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監城古寺和廟會

永寧監廟宇

永祥寺

據永祥寺院內石碑記載: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修建永祥寺,在永寧監城中心道北。

《奉天通志》記載:永祥寺,永寧監城內,清乾隆年間建,實際上是擴建。永祥寺現存碑文詳細記載了清朝乾隆二十五年擴建的情況。據《復縣誌略》記載:永祥寺佔地2畝。

永寧監城古寺和廟會


據監城內老人回憶,寺廟主體大雄寶殿坐北朝南,左右兩側建有天齊廟、地藏王廟、娘娘廟、關帝廟、九聖祠等廟宇。廟內神像雕塑藝術水平極高,其中幾尊神像設有機關,撥動機關眼珠和手便可動起來。大雄寶殿內牆壁有彩繪壁畫,內容是“十八層地獄”的場景。畫工及其講究,人物栩栩如生,顏色鮮豔。那些猙獰的小鬼形象,那些受懲罰的人物形象,往往使人不寒而慄。膽子小的人看到後往往害怕的不敢看下去,

大雄寶殿的正前方是山門,門的兩側有石獅和旗杆。兩根旗杆為花崗岩石材,左右旗杆為四層結構,左面旗杆鬥型柱上刻“風調雨順”四個大字,右面旗杆鬥型柱上刻“國泰民安”四個大字,在當時為遼南廟宇中石刻最精美也是最高旗杆。在山門的正前方,還修有一米多高的戲臺,每逢廟會,戲臺上搭上席樓,鑼鼓響起,上演著生旦淨末醜、唱唸做打翻的精彩好戲。現在永祥寺旗杆的主體部分,用於原永寧公社門口雨搭前面兩根石柱。

永寧監城古寺和廟會


永祥寺院內,東西各有兩塊功德碑,為青石材料,上刻廟宇修建時間,捐助人姓名,廟宇主持及和尚姓名等。功德碑包括碑頭、碑身、碑座三部分,碑頭為花崗岩雕刻盤龍(見照片),碑座為青石雕刻贔屓,碑身長約1.5米,寬約60釐米,青石上刻行書漢字(見照片),碑文清晰可見。永祥寺院內還有兩棵生長百年白果樹(見永祥寺照片),有一年夏天電閃雷鳴,風雨大作,院內樹頭、碑頭、龜頭三頭按順序落地。原來是雷擊中樹頭落下打在碑頭上,碑頭砸落贔屓的頭,恰好同時落地,由此產生了奇妙的傳說,“三頭落地”。

永寧監城古寺和廟會


據老人們回憶,長期住廟和尚名叫通力、通讀,也有四方遊僧也來到永祥寺借住,多時達十幾人。廟會期間外地和尚會來到永祥寺作法誦經,最多可達四五十人。現在永祥寺幾經毀壞,只剩地基可見,在原永寧供銷社所在的位置。

永祥寺廟會

永寧監城古寺和廟會


永寧監城最熱鬧的場景之一是廟會。據老輩人回憶,每年三月十六日——三月十八日三天廟會,永祥寺前人山人海,是永寧監最熱鬧場景。寺廟山門前有戲臺,幾幫戲班子輪流唱戲,還有耍把式賣藝等江湖藝人輪流表演。也有說書的,吹嗩吶的,耍驢皮影表演等等讓人目不暇接大飽眼福。

廟會那幾天鑼鼓聲、叫賣聲、嘈雜聲混合在一起,整個永寧古城熱鬧非凡,幾十裡乃至幾百裡外的商家和百姓都聚集在廟會上,直到永祥寺徹底毀壞,廟會才銷聲匿跡了。

和尚作法誦經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活動。南到金州北到千山的和尚都來到永祥寺,四五十人唱經做法,吸引了大批居士和看光景的民眾,那真是誦經聲和著鐘磬聲,在嫋嫋香菸縈繞下,餘音繞樑。大批信眾隨著唱唸,祈禱著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永寧監城古寺和廟會


看大戲是老百姓喜聞樂道的娛樂活動,每逢廟會永祥寺山門前戲臺上連唱三天大戲,有當地戲班子,還有外來戲班子;劇種有評劇、影調戲、驢皮影等,另外還有耍高蹺和大秧歌表演。

廟會三天裡永寧古城主道兩邊,各色美食吸引著趕廟會的人們。各種麵食、各種糖果、各種肉食、各種小吃,香氣撲鼻,令人饞涎欲滴。城外的百姓從幾十裡地外趕來,邊看戲邊吃,不管有錢的沒錢的,一年當中要數這三天最奢侈。外地來的客人有的看光景,有的做買賣,方圓幾十裡的商家都彙集在這裡,永寧監城裡客棧生意也格外紅火。

永寧監城古寺和廟會


還有賣服裝玩具的。賣各種服裝的商販叫賣聲不絕於耳“長馬褂,短坎肩”。兒童玩具有小泥人,小風車,小嘎嘎等等,都是今天孩子看不到的玩具,可惜現在這些都已經不復存在了。

在廟會上,最高興的就是小孩子們了,他們往往一手拿著玩具,一手拿著火勺,串來串去,嬉戲玩耍,這是孩子一年中最幸福最開心的時候。

出生於1921年韓廣良大伯回憶起童年趣事,臉上綻放出了的童真。最後他老人家說了一句詩:青山綠水年年在,多少英雄黃土埋。他說,自己沒有想到能活到這麼大歲數,看到社會有這樣大的變化,回首往事,感慨良多。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這是歷史的規律。

永寧監城古寺和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