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此生告别虚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在一档节目中,主持人朱丹问了金星这样的一个问题:“很多网友都想知道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呢?”当朱丹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很多网友瞬间沸腾了,因为大家都觉得这个问题实在太尴尬了。但是,金星老师的做法让大家拍手叫好。

听到这个问题后,金星老师淡定的说了四个字:我是人生

正是这短短的四个字,获得了现场观众的拍手叫好。因为金星老师的回答不仅避免了尴尬,也回答了问题。而且更加重要的是,金星老师就是她的人生。

虽然金星老师是一位变性者,但她绝对是一个成功的人。著名演员王姬老师曾评论她说:金星绝对是男人中的精品,女人中的极品。诗人于坚对金星说:“金星,你是全中国心理最健康的一个人。”而且,她的女人身份早就已经得到了国家的认可。

说实话,我特别地佩服金星老师。人这一生中,身边总有太多的声音,让我们没法做真实的自己,过想要的生活。但金星老师却用她的行动活出了想要的人生。

从小到大,无论我们是住在大家庭,还是独居;是在学校念书、企业里工作、合伙创业,还是创办个人工作室,都很难脱离“人际关系”。

这些来自于外界的声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决策。这种影响小到一天中吃什么饭,大到学校以及工作地点的选择,甚至也决定与我们共度一生的那个人。

但是,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

在那些无人的夜里,你有没有想象过另一种生活呢?一种按自己的意愿去过这一生。

如何让此生告别虚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我猜你一定想过,可却迟迟没有勇气去迈开第一步。因为你害怕,害怕自己的不坚定,害怕来自别人的声音。于是,你继续得过且过的过着日子,忙碌于工作与家庭之中,尽管累的像一条狗,没有了自己的生活。可是,生活依旧不见起色,既得不到老板的提拔与看好,也经常活在家庭的唠叨声与抱怨之中。

樊登老师在一次演讲中说:人这一辈子,其实活到最后,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你要活好

是呀,当我们变好了,身边的一切都会变好的。

俗话说:种一棵树的最好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无论现在的你正处于哪个年龄阶段,以往的生活有多么不堪,哪怕你没有一日真正的做过你自己,那么,从现在开始吧,成为你想成为的人,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如何让此生告别虚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当你下定决心开始勇敢做自己的时候,不妨打开一本书——《十四堂人生创意课Ⅱ》,它会快速引领你找到自己,做好自己。

这本书的作者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李欣频,她曾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修习半年,曾任教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担任广告策划与创意课程讲师。

她也曾获邀前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演讲,在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主办的论坛、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国际时尚管理高级研修班、美国协和大学MBA中国中心,以及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深圳人民大会堂等多个地方发表演讲,并为腾讯、招商银行、淘宝网、中国电信、江苏电视台、湖南电视台等进行企业培训。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Ⅱ》,是对《十四堂人生创意课Ⅰ》的补充,像一面镜子,让你看到自己。以下是我为你总结的几点建议:

一、 好好告别,与过去的自己说声再见

想要成为自己的第一步不是去寻找,而是应该慢下来,好好地向过去的自己告个别。下面呢,为大家提供两种告别的方式:

01删除现在的自己,重置新版的自己

大家都知道,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深远的。于是,常常生活在以他人为中心的我们就需要给自己一段时间去放空。

那么,旅行便是最好的方式。

关于旅行,有这样的一段话:数万里的穿梭、奔波与来去,哪怕见尽了人间的繁华世情与妙丽的风景,为的也不过是让一颗日渐浮躁、干涸的心,重新变得饱满、安定。旅行,应该是为了让我们在人世看得更多、更远、更深之后,重新热爱昔日弃之如弊履的日常琐碎和庸碌生活。

