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年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的悲情人生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有“清朝初年第一詞人”的稱號。納蘭性德出生於豪門世家,父親是康熙朝重臣、權傾一時的明珠丞相。母親為英親王阿濟格的第五女愛新覺羅氏。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家庭背景,納蘭性德少年時天資聰慧,長相俊秀,飽讀詩書,文武兼備。十八歲考中舉人,次年成為貢士,二十一歲殿試考中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被康熙留在身邊授三等侍衛,深受康熙皇帝的器重,不久就晉升為一等侍衛,經常隨駕出巡。按常理說,作為陪駕的御前侍衛,納蘭性德的工作光鮮亮麗,風光榮耀,有著不可限量的前途,是許多人羨慕嚮往,可望而不可及的一項工作。可是納蘭性德並不喜歡這項護駕的工作,他的人生追求不是高官厚祿,也不是富貴榮華,他希望過一種自由閒適、本色本真的生活,他已經厭倦了官場的庸俗和勾心鬥角。從他的《長相思•山一程》“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完全可以感覺到。將士們隨同皇帝跋山涉水,馬不停蹄向山海關進發,夜深了,軍中營帳裡都亮起了燈,外面颳著風,下著雪,驚醒了睡夢中的兵士,勾起了他們對故鄉的思念。故鄉的雪夜是多麼溫馨恬靜啊!完全沒有這種令人難以入眠的聒噪之聲。

清朝初年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的悲情人生

納蘭性德,作為一代盛情的風流才子,他的愛情生活常常被後人津津樂道。不過他的愛情生活是極其不如意的。他有一個表妹也是出身名門望族,兩個人是玩伴,是知己,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可是後來表妹被選入宮中,被同他一樣年紀的康熙帝相中,納為了妃子。年少的他們就被冰冷的宮牆相隔兩地,那時的納蘭性德感覺到自己一生的摯愛都被帶走了。在他的許多作品裡都描述了這種心境:《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中“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明明是一生一世,天作之合,卻偏偏不能在一起,兩地分隔。《採桑子》“瘦盡燈花又一宵,醒也無聊,醉也無聊。”一個人在空房裡守著燭光,度過了悽苦孤獨的一夜,醒時醉時都一樣無聊難耐。

清朝初年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的悲情人生

在納蘭性德二十歲的時候,娶了兩廣總督盧興祖的女兒盧氏,盧氏小納蘭性德兩歲,由於是出身名門,使得盧氏“貞氣天晴,恭容禮典”自有一派聰穎賢淑、大家閨秀的風範。無論是門第、教養,還是相貌、文采和納蘭性德都是“珠聯璧合”。成婚後,二人恩愛有加,感情篤厚,新婚美滿的生活又激發了他創作的靈感。可是僅僅只有三年美好的時光,妻子盧氏就因為難產棄他而去。這給納蘭性德以沉重的打擊,精神上帶來了極大的痛苦,此後他的詞中一再流露出這種哀婉悽楚的相思之情。《南鄉子•為亡婦題照》“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簷夜雨鈴”回憶起過去生活的點點滴滴,瞬間泣不成聲,覺得自己從前對妻子還不夠好,如今後悔萬分,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一定會加倍珍惜和妻子相處的每一分鐘。《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悲涼、哀怨之情溢於言表。《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釵鈿約,竟拋棄”你離我而去已整整三年,縱然是一場大夢,也早就應該醒來了。我們生生世世不離不棄的約定,就這樣被你拋棄了。

清朝初年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的悲情人生

不久,納蘭性德又續娶了官氏,這一位比盧氏家世更顯赫,相貌也屬於上乘,但在才情雅趣方面,可能不如盧氏。官氏嫁給納蘭性德後沒有生育,也可能是受到冷落的原因。

在納蘭性德三十歲那年,經朋友介紹,終於又娶了一位江南才女沈宛做妾,這也是納蘭性德的紅顏知己。沈宛是一位美女作家,著有《選夢詞》,可惜她與納蘭性德相處一年後,納蘭性德就去世了,這段短暫的愛情又以悲劇告終。

清朝初年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的悲情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