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完美,从接受不完美开始

想要完美,从接受不完美开始

诗人苏轼在《水调歌头》里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古人追求圆满,现代人追求完美,但不圆满、不完美却是人生的常态,当我们遭遇到不圆满、不完美时,痛苦即产生,而痛苦又以悲伤、愤怒、内疚、恐惧等种种情绪困扰着我们,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伤害。

可是这种伤害却有可能是来源于我们自已本身,来源于我们对世事不理智、不客观的要求,还来源于我们对自己、对过去的对抗和不接纳。

比如我们会希望自己是一个完美的人,这本身就是一种不理智、不客观的要求,而当我们发现自己并不完美时,我们又会痛苦、失望甚至自责,这就是对真实自我的对抗和不接纳。

当我们被这些负面的情绪困扰时,人们会劝道:想开点、豁达点,但要怎样才能想的开,如何才能达到豁达的境界呢?

我推荐大家看一看武志红的《感谢自己的不完美》一书。这本书记录了武志红在长年做心理咨询时的一些案例,还记录了一些武志红本人心理成长的感悟及自愈的过程。

通过案例和自我疗愈过程的分析,作者提出,我们的那些悲伤、愤怒、恐惧、内疚、羞耻等种种情绪中藏着我们生命的本质,我们想要成为一个真实的、更好的自己,就需要去触碰、理解和接纳这些东西,因为往往所谓坏的东西比所谓好的东西更能凸显其事件的本质。

但人们往往会回避这些不好的东西,其实回避不好的东西就是在回避问题本身,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他可能会以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如可以表现为痛苦的情绪,可以表现为身体的不适,更严重的可能会以伤害自己、自我攻击的方式表现出来。

而以上这些状况都源于我们在回避、对抗真实,这个真实里既有对事件真相的回避对抗,也有对自己情绪真相的回避对抗,因为对抗所以痛苦。那么我们能不能换一种方式,用一种接纳的态度去看待这些事情呢。

作者从我们对待事件的态度和因为事件而产生的常见的几种情绪进行了分析和指导。引导我们从事件、情绪的表象,去发现、体会、理解背后隐藏的真实原因,从而达到真正的看见、接纳真实的自己,具体又该怎么做呢?

想要完美,从接受不完美开始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我们生命中的那些负面的、黑暗的情绪其实都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都反映着我们的深层需要和真实的动机,这里面隐藏着我们的“次人格”,我们要去发现和理解这些东西。

其次要带着心理问题积极生活,其实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痛苦就是信号,它告诉我们有问题发生了,逃避痛苦是逃避问题本身,我们应该直面痛苦,领悟痛苦的来源,并由此得到成长,因为心灵注定要在创伤中前行。

先说一说悲伤吧,我们身边常常会有一些人,对曾经的、过去的事情耿耿于怀,经常和“已经发生的、永远不能改变的”悲剧较劲,这是产生心理问题的核心原因,“其实人生悲剧本身并不一定会导致心理问题,我们只所以陷入困境往往是因为我们想否认人生的悲剧性”。

我们否认事实其实是一种自我欺骗,这种自我欺骗会将我们的心与人生的真相隔离开来,而这种隔离会让我们更加远离事实真相,并由此产生更多的心理疾病,所以我们要做的其实只是坦然的接受人生的真相,就象鲁迅所说:直面惨淡的人生。

在我们接受人生真相的过程中,我们会产生悲伤的情绪,不要怕,只要这是一种真实的、真切的、发自内心的悲伤,接受它,发自内心的去感受它、接受它,因为正是有了这个悲伤的过程,反而让我们能坦然的接受事实真相,这既是情绪宣泄的过程,也是内心获得力量的过程。

这也就是很多人会有这种体验,一场大病、一场灾难或一场意外的死亡,改变了我们的人生态度,使得我们明白了什么才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其首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先接受了变故带来的结果,然后,我们有了种接受之后的领悟和豁达。

想要完美,从接受不完美开始

一场变故既可以令一个人变成祥林嫂,也可以令一个人变成贝多芬,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能否真正接受人生的真相。

悲伤的过程完结的是人生悲惨的真相,但经由悲伤之路,我们从这真相的悲剧中得到了力量,甚至,这真相的悲剧性可能还会成为我们心灵的养料,促进我们成长。

再说一说愤怒,当我们愤怒时,我们会认为愤怒伤害了关系,但愤怒是必需的,因为通过愤怒,你拒绝了一次坏的关系,或者拒绝了关系向坏的方向发展的可能。

在我们身边会有很多所谓的“好人”,他们对一些越界行为或听之任之,或怒而不发,这样做的结果,要么向外引发别人更越界的行为,要么向内引发自我情绪的压抑,这两个结果又会相互作用,把自己或关系引向更坏的境地,其实这种好人就是一种典型的不懂愤怒、不会拒绝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在其著作《灵魂的黑夜》中说:当人们清楚明白的表达出愤怒的情感时,它就能为一个人和一种关系做出很大的贡献,但当愤怒被隐藏起来时,它的影响则正好相反。

