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SSCI、EI、南核、北核,論文界這些術語都是啥意思

在新冠肺炎肆虐的這段時間,總能聽到我們的科學家在什麼雜誌上發表了什麼論文,得到了國際同行的讚譽。發表學術論文是科研工作者、高校教師等專業人士的重要工作範疇,是傳遞信息和介紹研究成果的重要方式。

當然,在讀博士、評職稱的過程中,也需要發表學術論文,相關機構會要求發表在“SCI、SSCI、EI、南核、北核”收錄的期刊上,這些專業術語外行人聽了比較懵,不明白他究竟啥意思。對於想要讀博士的人來說,搞懂這些也是有必要的。今天筆者就帶您走進不同學科類型的刊物世界,瞭解一下這些專業術語。

科學引文索引

(Science Citation Index,縮寫為SCI)

SCI、SSCI、EI、南核、北核,論文界這些術語都是啥意思

上面的這兩本雜誌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它們是英國的自然雜誌和美國的科學雜誌。這兩本雜誌在科技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能夠在上面發表文章是許多科學工作者的追求。這兩本雜誌就是收錄在SCI索引體系中。可見,SCI不是一本雜誌,而是一套體系或者說雜誌庫。

《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簡稱 SCI )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1961 年創辦出版的引文數據庫

  SCI(科學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是國際公認的進行科學統計與科學評價的主要檢索工具,其中以 SCI 最為重要。

SCI以其獨特的引證途徑和綜合全面的科學數據,通過統計大量的引文,然後得出某期刊某論文在某學科內的影響因子、被引頻次、即時指數等量化指標來對期刊、論文等進行排行。被引頻次高,說明該論文在它所研究的領域裡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國際同行重視,學術水平高。

SCI 數據庫經過多年不斷髮展,已經成為當代世界最為重要的大型數據庫,被列在國際六大著名檢索系統之首。它不僅是一部重要的檢索工具書,而且也是科學研究成果評價的一項重要依據。它已成為目前國際上最具權威性的、用於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成果的重要評價體系。它是評價一個國家、一個科學研究機構、一所高等學校、一本期刊,乃至一個研究人員學術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

SCI所收錄期刊的內容主要涉及數、理、化、農、林、醫、生物等基礎科學研究領域,選用刊物來源於40多個國家,50多種文字,其中主要的國家有美國、英國、荷蘭、德國、俄羅斯、法國、日本、加拿大等,也收錄部分中國(包括港澳臺)刊物。

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縮寫為SSCI)

SCI、SSCI、EI、南核、北核,論文界這些術語都是啥意思

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也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創辦的,可以說是SCI的姊妹篇,用來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科學論文的數量進行統計分析的大型檢索工具。

SSCI收錄的主要是社會科學的論文,覆蓋全球1700多種最重要的學術期刊,同時也收錄5600多種科技期刊中與社會科學相關的論文。

SSCI覆蓋的領域包括:人類學、區域研究、商業、商業金融、傳播學、犯罪學與刑罰學、人口統計學、經濟學、教育與教育研究、特殊教育、環境研究、人機工程學、種族研究、家庭研究、地理學、老人病學和老人學、健康政策與服務、歷史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社會科學史、工業關係與勞工、情報學與圖書館學、國際關係、語言與語言學、法學、管理、法醫學、護理學、哲學、規劃與發展、政治學、精神病學、心理學、應用心理學、生物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實驗心理學、數學心理學、心理分析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科學-生物醫學、社會科學-交叉學科等

許多學科的期刊是SCI和SSCI同時收錄的。

藝術與人文科學引文索引

(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縮寫為A&HCI)

SCI、SSCI、EI、南核、北核,論文界這些術語都是啥意思

以上這兩本雜誌就是收錄在A&HCI索引中的。

A&HCI創刊於1976年,收錄數據從1975年至今,是藝術與人文科學領域重要的期刊文摘索引數據庫。據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網站最新公佈數據顯示:A&HCI收錄期刊1160種,數據覆蓋了考古學、建築學、藝術、文學、哲學、宗教、歷史等社會科學領域。

國內陸續開通A&HCI數據庫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暨南大學等,隨著A&HCI在中國大學的陸續開通,為人文社科領域的師生了解本學科領域的前沿,發表高水平、高影響力的研究成果,積極參與國際交流和競爭提供重要的資源。

