光速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要在光的作用下产生电脉冲;二是这个电脉冲要沿着神经纤维传递到大脑;三是大脑要对视网膜传递过来的电信号进行分析形成视觉。

在这几个环节中,电脉冲的形式主要是细胞膜上的钠、钾离子的移动。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都表明:有质量的物体的移动不能超过光速,就更不要说是钠、钾离子这样质量比较大的离子了,它们的移动速度较慢。

正是由于神经冲动、神经传导以及大脑形成视觉的物理学机制导致了从眼睛看到光到最后感知到物体的视觉是比较慢的。打靶的时候,你的眼睛几乎无法捕捉到刚出膛的子弹。

二、我们看到的天体是不是假象呢?

可以明确地说,我们看到的宇宙天体都不是假象,但是是历史。其实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历史,而不是现在,只不过,究竟我们看到的是多久之前的历史,取决于物体与我们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光以有限的速度传播。

科学家们从17世纪开始就发现了光以有限速度传播这一事实,随着技术的进步,多种测量光速的方法逐渐被发明,直到18世纪末期,终于得到了真空光速大约为30万千米每秒这个数值。而随着电磁学的发展,尤其是麦克斯韦的贡献,理论上也预言了这个数值。

19世纪初,爱因斯坦以越多的光速测量证据为基础,将真空光速不变上升为一条基本原理,并结合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等效提出了广义相对论。目前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从侧面上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

由于光以有限速度传播,所以越遥远的天体所发出的光,要到达我们的眼睛就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月球距离我们的平均距离为38万千米,所以我们看到的月球其实是1秒多钟之前的月球;太阳距离我们的平均距离为1.5亿千米,所以我们看到的太阳是大约8分钟之前的太阳;更遥远天体发出的光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被我们看到。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但我们看到的是历史。

结语

目前大部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科学都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尤其是这类我们的眼睛是不是能超光速之类的问题,不论是眼睛的感光原理、神经信号传递、视觉形成都已经可以跟踪整个反应过程。至于我们看到的天体是不是假象,则只要理解了真空光速不变,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尽管问题很简单,但是还是要对提出这个问题的小伙伴表示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