因为愤怒是对入侵的直接反应,它告诉你有人入侵你的空间,第一时间产生的情绪都是基于真相的直接反应,这时我们应该捍卫自己的利益,这也是在划出自己的界线,并告诉别人这是我的利益,这是我的界线,你越界了。

但当我们愤怒时,重要的不是盲目的发泄愤怒,而是理解自己的愤怒,要找到愤怒的源头。也就是说谁惹了你,你一定要针对这个人表达你的愤怒,这时你的愤怒才有效果,才是一种好的愤怒,如果你把对这个人的愤怒转嫁到另一个人的身上,那这个愤怒就是一种坏的愤怒,也就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就象托马斯.摩尔所说“要理解愤怒,最终才能触及它的核心,要确切的知道什么让你生气,你在和谁生气,你就能清楚自己的立场与事情的重点以及该如何在情感上加以处理。”

这样我们就会以一种客观的态度来分析事件,又能用理智的方式来处理事件,既没有压抑愤怒,又没有转嫁愤怒,这时情绪有了健康的出口,事件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关系得到了及时的修正。

又比如内疚,内疚的产生源自付出与接受的失衡,我们身边常会有一种几乎完美的人,他们一贯扮演“付出者”的角色,这种人往往出现在亲密关系中,他们对所有人都非常好,但这种好有时却让别人有一种想逃跑的感觉。

其实这种一贯付出的人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自恋,他们追求一种问心无愧的清白感,但任何一种关系总会出现错误,当发生伤害或亏欠时,就会产生内疚感,单纯的“付出者”其实是拒绝这种内疚感的,于是他会扮演“永远的付出者”。

正因为自己一直是付出者,所以自己问心无愧,当关系出现问题时,那肯定就是对方的原因,这时自己会成为一个受害者,同时更享受自己在道德上所占有的优势,其实这是把内疚感强加到了接受者的身上了。

而最好的关系应该是彼此慷慨的付出和坦然的接受,通过这种交换,双方的付出、接受达成平衡,且彼此感到自己在关系中富有价值。

我们在处理关系时,一定不能固守清白感,一旦固守清白感,关系就不可能有所改进,这时我们可以选择让被伤害方给加害方以适当报复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既发泄了情绪,同时又让双方在道德上处于平等的地位,进而关系有了修补的可能,并防止关系滑向更坏的方向。

再比如恐惧,说到恐惧人们想到的是胆小,这似乎是一个贬义,是会被人嘲笑的一种性格,所以人们常常会隐藏自己的恐惧感,其实有时恐惧却会给我们传达出重要的信息。

生活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恐惧,同时不同的人对恐惧的表现方式也不一样,当我们产生恐惧的情绪或行为时,先不要回避,或者急着去改变或逃离这种状态,而是应该去理解引起自己恐惧背后的深层原因。

因为在恐惧的背后,可能藏着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答案,恐惧度越高,答案就越重要,我们应静下来,聆听恐惧,从而发现恐惧带给我们的提示。

想要完美,从接受不完美开始

假如你能很好的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你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改变也会自然而然的发生,从这一点而言,恐惧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因为它会提醒你,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不管是事件或是因事件而产生的情绪,说到底都最终都表现为一种关系,人是活在关系中的,这个关系既有我们与外界的关系,也有我们与内在自我的关系,而我们与外界关系的相处方式,可能更多的来源于我们与内在自我关系的相处方式。

关系,是一个生命的核心因素,是我们痛苦或幸福的来源,关系象一面镜子一样,反映出最真实的自已,我们应该学会在关系的镜子前审视自己、理解自己,最终接纳自己。

古诗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俗语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如意、不完美是世事的真相,我们必须坦然接受,接受事实、接受自己,接受一切的真相。

而接受仅仅只是开始,接受只是让我们有了客观的态度,让我们能理智的看见真相,我们需要的结果是经由看见、接受、反省、领悟,从而让我们自己有了改变的可能。

这个过程会有纠结、痛苦甚至挣扎,但这些纠结、痛苦、挣扎是值得的,经由这个过程,我们找到了人生答案,我们获得了自由和成长,我们和自己的过去告别,我们的人生也从此开启另一段新的旅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