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学习,积累人生的财富


如何高效学习,积累人生的财富

前一段时间,在网上有一则新闻,一个收费站被停掉,员工被辞退,其中一位大姐说:“我今年36岁,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站了,我现在啥也不会,也没人喜欢我们,我也学不了什么东西了。”

看到这个新闻,我心里也特别焦虑,自己是北漂,这里人才济济,如果没有一技之长说不定哪天也就失去了工作,于是我开始疯狂地报课,理财、心理学、新媒体商务、手账等等光学费就花了差不多一万块,可是收获却微乎其微,都说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为什么我学习了这么多,却没有太大的改变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阅读了《好好学习》这本书,我才意识到没有系统的学习方法,再怎么努力,感动得也只有自己而已。

《好好学习》这本书的作者是成甲,成甲老师主业是做景区设计咨询,创办了北京京都风景生态旅游规划设计院,更是逻辑思维评选的“中国最会学习的人”。

成甲老师通过《好好学习》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在知识付费的时代里,不要盲目地去学习,要清晰什么是知识,如何学习知识,学习之后如何更好地去实践,实现价值最大化,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1、培养绿灯思维

有一次和朋友聊天,聊到学习这个话题,朋友说:“学习这个事更适合你们在北京这样一线城市的人,像我们这种三线小城市不行,哪有人学呀,学完能干嘛呀,这还是要分地域的”。

当我说到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可以利用网络课程或者书籍来学习,不一定非要学习线下课程时,我的朋友立马说到:“就像你前段时间学的手账,我都没听过,学完了你说能干什么?”

我说可以学习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他立马又会说家里乱糟糟的,孩子的吵闹声都能超过音频的声音,环境不允许等等,总之,你无论说出什么样的话,他都有话语来反驳你。

成甲老师把这种行为称之为“红灯思维”,是没有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总是把和自己不一致的观点,当作是他人对自己的否定,从心里不自觉地去抵触。

我们想要快速成长,恰恰需要摒弃这种思维,要培养与之相反的“绿灯思维”,在面对与自己认知不一样的地方,要首先去考虑这个观点对于这件事有什么帮助,这个观点是从哪个角度出发的,能不能与自己的观点融合,逐步去完善这个观点,让自己更快地成长。

2、以教为学

这一年以来,我参加了很多学习的社群,每个社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学员分享,而我从来没有报名参加过分享,我总觉得自己都还在学习当中,怎么去给别人进行分享呢?在我听别人分享的过程中,我也总会有一种感觉,这个人分享的都很简单呀,大家本来就是来学这个的呀,老师都有讲呀,这还需要分享吗?我其实还是挺不理解的。

书中“以教为学”这个观点,很好地解释了我的疑惑,在教别人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没有掌握牢固的地方,可以更好地去巩固没有学懂的知识,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识的过程,也是将知识更好应用的过程,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不也就是应用吗?


3、如实记录,主动思考

我每天都会记手账,把每天发生的事情做个记录,最近翻看手账本,看到有一次公司在团建活动中,我们的一个男同事丢了钱包,里边除了身份证和银行卡以外,有大概5千左右的人民币。经了解,钱包是在晚上回酒店后丢的,他们怀疑是其中的一个同事,因为这个同事有些痞子气,期间还偷偷地翻了那个同事的包以及房间,也没有找到,后来调取了酒店的监控,发现偷窃者另有其人。

这段简短的记录让我想到福尔摩斯说的:“你只是在看,并没有观察

。”公司每一个同事都带有个人的主观意识来评价这件事,没有主动思考,大家一起工作两年了,从未发生过偷盗的事情,现在又怎么会当着这么多同事去偷同住一屋同事的钱包呢?

这就如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这本书上说的如实记录的观点,我们要去尝试训练自己记录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而不仅仅是事后自以为是地去解释“为什么”,这可以改变我们的很多认知,这也是主动思考的过程,是挖掘看得见的事情背后看不见的关系,这也是帮助学习快速提升的关键环节。

我想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想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断的折腾,可是却一直不得其果,那么请打开这本《好好学习》吧,书中详细的介绍了高效学习的思维、方法以及如何应用,实现知行合一,可以更快的让你摆脱焦虑迷茫,不断积累人生的财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