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篇」男人到中年:谁不是一边崩溃,一边努力工作生活


「男人篇」男人到中年:谁不是一边崩溃,一边努力工作生活


为何男人到中年,总会感觉很孤独?

张爱玲说过一句话: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1.

黄磊哭了。

在电视剧《小欢喜》里,他饰演的四十多岁的爸爸方圆,他在一家公司做法务,人到中年体力下降,拼不过年轻人,又占着位置不得领导喜欢。 终于在一次公司并购后,他被辞退了。出去找工作,因为年龄大屡屡被拒,托关系来学弟的公司尝试,对方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没有机会。一次次失败,打击着方圆,终于在一次喝醉后彻底崩溃了。

最近因为失业,然后和朋友乔卫东喝酒,结果在自己家楼道里睡着了,当海清饰演的妻子童文洁把他叫醒之后,他像一个孩子一样絮絮叨叨反复说了一段话:

“你知道吗?金庸去世了。我特别难受你知道吗?金庸怎么就去世了呢?年轻的时候我以为自己至少也能做个像令狐冲、杨过、张无忌这样的大侠,最后我怎么就变成岳不群了呢?”


说完失声痛哭。

黄磊“痛哭”代表的这一代人的中年危机。

剧中人的遭遇几乎是每个中年男人的缩影,被生活折腾得面目全非,还得挑着时间场合崩溃,是挺悲剧的。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一个中年人的崩溃,连哭泣都是奢侈,只能躲起来默默流泪。

聪明的观众都看的出来,金庸去世只是压倒方圆内心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男人篇」男人到中年:谁不是一边崩溃,一边努力工作生活


2.


「男人篇」男人到中年:谁不是一边崩溃,一边努力工作生活


最近看到网上有女人发牢骚吐槽自己老公,总是开车到家后不上楼,却喜欢抽几支烟静静地发呆,或玩几局手机游戏。有点担心老公是不是不爱他了,或者出现了什么问题。

采访了几位男性朋友,他们说自己也经常会这样,心情不好的时候,喜欢坐在车上,打开车载音乐,或是靠着方向盘深思,亦或是酣畅淋漓的哭一场。


开车到家后,男人为何喜欢在车里静静? 那么,你呢?

我们截取了知乎平台的一些评论

@刘南飞:那首歌没听完。

@徐元真:因为这时候车里是一个安静、私密、有安全感的空间,容易思考或放松,家里则未必。

@吕浩峰:好安静,有种小时候看树下蚂蚁搬家时的平静。

@已注销:我的最高纪录是开着暖气熄了灯坐在车里静静的看着人们在楼下银行的atm机里取钱,来来往往,看了一个小时。

@赵不玄:哭的时候也在车里。在车里发呆是因为,每天工作时要不停地思考,开会,安排工作,交流感情,说很多话。回家后要情绪饱满地和女儿或者儿子玩游戏,帮媳妇做饭,一样要说很多话。就是在那会儿才能有一点点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安静一下,什么都不想。


越来越多人回复,直到有一个回复得到了4000多人的点赞。

@爱酱:很多时候我也不想下车,因为那是一个分界点。推开车门你就是柴米油盐、是父亲、是儿子、是老公,唯独不是你自己;在车上,一个人在车上想静静,抽颗烟,这个躯体属于自己。”


这个答案瞬间戳到了很多人的内心深处,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这两个字,工作中,生活中每天扮演各种角色忍着脾气面对各种人,不断给自己灌输“成熟”,“高情商”的行为准则。

可是只有在车里的时候是他自己,一个幽暗狭小的空间,一支忽明忽暗的香烟,晚上主持人轻飘飘的话语,听一会安静的歌曲,才会让你意识到“自我”的存在,那种感觉真的很好。


3.


「男人篇」男人到中年:谁不是一边崩溃,一边努力工作生活


中年男人的崩溃:明明为这个家拼尽了一切,身边却没有一个能够理解他的人。

父母埋怨他不孝心、子女责怪他不陪伴,就连身边最信任的妻子,每天对他也是种种不满。所有人都在挑剔他的不是,却忘记了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能力有限、精力有限。

没有人可以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除非他不,是,人。


人到中年,越来越发现自己活成了一台机器。为了父母、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不停地运转、不停地运转,最后愣是把自己给忘了。最痛苦的不是这一生都在为别人活着,而是你为的那个人从来都看不见你的付出。

他就好像那一叶孤舟,孤零零地在那片无边无际的海面上随风飘荡。

真正的孤独,不是只剩下你一个人,而是明明身边有好多人,却没有一个能走进你心里。

中年男人的孤独,往往都来自他最爱的人,给不了他想要的精神陪伴和支撑,却一直在索取和压榨。

多年以后才明白,原来不被理解才是真正的孤独。

生活压力很大,父母的医疗、子女的教育,这些东西就像是一座巨山,时刻压在他的心口。更不敢抱怨,因为他是一个男人,承载着父母、子女和配偶的希望

一直都在付出,却没有一个人看得见;

一直都在努力,却没有一个人理解。

男人到中年,

即便是所有人都不理解他,依旧还得扛着泪水与汗水死撑着。他不敢有任何的松懈和偷懒。

我们不应该对一个中年男人如此苛刻,反而,我们应该给这样的男人更多一点宽容和理解。


4.


「男人篇」男人到中年:谁不是一边崩溃,一边努力工作生活


2018年末的时候,我曾经看到看到这么一篇文章,

《我,38岁,不想活,不敢死》

为什么?因为活得累,还不是为自己而活,又有太多牵挂。

事实就是这样,咱以公司为例,

公司领导很少见去骂一个90后、95后。

为什么?你去骂一个一个90后试试?分分钟辞职给你看!

而80后就不一样了,你可以往死了骂他们。

为什么?他们身上有还不完房贷、车贷、他们需要这份工作。


我们身边有无数年轻人天天喊着想死,

可是他们呢?死对他们是一种奢侈的想法,

因为他们还有活蹦乱跳的孩子呢。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

中年人的赚钱速度抵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也赶不上孩子的辅导课学费上涨的速度。


捕捉到太多成人崩溃瞬间,很多人并没有指责,而是心疼更多。

可能是因为大家都感同身受。

我们都羡慕可以有那样一颗强大的内心。

可是否也能放过那个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厉害的自己。

都说中年人最听不得“崩溃”、“危机”这类的词,因为会加重焦虑。

但我认为,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焦虑和危机,不必要过多的紧张和警惕。

在每个时期,人都有不同的课题要面对,翻越高山,创造新的局面是每个中年人应对焦虑的一条正确的路。

中年不易,但愿你们依旧能腾空而起,扶摇直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