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揭祕:糞便很臭,但其提取物卻被廣泛用於食品中增加香味

一提起糞便這兩個字,相信很多人都會皺起眉頭,糞便作為人類和各種動物消化後的產物,僅僅憑藉其糟糕的氣味就已經能夠讓我們退避三舍了。生物課本上對於糞便的介紹進本也是鳳毛麟角,一筆帶過。

實際上,糞便除了被作為作物施肥的有機肥料,參與到生態系統的循環之中,在工業上也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通過對糞便進行提取,可以獲得名為3-甲基吲哚的化學物質,也就糞臭素,這是令糞便產生氣味的物質之一。


科學揭秘:糞便很臭,但其提取物卻被廣泛用於食品中增加香味


高濃度的3-甲基吲哚具有強烈的令人作嘔的臭味,如果將其稀釋至中等濃度,就會聞到類似於腋臭或者腳臭的奇怪味道,繼續稀釋,就會產生類似於孜然的味道,而把3-甲基吲哚稀釋到很低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淡淡的花香味,還有人能夠聞出一股水果的氣味。如果3-甲基吲哚的稀釋液結了冰,又能聞出來一股樟腦球的味道,可以說非常神奇了。


科學揭秘:糞便很臭,但其提取物卻被廣泛用於食品中增加香味


我們常使用的茉莉花香的香水,茉莉花香的紙巾等,均有3-甲基吲哚參與味道的調製。除此以外,在食品界也可以看到3-甲基吲哚的影子,比如我們日常所喝的飲料,吃的糖果,或是閒來無事時咀嚼的口香糖等。為了便於廣大消費者理解,生產商會在配料表上加上四個大字——食用香精。


科學揭秘:糞便很臭,但其提取物卻被廣泛用於食品中增加香味


為什麼不同濃度下的同一種物質,會有著天差地別的味道呢?科學家通過觀察果蠅發現了一些有價值的線索:果蠅身上的感受器上有各種不同類型的蛋白質,面對同樣氣味的物質時,有的感受蛋白只負責高濃度探測,有的只負責同樣物質的低濃度探測。

如果把成熟的水果放在果蠅面前,果蠅會靠近,但是把高濃度的乙烯(成熟水果散發氣味的主要物質)放在果蠅面前,果蠅就會遠離。這不由得讓人想到面對外界刺激時,生物趨利避害的本性。或許這種感受也是人類進化出的一種進行自我保護的手段。

大家怎麼看待這件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