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札記︱史學泰斗何炳棣:治學,從不做“第二等”題目

讀書札記︱史學泰斗何炳棣:治學,從不做“第二等”題目

史學大師何炳棣

對於古代中國的認識,我總有一種不安的膚淺感:知道歷史的大概,卻沒有深談的內容。一談及文化自豪感,似乎只能靠“仁義禮智信孝悌節恕勇讓”的名頭來裝點場面。對文化運作內在的機制及其成因,才是更具有意義的內容。

閱讀何炳棣先生所著《中國歷史土地數字考實》,部分緩解了我不安的情緒。這是一本討論我國古代土地數量的專題著作。土地與人口,是每一個社會都面臨的基礎研究。土地數字的多少,更是基礎中的基礎。解讀一個朝代擁有的土地數量、土地丈量方法及其對稅賦的貢獻,都有助於我們更深層次的認識中國歷史。

作者何炳棣,世界級的歷史學者。先後就讀於清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是一位接受過西方史學訓練的學者。何先生一生治學,從不做“第二等”的題目,向來“扎硬寨,打死仗”。哈佛大學費正清教授曾評價說,“中國要有五六個何炳棣的話,西方就沒有人敢對中國史胡說八道了。”

閱讀這本書的作者自序和全書內容,我們可以看到,為寫好這本書,何先生在通讀、精讀、深讀我國古代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又綜合運用借鑑了西方史學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如史學家梅特蘭研究《末日審判書》(The Domesday Book and beyond)得出的土地納稅單位概念),對我國土地數字問題進行系統研究,並得出了諸多顛覆性的認識。最大的顛覆,就是“明清兩代的土地數字並不代表實際的耕地面積,最後分析起來,其性質頗類似中古英國土地數字,只能認為是納稅單位。”自此,世界範圍內的學者,不再以歷代戶口、頃畝數字作為區域性計量經濟、社會史研究的重要依據。此書的江湖地位,由此可見。

將學問中西貫通的何炳棣先生,還在《讀史閱世六十年》等隨筆文章,對中西的細節進行比較。這些文章更為生動有趣,可讀性遠勝這本略顯枯燥的學術著作,摘引一段,和大家一起了解,西方歷史中“厚重”的一面。

哥倫比亞的英史訓練對我治學有樞紐性的重要。重要的並不全是知識和眼界的擴展,而是沉浸於史料之海的初度經驗與感受。姑以中、美第一流大學圖書設備而論,七七戰前清華西文書籍的收藏在國內首屈一指,但全部不過十幾萬冊。先就外交檔案而言,蔣廷黻先生雖主張把第一次歐戰前德國秘密外交檔案Die Grosse Politik陳列在西文閱覽室的公開架子上,可是歷史悠久而又最基本的英國議會辯論、議會經常逐年發表的非秘密外交文件,即俗稱的《藍皮書》,卻一本也沒有。反觀哥大書庫之中,百數十年的英國議會辯論、議會逐年的種種檔冊和報告,放滿了一架又一架,排列成一行又一行,更不要提倫敦、利物浦等都市、各地方政府擺如長龍的檔冊了;非官方各式各樣的史料和書籍專刊更是多到瀏覽不完。
初入哥大書庫即深深感到作為華籍學人,切切不可再輕易地順口誇張中國史籍浩如煙海了。

何炳棣個人簡介:

浙江金華羅店鎮後溪河村人,1917年生於天津,1934年就讀北京清華大學歷史系,從蔣廷黻、劉崇鉉、雷海宗、陳寅恪及馮友蘭等名教授學習,1938年大學畢業,旋前往大後方雲南,任西南聯合大學歷史系助教及教員。1944年考取第六屆庚款留美公費,並於次年赴美,入哥倫比亞大學,專攻英國史及及西歐史,1952年他以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英國的土地問題、土地改革運動及土地政策為題,獲頒博士學位。

何炳棣獲得博士學位前,已於1948年前往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任教,1963年轉往美國芝加哥大學,1965年更榮任同校湯普遜(James Wesffall Thompson)歷史講座教授,1987年退休。嗣往加州大學鄂宛(Irvine)分校,任歷史社科傑出訪問教授,1990年第二次退休。2012年6月7日,病逝於加利福尼亞州,享年95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