有人说,旅行是为了更好的回家。

而我则认为,旅行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如何让此生告别虚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正如作者在《十四堂人生创意课Ⅱ》中所言:“如果要用一个比较极端的方法,就是先把目前这个已经重度失能的自己完全删除,以出门旅行的方式,或是到一个可以彻底断绝外在联系的地方,把原来深受高压束缚的自己,丢在原来的旧时空不带走,连原来的名字、资产、期望,抑或是一些负债、人际、问题、烦恼……都留在原地不去管它,就当是自己已经彻底死了,不要再拿昨天的剧本继续过活,到全新的地方让自己重新投胎,重新开始人生。即使只能重生几天,也能让你的灵魂脱胎换骨,有了新的眼光和态度,就能瞬间转变你的旧身份、旧生活。”

02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每日晚上“虚拟死亡”一次

在《采访上帝》这部电影中有这样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人们对为了充满忧虑,却忘记现在。于是,他们既不生活在现在之中,又不生活在未来之中。他们活着的时候,好像永远不会死去。但死的时候,又好像从未活过。”

是啊,这一生中,有的人只是把同样的生活机械地重复了无数遍。当有一日要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时候,才明白:这一生好像从未活过。

然而,有一部分人,用心地去生活,把每一天的日子过出不一样的色彩,一天就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创世纪。且不说他们能为他人和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最起码他们可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说上一句:这一生,我问心无愧,笑得坦荡、活得尽兴。

如何让此生告别虚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其实啊,我们大可不必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才去反思自己的一生,与自己做最后的告别。这样的话,假如我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并打算改过自新的时候,也只能叹一口气,说上一声:一切都晚了。

与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告别,倒不如每一天都好好与自己告别。把一天的结束当作“虚拟死亡”,视一天的开始为一场重生。

那么,无论今日的我们是悲伤还是快乐,是失败还是成功,是蹉跎还是充实,是后悔还是感激,是大笑还是哭泣……这一切皆是明日的序章,让明日的自己是那个成为更好的自己。

正如《十四堂人生创意课Ⅱ》中所言:“如果能每日晚上:虚拟死亡”一次,早上“重新诞生”一次,这会是旧感官迅速汰换最快捷的方法:每晚让负荷沉重、深受制约的思维感官全部死掉,经过一场仿佛是死亡般的深度睡眠后,孕生出全新的、从未听闻过任何声音的耳朵;甫睁开的双眼,面前的一切,都是此生第一次看到的、尚未被命名、尚未被赋予功能、个性,一切就等着你来全权设定……”

二、 慢慢寻找,只为遇见另一个自己

当我们告别了过去的自己,那就一起来看看怎样找到另一个自己吧!这里主要讨论两个方法:

01三个问题让你发现新版的自己

既然告别了过去的自己,那么,作为全新版的自己,你最想要做什么?最想要享受什么?最想要完成什么?

当你心中有了答案之后,请把它们一一列出来。因为,这些就是新版自己的生命核心点。然后,把精力放在这些上面,便可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就像作者在书中谈到的一样:相信自己是幸运的,只要一心一意倾听自己、专心完成自己就好,不必理会别人说什么。一旦看到了那终极的版本,你就可以义无反顾地将它完成,其他的杂音完全不必理会,因为那些都是路障,接下来,听自己的导引就行了。

02为每天设置安静期,为每周预留安静日

白岩松老师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们有多少人经常有机会观自己?我经常喜欢发呆的时间,其实就是在跟自己对话,然后跟很多先贤和有智慧的人对话。

他特别喜欢这样的一句话:手机不错,它让大家再没有了无聊的时间,但是也消除了那些因无聊而诞生的伟大。

是呀,手机如此,忙碌也同样如此。

回首自己的前半生,一直在忙碌,忙碌着考试、忙碌着做一个符合家长、老师以及这个社会的好孩子,却唯独忽略了自己。生活的重重压力,让我们不舍得从忙碌中脱身出来,给自己一段安静的时光。因为,大多数人会说:“不行啊,我还要好多事没有昨晚呢?”

可事实却是,一个短暂的安静期,可以让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甚至还能遇到另一个意想不到的自己。

如何让此生告别虚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所以,不妨为自己预留出安静时光吧,哪怕只有十分钟。在这段时间,不要讲话或是接电话,彻底地宁静与放松,听舒缓的音乐或是看与心灵相关的书籍,思考今天一整天的收获与启示是什么。

正如李欣频老师所说:唯有“勇动”与“沉静”双全,生命才能展现出“全然清悟”的状态。

三、 三个武器助新的自己笑看人生起起落落

此刻的你,一定找到了全新版本的自己。那么,如何与新的自己好好相处,从而过一个有趣且有意义的人生呢?