工程索引

EI(The Engineering Index,縮寫為EI)

SCI、SSCI、EI、南核、北核,論文界這些術語都是啥意思

以上這兩個雜誌就是收錄在EI工程索引中的雜誌。

EI工程索引創刊於1884年,是美國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著名工程技術類綜合性檢索工具。EI每月出版1期,文摘1.3萬至1.4萬條;每期附有主題索引與作者索引;每年還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還增加了作者單位索引。EI選用世界上工程技術類幾十個國家和地區15個語種的3500餘種期刊和1000餘種會議錄、科技報告、標準、圖書等出版物。年報道文獻量16萬餘條。

收錄文獻幾乎涉及工程技術各個領域,如:動力、電工、電子、自動控制、礦冶、金屬工藝、機械製造、土建、水利等。它具有綜合性強、資料來源廣、地理覆蓋面廣、報道量大、報道質量高、權威性強等特點。EI把它收錄的論文分為兩個檔次:

1.EI Compendex 標引文摘 (也稱核心數據)主要以題錄形式報到。有的也帶有摘要,但未進行深加工,沒有主題詞和分類號。所以Page One 帶有文摘不一定算做正式進入EI。

2.EI Page One題錄 (也稱非核心數據)它收錄論文的題錄、摘要,並以主題詞、分類號進行標引深加工。

有沒有主題詞和分類號是判斷論文是否被EI正式收錄的唯一標誌。EI對稿件內容和學術水平的要求。EI不收錄純基礎理論方面的論文。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南大核心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縮寫為CSSCI)

SCI、SSCI、EI、南核、北核,論文界這些術語都是啥意思

CSSCI是由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開發研製的數據庫,用來檢索中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論文收錄和文獻被引用情況,是我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領域的標誌性工程,是國家、教育部重點課題攻關項目。CSSCI遵循文獻計量學規律,採取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從全國2700餘種中文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性期刊中精選出學術性強、編輯規範的期刊作為來源期刊。目前收錄包括法學、管理學、經濟學、歷史學、政治學等在內的25大類的500多種學術期刊,來源文獻近100餘萬篇,引文文獻600餘萬篇。

確定來源期刊的原則有:

  (1)入選的刊物應能反映當前我國社會科學界各個學科中最新研究成果,且學術水平較高、影響較大、編輯出版較為規範的學術刊物;

  (2)入選的刊物必須是正式公開出版發行,且具有ISSN或CN號;

  (3)入選的刊物其所刊載的學術文章應多數列有參考文獻;

  (4)凡屬索引、文摘等二次文獻類的刊物不予收入;

  (5)譯叢和以發表譯文為主的刊物,暫不收入;

  (6)通俗刊物,以發表文藝作品為主的各體文藝刊物,暫不收入。

參照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選用期刊佔世界科技期刊總量的比例與《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選用期刊佔我國科技期刊總量的比例,結合我國社科期刊出版發行的情況,確定CSSCI的來源期刊數量佔我國正式刊行的社科期刊總數的8-15%。

CSSCI(2014-2015)來源期刊擬收錄目錄(共533種)

SCI、SSCI、EI、南核、北核,論文界這些術語都是啥意思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數據庫已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國家圖書館、中科院等眾多單位包庫使用,並作為地區、機構、學術、學科、項目及成果評價與評審的重要依據。教育部已將CSSCI數據作為全國高校機構與基地評估、成果評獎、項目立項、名優期刊的評估、人才培養等方面的重要指標。
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目錄——北大核心

SCI、SSCI、EI、南核、北核,論文界這些術語都是啥意思

上面兩個雜誌就是收錄在北大核心期刊裡面的。

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學圖書館聯合眾多學術界權威專家鑑定,由國內幾所大學的圖書館根據期刊的引文率、轉載率、文摘率等指標確定的中文核心期刊目錄,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認同。從影響力來講,其等級屬同類劃分中較權威的一種,是除南大核心、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以外學術影響力最權威的一種。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以印刷型圖書形式出版,此前已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了多版:第一版(1992年)、第二版(1996年)、第三版(2000年版)、第四版(2004年版)、第五版(2008年版)、第六版(2011年版)和第七版(2014年版)。最新版為第八版(2017年版)於2018年12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國際和國內有眾多的期刊目錄,分別收錄了不同種類的期刊,以上幾種為國際國內學術界比較認可的期刊目錄,供大家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