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未必有善报,作恶未必有恶报,佛学学习笔记第32天

行善未必有善报,作恶未必有恶报,佛学学习笔记第32天

《金刚经》有句名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相对于有为法,佛性则是无为法,所以就不能如梦幻泡影露电,是这些的反面是常乐我净。

我们都知道业力都是伴随着,无常,苦,无我,不净。那么如果这些东西都不在了,变成常乐我净了,业力也就无法依附了,你先前无论做过多坏的事,都不会有恶报了。这就叫立地成佛,也叫顿悟成佛。

我们可以从《大般涅槃经》的那些逻辑里,推演出禅宗最爱讲的顿悟理论,如果你只读《六祖坛经》根本搞不明白顿悟的逻辑何在,搞不清楚为什么业力突然中断了。而两者之间的桥梁就是涅槃圣竺道生,在这个逻辑里竺道生的,善不受报的理论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庐山慧远的三报论风行天下,人们相信轮回的主体是灵魂,当然承受业报的也是灵魂,如果你今生做了坏事,当你死后,灵魂投胎到其他身体上,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猪,是人就注定受苦,是猪就注定挨,也可能不受苦不挨刀,但是下一世或者下下一世,总有一世会得到报应,你要把你该遭的报应受完。没有任何力量可以让你脱离业力的作用,无论不多虔诚的赎罪,礼佛都没用。

这个理论,已经很能迎合中国人的世俗心态,不过那条“没有任何力量可以让你逃避业力的作用”比较不合情理,于是后来又有了地藏系的经典来颠覆这个道理,让人相信不但祈祷有用,而且帮别人祈祷也有用。也就是因为这些理论,才衍生出各种祈祷仪式。

我们只要用四法印中的来检验三报论,很明显的他违背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两法印,属于异端邪说。不过涅槃学标榜的佛性,难道不是有常有我吗?他和灵魂又有什么区别呢?

灵魂是寄居在身体上,好比身体是汽车灵魂是驾驶员。而佛性并不是某种事物,是某种性质,比如说铁都有刀性,就是说铁可以锻打成刀,是说铁有成刀的潜质。

很多人有一个误解,认为宗教都是劝人向善的。事实上,劝人向善最多只能算宗教的副产品。古印度的那些修行者之所以远离人烟去修行,是因为他们只关心解脱,不关心世间善恶。

我们之前也讨论过,如果因果的齿轮是锁死的,那就意味着宿命论,那么你的每个想法,世界的运行都是被先前业力锁死的。《大般涅槃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阿育王杀人事件中,佛陀反复强调“法无定相”的原理,就是在强调世界充满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就意味着善行不一定有善报,恶性不一定有恶报。这有点让人难以接受。《大般涅槃经》再次用佛陀的话来强调不确定性的积极意义:正因为因果报应存在不确定性,所以修行佛法,追求解脱才有意义。

因为不确定性的存在,业力分为定业和不定业,定业少,不定业多。即使是定业也必须凑齐各种因缘才能形成果报。

比如阿阇世王杀父,严格来说是这种杀业属于定业,而且会导致定业里的现报,要下阿鼻地狱受苦,但是他真心悔过,而且找了佛陀寻求帮助,那下地狱这个果报的形成条件就凑不齐了,所以他就没下地狱。

比如有人去海边时候,把人按到水里淹死了。他明白注定他要受到果报会淹死,于是就搬去沙漠,一辈子都不再靠近水,这样形成果报的条件就凑不齐了。在沙漠里生活肯定难受,虽然他没受到淹死的果报,但是受到了干旱的痛苦,但是总比颜色强,这就是他通过智慧减轻了果报。

但是如果他不够聪明,杀人之后还在海边呆着,还去有鲨鱼的地方去游泳,那他就不止被淹死那么简单,会死的更惨。这就是说他因为愚蠢使果报加重了。

这里两个比喻是方便理解,减轻果报的当然不是普通的小聪明,而是佛学意义上的大智慧。

努力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积跬步以至千里,虽然缓慢但我在前行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