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為小事發脾氣?你該教他管理情緒了

朋友說她家的寶寶別看只有三歲,現在特別愛發脾氣,尤其是為了一點點小事,不講道理,這讓大人很是頭疼。於是家裡的爺爺奶奶通常對寶寶先講道理:“寶寶已經是小大人了,要懂事,不哭鬧好不好。”可是寶寶理都不理爺爺奶奶。爺爺奶奶只要對寶寶進行壓迫:“不許哭,再哭就......”但依然不見效果,只要離開回避了。

孩子總為小事發脾氣?你該教他管理情緒了

其實這是很多大人對孩子發脾氣時的處理方式吧,非但沒有任何成效,孩子好像也越來越讓大人“討厭”了。

我們大人應該做的是,面對孩子的耍脾氣,首先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再去溫柔而堅定地管教孩子。這樣,孩子才會傳承並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幫助孩子認知情緒

孩子總為小事發脾氣?你該教他管理情緒了

情緒都很多種,有激動、失望、自豪、孤獨、期待等等。首先教會孩子去識別出自己的各種情緒,並讓他們知道哪些情緒讓人反感,而且對自己毫無幫助。認識情緒是學會管理情緒的良好開端。

教孩子學會管理情緒

“衝動是魔鬼”,我們很多人都深有體會,當人在情緒而非理智操控的情況下,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往往會做出匪夷所思的事情。

孩子總為小事發脾氣?你該教他管理情緒了

如何讓孩子從壞的情緒中抽離出來,馬上進入到理性控制狀態呢?

1.提供發洩渠道

一看見孩子鬧情緒,有些父母就感到煩躁不安,其實孩子願意在父母面前表達內心的感受,正表示他對家庭存有一定的信心和安全感。所以,當孩子鬧情緒時,父母並不需要立即喝令孩子收拾情緒。你甚至還可以提供一些小道具,讓孩子更好的發洩情緒。

2、培養樂觀性格

作為父母,當然不能對孩子不加管教、聽之任之,孩子容易被壞情緒左右,一般來說他們的性格比較悲觀。如果他們從小樂觀,那麼他們才能讓自己冷靜下來,學會應付困境。在一些兒童類的桌遊遊戲中,能讓孩子在逆境中學會忍耐,學會如何去擺脫困境,從而養成樂觀的好性格。

其實,所有孩子的負面情緒,都是在呼喚父母的愛。沒有壞脾氣的孩子,只有不懂孩子的父母,只要你科學合理的引導他們,他們會逐漸學會管理、疏導自己的情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