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海故居:永不朽的丰碑

欧阳海故居:永不朽的丰碑

欧阳海故居

【档案】

欧阳海故居位于桂阳县欧阳海镇欧阳海村(原沙溪乡老鸦窝村),由欧阳海故居、欧阳海故居陈列馆、接待室三部分组成,是著名烈士欧阳海的故居。先后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国防教育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欧阳海故居始建于1935年,1961年进行维修扩建。房屋坐东向西,二层土木结构楼房,三开二进,悬山式顶,盖小青瓦,占地面积120余平方米。

近年来,桂阳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对欧阳海故居进行提质改造,完成对故居和纪念馆的修缮、陈列布展等系列工程,新建了欧阳海教育培训基地,免费对外开放,成了当地热门的红色旅游景点。

欧阳海故居:永不朽的丰碑

欧阳海在部队用过的物品

欧阳海于1959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前,在农村任记工员、会计,他热心助人,经常帮助没有劳动力的家庭干活,并用自己的粮食救济本村困难户。

入伍后,欧阳海在广州部队某部一营三连七班任战士、班长。工作积极,训练刻苦,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就往哪里冲,人称“小老虎”。他曾两次抢救溺水儿童,一次参加灭火,并救出一位老人。三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树为标兵。

1963年11月18日清晨,欧阳海所在部队野营训练沿铁路行军,行至湖南省衡山车站南峡谷时,满载旅客北上的288次列车迎面急驶而来,驮着炮架的一匹军马猛然受惊,窜上铁道,横立双轨之间。就在火车与惊马将要相撞的危急时刻,他奋不顾身,跃上铁路,拼尽全力将军马推出轨道,避免了一场列车脱轨的严重事故,保住了旅客的生命和人民财产的安全,自己却被卷入列车下壮烈牺牲,年仅23岁。

1964年,中国共产党广州军区委员会追授他“爱民模范”荣誉称号。同年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欧阳海班”,并号召全军指战员学习他的崇高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朱德、董必武、贺龙、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题词,高度赞扬他的英雄行为。1988年,他生前所在部队修建了欧阳海纪念馆。

2009年欧阳海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欧阳海故居:永不朽的丰碑

游客在欧阳海故居陈列室参观

为让红色基因融入文化、融入血脉、代代相传,桂阳县专门以“欧阳海”为英雄家乡的乡镇命名,并建成了欧阳海水库、欧阳海广场、欧阳海大道、欧阳海中学等,编辑出版《欧阳海》青少年读本,著名作者金敬迈写下纪实小说《欧阳海之歌》。2019年拍摄了电影《欧阳海》,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欧阳海故居:永不朽的丰碑欧阳海故居:永不朽的丰碑

欧阳海日记手稿复印件

【基地寻宝】

日记手稿记录欧阳海钢铁般的意志

走进欧阳海陈列馆,我们看到130多块展板,29件文物,分别从“翻身解放 参军报国”“革命熔炉 百炼成钢”“平凡战士 勇献青春”“英雄之歌 代代相传”等方面对欧阳海烈士英雄事迹进行了展示,记录了欧阳海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为了祖国,离别了可爱的故乡!心情激动得像火花一样。干吧!为了祖国,到处都是春天,到处都是家乡!祖国啊!今天你需要我,这是无比的光荣,也是我应尽的从(崇)高义务!”这是欧阳海刚参军时的日记。

欧阳海故居管理员陈龙花介绍,由于文化水平低,欧阳海每晚抱着字典啃书本,还经常把《毛泽东选集》带在身上背诵学习,懂得了很多革命道理,常常主动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他非常珍惜军队生活,事事抢着干,处处争先进,他带领的三连七班荣获许多荣誉。

“我是新时代的青年,是毛泽东时代的青年,我的一切都要像钢铁一样,我的头脑,我的胸怀,我的意志!”

“为了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绝不是一句空话,干革命就是干、干、干!”

“伟大处于平凡,只有珍惜平凡的人,才有无比的贡献,才有被称为伟大的可能。”

“一个人的作用也许是渺小的,但是他把自己完全贡献给革命的时候,他显示了一种高贵的品德。”

……

在日记手稿中,欧阳海这样写到。

透过这些日记,我们可以看到欧阳海钢铁般的意志是如何炼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