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嘮叨的父母,會把孩子逼的煩躁沒有耐心,從而產生“超限效應”

文|香媽育兒日記

網上曾經做過這樣一則調查,題目是“父母嘮叨該不該反駁?孩子做什麼都是錯”。很多人孩子在接受採訪時都表示父母經常嘮叨自己,而大多數的孩子都選擇默默忍受,而父母嘮叨的原因也五花八門,只要是他們認為對的,而孩子沒有去做。

愛嘮叨的父母,會把孩子逼的煩躁沒有耐心,從而產生“超限效應”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在對待孩子學習上,總是一邊又一邊的嘮叨不停,以為這樣孩子就能聽進去,可是嘮叨不僅達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有時候還追還會適得其反。父母的嘮叨會讓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從而厭倦學習,情緒也會變得更暴躁。

愛嘮叨的父母,會把孩子逼的煩躁沒有耐心,從而產生“超限效應”

嘮叨的父母都有哪些共同點?

1. 過於關心

從父母的角度上來講,嘮叨是他們的一種關心方式,所謂愛之深恨之切,就是這個道理。很多父母都把孩子捧在手心裡,所以當孩子要獨立完成一件事情,或者離開他們的掌控範圍的時候,他們就會不停的嘮叨,這也可以理解為千叮嚀萬囑咐。其實就是家長對孩子的關心。

2. 通過嘮叨讓孩子記住

相信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都在反覆的嘮叨不停,只要孩子聽不懂還做繼續嘮叨下去,而這麼做的原因也無非是通過嘮叨讓孩子學會,是父母教育孩子的一種方式。

愛嘮叨的父母,會把孩子逼的煩躁沒有耐心,從而產生“超限效應”

3. 當孩子做出超父母預期的事情

現在很多家長都喜歡“攀比”,別人家的孩子考了一百分,而你的孩子只考了90分這樣在妒忌心理得驅使下,家長開始不停的向孩子嘮叨抱怨,為什麼不如人家,其實這種嘮叨就還孩子沒有達到你預期的效果,而家長產生的抱怨心裡。

4. 孩子遇到問題你無法解決

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時候家長無法解決,很多沒有原則的父母就會不停的嘮叨,從而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其實這種嘮叨只能望梅止渴,解決不了真正的問題。

愛嘮叨的父母,會把孩子逼的煩躁沒有耐心,從而產生“超限效應”


5. 父母控制慾強

很多控制慾強的父母,對孩子的一切都要掌控,當孩子有一點反抗的態度時,父母就會通過嘮叨是孩子聽自己的話,其實這樣做表面上孩子聽了你的觀點,實際上心理已經對家長的管控產生可逆反心理。

什麼是“超限效應”,嘮叨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危害?

有這樣兩句話,一句叫“物極必反”另一句叫“欲速則不達”其實這都是“超限效應”的一種解釋。“超限效應”就是一個人如果受到反覆的刺激,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父母的嘮叨就是超限效應的一種表現。

愛嘮叨的父母,會把孩子逼的煩躁沒有耐心,從而產生“超限效應”

1.嘮叨容易使孩子失去自信

很多父母每天都會不停的嘮叨,無論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會嘮叨不停,時間長了,當父母不在嘮叨孩子就會不自覺的失去信心,一旦孩子做錯事,父母不但沒有正確的和孩子溝通反而會不停的嘮叨,孩子原本的自尊心也會受到打擊。

2. 嘮叨會讓孩子失去獨立自理的能力

很多家長在孩子上學的時候都會反覆的說,水杯拿了嗎?書都帶全了嗎?校服穿了嗎?等等反覆的和孩子確認,這樣長此以往當孩子聽不到嘮叨,他們就會失去獨立自理的能力。因為父母每天都在幫助他們想這些事情,他們就不會考慮。

愛嘮叨的父母,會把孩子逼的煩躁沒有耐心,從而產生“超限效應”

3. 嘮叨會讓孩子失去耐心脾氣暴躁

當孩子作業不會的時候,當孩子遇到問題,心情就很焦慮了,家長不但沒有正確的指導孩子,而是不停的嘮叨,這讓本來就被困難壓倒的孩子更加的失去耐心辦的暴躁易怒,從而對學習失去了興趣。

印度政治家-甘地夫人曾經說過:我們要撫育子女勇氣和自信,還要幫助他們加以發展,正如牛津大學巴利奧院長史密斯1919年給英國首相信中所寫的那樣:“心胸開闊,目光敏銳,熱愛真理,就能抵抗無理詭辯,陳腐信仰,譁眾取寵和偽善之言”。

愛嘮叨的父母,會把孩子逼的煩躁沒有耐心,從而產生“超限效應”

父母如何改變嘮叨的現狀輕鬆與孩子相處?

1. 改變溝通方式

當孩子遇到問題,我們首先要冷靜的聽孩子說完事情的經過,儘量用行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例如孩子作業不會了,我們首先要給孩子舉例子,講解而不是罵孩子笨。當孩子不講衛生,家長要帶著孩子一起做,而不是指責孩子髒,這就是改變。

2. 學會放手

孩子大了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他們可以辨別是非對錯,家長不要過於擔心,即使孩子因為某些事情“吃虧了”那也是一種收穫,一種經驗的積累,撒開手讓孩子自由發揮,家長做監督,這樣孩子才能更加的自立。

愛嘮叨的父母,會把孩子逼的煩躁沒有耐心,從而產生“超限效應”

3. 父母和孩子相互尊重

孩子和父母之間要有一定的空間,孩子有自尊,在孩子面前家長又要面子,當孩子不聽話家長必然會通過嘮叨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其實孩子聽父母的話就是對父母的尊重,最為家長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尊重孩子的感受和自尊呢?

4.通過培養興趣轉移愛嘮叨的毛病

父母的生活不單單應該只有孩子,在孩子沒到來之前父母是不是也有很多興趣愛好呢?當父母把重點不在放在孩子身上時,而是培養一些興趣愛好,讀讀書,和朋友聚一聚,把一些事情交給孩子處理。當你們成為熱愛生活的父母,孩子也會更加的熱愛你們。

愛嘮叨的父母,會把孩子逼的煩躁沒有耐心,從而產生“超限效應”

育兒寄語:

父母做的一切其實都為了孩子能夠健康成長,而過度的嘮叨反而使孩子更加的失去耐心容易暴躁,適當的放手,孩子需要在不斷的探索中成長和學習,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變得更加獨立,自信,聰明,有創造力。

最後,在家庭教育中你是那個“愛嘮叨”的父母嗎?你覺得嘮叨有錯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

我是香媽育兒,願與你共同分享育兒知識,和寶寶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感恩遇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