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压力大 海底捞恢复原价了!惠州部分餐企称:我们不调涨!

海底捞就涨价致歉:恢复到1月26日停业前标准

海底捞涨价的消息近期引发消费者广泛争议。4月10日,海底捞对外发布致歉信,称涨价是公司的错误决策,向顾客致歉,并从即时起所有门店菜品恢复至疫情前标准。


舆论压力大 海底捞恢复原价了!惠州部分餐企称:我们不调涨!

近日,有消费者发现海底捞菜品涨价,4月5日晚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回应,涨价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涨影响,但整体菜品价格调整控制在6%,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

但此次涨价的消息引发了消费者广泛关注,有消费者直言吃不起,感到很受伤。针对这一反映,海底捞方面4月10日在致歉信里表示:

“此次涨价是公司管理层的错误决策,伤害了海底捞顾客的利益,对此我们深感抱歉。”因此公司决定,自即时起,所有门店的菜品价格恢复到2020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的标准。

海底捞方面同时称,海底捞各地门店实行差异化定价,综合考虑门店所在地的经营成本、消费水平、市场环境等因素,每家门店之间菜品价格会存在一些差异。针对各地门店推出的自提业务,目前提供69折或79折不等的折扣,公司将在4月25日前改良包装材料,并持续优化成本,希望顾客能够满意。

舆论压力大 海底捞恢复原价了!惠州部分餐企称:我们不调涨!

除了海底捞涨价之外,部分知名餐饮品牌的部分菜品价格调涨,引起人们关注。其中,知名新茶饮品牌喜茶部分奶茶进入到30元时代;西贝的土豆条炖牛肉、酸菜封缸肉等突破80元/份……不过,记者日前走访惠州部分中小餐饮企业, 大部分知名品牌均没有调涨。多家餐饮企业还表示,为吸引客流、拉动消费,他们本月起加大力度促销,推出多种优惠活动,向市民们派发“消费券”。

近日,有消息称,疫情之下,某些餐饮企业不堪重负,纷纷涨价,企图将压力转嫁给消费者,对此,市民的反应褒贬不一。

市民 高先生:“小幅度的涨价还是能接受的,毕竟现在消费确实不旺。”

记者:“你觉得涨价多少你能接受?”

高先生:“10%以内。”

市民 陈女士:“肯定不能。”

记者:“为什么?”

陈女士:“因为我们都没有收入(下岗),他涨价的话我们用什么消费。”

舆论压力大 海底捞恢复原价了!惠州部分餐企称:我们不调涨!

舆论压力大 海底捞恢复原价了!惠州部分餐企称:我们不调涨!

舆论压力大 海底捞恢复原价了!惠州部分餐企称:我们不调涨!

舆论压力大 海底捞恢复原价了!惠州部分餐企称:我们不调涨!

记者昨天走访了惠州多家餐饮企业。发现疫情之下,大部分大型餐饮企业并没有简单的一涨了事,大多以多元拓展、拉动消费的方式来消化成本、增加营收。

吾艺氏奶茶店 工作人员 林女士:

“为了保证客源,我们价格是没有变动的,原来是什么价格,现在还是什么价格。”

50岚奶茶店 工作人员 王女士:

“我们价格都比较亲民,也想给顾客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不想说现在哄抬物价一样。”

探鱼店长 陈汉强:

“在这个情况下,能够保证公司运营的情况下,我们先不考虑在菜品方面作调整大家一起同行 共度难关。”

佬麻雀华贸店 经理 刘敏昊:

“价格的话稍微微调了一下,下调了两到三块钱,考虑到顾客经济的问题,做出一个调整。”

舆论压力大 海底捞恢复原价了!惠州部分餐企称:我们不调涨!

为了留住消费者,有的企业直接调低价格,有的则通过五花八门的现金券,菜品券,给消费者明晃晃送福利。

探鱼华贸店 店长 陈汉强:

“推出了一个探鱼加油包,里面含有一个独立包装的一次性口罩,还有里面有30到50不等的代金券,包括菜品券,这个只需要在用完餐之后九毛九就可以买到了。”

佬麻雀华贸店 经理 刘敏昊:

“现在我们推出送菜,送个辣椒炒肉,现在只要消费满100元就可以免费赠送。”

50岚奶茶店 工作人员 王女士:

“我们在美团上有一些特价活动,还有满减,满额有赠送饮品。”

舆论压力大 海底捞恢复原价了!惠州部分餐企称:我们不调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前餐饮企业确实存在因客流减少而导致成本高、难消化的现象,个别企业客流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为此,他们对外开源,通过大力度优惠吸引更多人来消费,对内节流,在菜品质量和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对菜品数量或在岗员工数量进行调整。

探鱼华贸店 店长 陈汉强:

“我们就只出烤鱼和配菜,我们烧烤和面点都是没有出的。”

客元素华贸店 店长 黄荣臻 :

“我们菜品选出一部分的菜出来做,刚开始我们选出一半,现在会增加,一个星期左右我们会更新,减掉一些卖不出去的。”

佬麻雀华贸店 经理 刘敏昊:

“之前我们达到16个员工,现在已经少掉了7到8个人,现在采用轮岗制,分批休息,分批上班。”

舆论压力大 海底捞恢复原价了!惠州部分餐企称:我们不调涨!

舆论压力大 海底捞恢复原价了!惠州部分餐企称:我们不调涨!

据了解,3月以来,不少地区开始发放消费券,据不完全统计,短短一个多月,全国17个省份30多个城市公布将向市民发放消费券,金额超过50亿元,后续加入者络绎不绝。专家介绍,在消费受到抑制的时候,运用消费券的方式能够比较好地带动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反弹,或者推动消费出现恢复性的增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