01发现自己的思考惯性,并将其扼杀在摇篮中

李欣频老师谈到:“每日的‘虚拟死亡’,就像是例行净身,只能逐日清洗掉部分的积习尘垢。其实,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空出一个完整的时间,大约是一个星期到一个月,彻底找出那些思考模式已经被定型化了,因为这些定型的思维,就像是身上越长越大的肿瘤,阻碍了新生创意的产出,妨碍了与新鲜世界的交流,也让生活越来越喘不过气来。”

我们这一生,会面对无数次的选择,无论是能决定人生轨迹的重要选择,还是在生活偶遇难处时,心态的选择,都与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

有时,当我们换一种思维去思考就会意外发现全然不同的美好,而不是生活中的满地鸡毛。

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你的思想,形成你的振动频率,而此振动吸引并创造了你的生活!

但是,人们在做选择时往往对自己所采取的思考没有意识。那么,如何才能改变思维模式,并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呢?

作者在《十四堂人生创意课Ⅱ》中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可实行的方法:先列一张空白的表格,把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遇到的重大挫折一一写下来,像是一份大事记似的,包括:“发生了什么事”“自己的受挫感觉是什么”“如果要帮这件事分类,或时起个标题,那会是什么”“如果下次自己遇到同样的事情,又会如何处理呢?”

如何让此生告别虚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当你把这些写下来的是时候,你就会判断出自己的思维模式,并在下一次发生的时候改变它。

02相反词造句法:逆解惯性,转出一条创意生路

大家都一定听过“半杯水”的故事,乐观的人会说:“哇,我好幸运呀,还有半杯水呢!”可是,悲观的人却垂头丧气地说:“哎,我怎么这么可怜呢,只有半杯水了。”同样地,在一百颗棋子之中,有九十九颗白棋,一颗黑棋,有的人会说他看到了一颗黑棋,却没注意到其他九十九颗白棋。

李欣频老师说:“用‘相反词’方法,是让那位老是看到黑棋的人,去找是否真有白棋的事实——这也是让偏狭的观点,被强迫拉广、拉高的方法。的确,只要视点往高层拉,站在全景的水平线上,就会发现什么都有。”

如何让此生告别虚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是呀,用相反词造句法,能够解决人生中的很多问题。

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很丑、很胖、不健康、不被爱、没钱、没才华、很孤单、无用、不快乐……

但是,认真想一下,自己已经很好了,大可不必自怨自艾。

03喜悦地身临其境,是心想事成的关键

每一个人都有心中或大或小的梦想,有的关于家庭,有的关于爱情,有的关于事业,也有的关于自己。

在追梦的道路上,我们有过太多次自我否定的状态,可以说是在迷茫与不坚定中奔向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其实,我们需要换一个追梦的姿态,可以想象一下自己梦想成真时的心情,相信未来是可以自己给自己的。因为:喜悦地身临其境,是心想事成的关键。

某位印度大师说过:“所以负向的感情都需要能量,它们会使你精疲力竭;所以正向的感情与态度是能量的发电机,它们会创造出更多的能量……如果你是快乐的,整个世界都会带着能量流向你,整个世界与你一起笑,但当你哭的时候,就只有你一个人在哭。”

如何让此生告别虚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在《十四堂人生创意课Ⅱ》中也有这样的一段话:每件发生的事,都经由想法和情感注定,然后以一个有意图的行动发生,别无例外——你想过的每件事、你有过的每个幻想、你讲过的所有话,都已经在发生或将要发生,因此你得到你所讲的,你是你所想的,你成为了你对自己的判断……你的想法创造了你的命运,你的每个感受创造了你人生之路。

人这一生其实很短暂,转瞬即逝。

愿我们都有勇气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走自己想走的旅程,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过自己想要过的人生。

如此,便不辜负此生大概七八十载的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