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弗格森时代的遐想(一):现状-折翼的魔鬼

后弗格森时代的遐想(一):现状-折翼的魔鬼

精挑细选三人组

记得弗格森爵士教练退役的时候,英超各队的球迷有一句调侃:“曼联球迷,欢迎从天堂来到人间。”这几年,无论是球队还是球迷,浑浑噩噩的几年。引进大牌球员,一个个名字如雷贯耳,天使迪玛利亚、神锋法尔考、荷兰世纪金童德佩、冠军中场施魏因施泰格、英超金童卢克肖。。。。。。三位名帅:莫耶斯、范加尔、穆里尼奥。花费引援资金4.62英镑,5年投入接近弗格森27年投入。但是现目前的情况仍旧是复兴路漫漫。

一、复兴教练选择:

“天选之人”莫耶斯的黯然

从时代背景而言,莫耶斯真的是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如果延续传统的话,莫耶斯也许是最能理解弗格森战术以及建队思路的人。莫耶斯沿用了爵爷的夺冠班底,补来了费莱尼和马塔。讲道理弗格森的最后一冠也许是最运气的一冠,那一年几个争冠对手各自作死,而巅峰的范佩西已经是bug级别的大腿,鲁尼、吉格斯、卡里克这样的中场也能应付一下,但球队中场问题早就暴露很多年了,莫耶斯的引援操作并未革命性的颠覆球队的战术打法,补强中场的方向没有错,只不过在转会运作方面太失败。爵爷甚至留下了扎哈依然在为边路进攻铺垫。当然失败的结果证明莫耶斯没法驾驭豪门,30W续约鲁尼也成为了曼联一蹶不振的隐患。但是这一年曼联没有改革。

“上帝之选”范加尔

范加尔有自己的想法,两年带来了不同的变化。他的第一年买来了迪玛利亚,埃雷拉,肖(其实这俩是莫耶斯买的)布林德,罗霍,还租来了法尔考,上帝想让迪玛利亚当曼联的罗本,可惜迪玛利亚水土不服太不争气,法尔考也彻底的成为了病猫,中期又不得不重用费莱尼和马塔莫耶斯买来的人打起了“大圈”,当然他还得感谢一个人,杨的续命年拯救了范加尔,没有那几场杨和费莱尼的爆发,范加尔摸不到第四。这一年的范加尔是混乱的,他在尝试不同的套路。而最后拯救他的还是边路。

范加尔也许意识到了边路才是曼联的出路,纳尼,扎哈,贾努扎伊不堪重用的情况下买来了德佩,觉得腰不好又买了师奶和小猪。这一年大师要极致的控球,他认为马塔埃雷拉费莱尼师奶能够有效的执行他的控球理念,球是控制好了,但是曼联引以为豪的速度没了,这个变化是颠覆性的。曾经为老爵爷踢球的这些球员极不适合这样的体系。我记得这个赛季杨打过左后卫,右后卫,左前卫,右前卫,前锋这么多位置,续命杨也不在神奇。再看看厨子这两年买的人,罗霍:防守失位,短传是中超级别的。达米安:传中是中超级别的。 德佩:除了一脚内切射门,看的最多就是跟对方后卫玩相扑。边路进攻仍然没有起色甚至能突破的人已经没有了。何谈进攻?

“独特的一个”穆里尼奥

最初的甜蜜到更衣室的时空,穆里尼奥在曼联的时光犹如天际上的流星,璀璨但是却是那样的短暂。从离开皇马到回归切尔西,穆里尼奥做出了一个策略调整,而且在他接手曼联之后尤甚:他在改变人设,希望能与他此前刻意对立的世界达成和解。于是,他成为了开心的一个,又进阶成了倍感荣耀的一个。但是,欧冠被塞维利亚淘汰出局之后,他的那句“我此前也曾在欧冠淘汰过曼联”,让很多支持他的人,选择了改变。在个人魅力很大程度上会降低球队影响的如今,非曼联出身的穆里尼奥最终走向曼联的对立面,并不仅仅是这一个让人瞠目的原因。

随着他的一句:“在我重返足坛之前,我认为我有权利过属于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我想做的。曼联已经是过去式了。”曼联在无奈的情况下迎来了自己的超级替补:索圣。目前各项战绩还算良好,但纵观全局,曼联似乎正在失去魔力。

很多人吐槽曼联中场无组织力,这也是事实,但在我看来,边路突击能力丧失更致命。我们没有席尔瓦德布劳内,我们没有哈维伊涅斯塔,我们没有厄齐尔莫德里奇,我们打不了中路渗透,曼联不要打什么大陆化,只有找回魔翼,我们才能找回巅峰曼联的影子。

曾几时何永不放弃是红魔曼联的代名词,曾几时何老特拉福德是众多球星心心向往的梦剧场。其实,前几任级联很多时候是被球门前的那个男人拯救。爵爷是那种自带极致进攻体系的教练,现在的瓜也算一个。他俩都属于有自己固定思路,在大框架不变的前提下根据球员的特点来微调自己的战术。只可惜无缘无份没找到这位爵爷最理想的接班人。

爵爷治下的曼联,常规的进攻思路:基于看似缓慢且稳定的后场控球,频繁边中结合,左右换位。当中前场机会出现时瞬间提速,或插或塞毫不犹豫,精准打击对方身后。当边路倒出空当时,目的明确的坚决传中。在这个大框架下,遇到伤病或者转会期买不到性价比优越的球员,可根据手中的牌灵活调配,因材施教。

所以,你可以看到依靠埃文斯,安德森,克莱维利,维尔贝克为主力可以行云流水8球狂扫阿森纳,可以7后卫照样击倒阿森纳。遇到落后局面,疯狂攻击,如潮水般一波又一波,直到进球为止。

犹如折翼的魔鬼,现实让个人很无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