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之感!

读了这本书《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激发了我儿时的记忆,让我泪眼朦胧。


一、被忽视的生命会怎样?

讲到其中一个案例,说一个小女孩经常被家人忽视,因为她的哥哥得了有一种病,而这种病需要她的父母付出更多精力来只能照顾哥哥。

有一次,小女孩在学校的毕业典礼中表演钢琴。哥哥这天没犯病,父母就出奇地带着来参加她的活动。当全场正沉浸在优美的钢琴音乐中时,哥哥的病在现场又复发了,突然大声狂飙脏话,女孩终于忍不住了,就大吼:“你们为什么不顾及下我的感受,老是照顾哥哥,我该怎么办?能重视下我的感受吗?”

她的妈妈是这样回复的:“比如我们养了两只小狗,一只乖乖的,而另一只就像哥哥一样不懂事,没规矩,乱咬乱叫。我把这两只狗放到街上,那只乖巧的狗,起码有人去认领,而这只就没人管啦。”……..

从此之后,女孩不再企盼父母怎样待我,我照顾好自己,就发愤图强,从被忽视中走到阳光下。

后来,长大了的女孩能力很强,进入商界,事业成功,也承担了照顾哥哥的重任,逆袭了自己的人生。

我听后,泪水抑制不住的喷涌而出,我不清楚是哪里触痛我了,很想找个无人干扰的地方,嚎哭一场。

包括我现在在写这篇文章时,那带盐的水也止不住地蹦进我的眼里,鼻子里也痒痒的,粉丝样的粘稠物也淌了下来,弄湿了我的衣襟。

二、被忽视的童年经历

回忆起我六七岁时的光阴,有一部分都是在哭闹中渡过的。

一九八几年的中国,还处于改革开放的时期。那时东北农村还比较穷,我家有三个孩子,我是老二,天不怕地不怕,欺上霸下的对待姐姐、弟弟,他们因此而一直忍让着我。

我更是经常无理取闹的挑战父母权威,所以我是在妈妈的棍棒下成长起来的。

因为那时爸爸做教师,妈妈做赤脚医生,还要种地,所以一直忙碌在解决温饱中。

而我无理取闹的原因就是想博取父母多看我一眼的关注,哪怕这个后果是被妈妈的棍子打,也在所不惜,打也是一种关注。所以也成了村子里有名的“二魔头”。

16岁初中毕业,就步入社会,有幸进了部队,开启了别样人生。

三、我与父母关系到底是什么样呢?

所以听到“乖巧的狗,就会被人认领时”,不知为什么我会流泪,内心触动了我什么呢?

我不是一只乖巧的狗,永远有自己的想法,没活在父母的期待中。

包括现在虽然与父母生活在一起,可是我对他们很有逆反心理。

不认同他们太多东西。

这让我联想到了“孝顺”一词,也许我的逆反中,藏着我不孝顺这样的理念。而不孝顺是不对的、违背道德伦理的,就是我是不好的。

我不好就不会被人当做乖巧的狗被认领走,会被抛弃,从而也不能被别人认同,所以我会哭泣,我会害怕。

会回到小时候被打的记忆中,那是疼的,已经模糊在记忆里。

也许是懒得记了,直接解离。

这其中也藏着我不被父母理解,我有委屈,你们不懂我。

而我就那样渡过了童年。

没过好的童年,在长大后的日子,肯定是要被偿还的。

我带着父母走南闯北,带他们经历人生的大江大河,让他们有丰富的阅历和宽旷的视野,同时在与他么的相处上,我也处处有忤逆,因为有太多思想是相互撞击,不能理解的。

生活的年代、环境、阅历、体验都是不一样的。

表面附和,内心很抵触。所以对父母在内在是有攻击的,比如,我会做梦,梦见父亲被河淹死、得癌症去世,从1999年到现在的20年间,梦见他死了8次。

其中一次印象很深,我趴在棺材上嚎啕大哭,内心却没有悲伤、痛苦,棺材上面还挂着一副鞭炮“噼里啪啦”放着。

醒来之后,整个人没有悲哀、害怕、沉重,只是很奇怪!

也许这种有爱有狠的状态,就在潜意识里压抑着。所以通过梦来释放那种狠的能量。


而我与妈妈的相处模式中,每次与她吵完架,不管谁对错,我都会去哄她,给她赔礼道歉。其实我的内心并没有真正道歉,只是觉得她这一辈子不容易,年龄也大了,不能与她一般见识,如果真气出病来,还得折腾我,那岂不是更辛苦,不合算,所以必须能屈能伸,做个“孝顺”女儿。

况且妈妈是个控制型非常强的人,说什么,嘴巴上是一定要赢的,嘴仗不赢,真的会要她命,这辈子她和爸爸最看中脸面啦,痛苦在虚荣上。

而这正式我与他们相反的地方,真实的活着。只活在自己的精彩里。


从童年逆境中走出来,却有了更好的人生!说的可能就是你和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