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論“無為”的底層邏輯

00前言

前兩天聽朋友講了個段子:

某互聯網知名人物由於所入住的新小區冬天供暖不足,便天天和小區裡的一些刺頭兒去找物業和開發商提意見,鬧騰了好一陣子,總算把物業和開發商給鬧崩潰了。最終在各方努力協商後達成一致,物業方面同意了他們為小區增加鍋爐數量的要求。到這時,問題似乎得到了完滿解決,從此該小區的供暖充足,住戶們再也不用寒冬季節在自家的房子內瑟瑟發抖了。

但事情還沒完,話說這個問題得到解決後,這位仁兄有一天上小區論壇溜達,突然看到有人在論壇裡發表評論:

“最近屋裡挺暖和的啦,我早就告訴大家不要整天抱怨,要相信生活總會越來越好的。只要心態放平,自然而然,一切便會水到渠成……”

你看,生活中總有這麼一些氣定神閒的人,他們什麼都不幹,躺著享受別人辛苦爭取來的成果,最後還以一副長者的姿態來教育他人。這段子雖然逗樂了我好一陣子,但是卻同時又引發了我另一個思考,那就是:

現實生活中的任何事或物改變,其實內裡都會有一隻推手來推動的,無論這個推手是在表面可見的,抑或者是背地裡不可見的。

這個道理就和中學物理課裡說的一個物件要移動,就必須要受力一樣,事件要取得進展,也必須要有推手發力推進,否則,事情也必定會停滯不前。

道可道-論“無為”的底層邏輯

再把這個問題往深一處思考,我腦海裡便聯想到一門古典哲學-道家的“無為之治”。

為什麼會冒出這個念頭呢?因為上例那位發表評論的仁兄相信任何事情都不需要親力親為去做,只要順其自然,其最終結果也必然會往好的方向發展,而這就和我們平常人所理解中的“無為”思想是極其相近的。

但真是這樣嗎?顯然不是,現實生活中你別說無為,就算“有為”也很難把事情辦到位。

於是就再引發我更深的層面去思考了,既然“無為”並未能發揮積極的作用,為何道家的這套“無為之治”的理論會在古代備受追崇呢?為何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雨洗禮,道家文化直到今天依然很受大眾歡迎?

我們試著再把問題進行遞進:我們日常所理解的“無為”,真的是《老子》裡面說的“無為”嗎?

我相信任何一門在歷史上發揮過光輝作用的諸子百家,都是有其特定的歷史效用的,之所以我們今天讀起其著作來晦澀難懂,以至於未能精確地掌握其核心內容,大概是因為:

1.古典學說大多數是服務於統治者,是直接與最高領導層對話的,我們若只以普通人的視角來解讀,就自然很難領悟透徹。

2.我們沒有出現在關鍵的歷史節點上,沒有看到歷史在這一個局部的大勢。

3.我們並沒有要處理的具體事件,就沒有身臨其境地看到事件的每一個細節,自然就找不到的這思想根源的針對性了。

任何一門學說的誕生都是為統治者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去解決具體問題的,絕不會無緣無故出現。而某學說的生命力越強,則說明它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越強,最終才能在歷史上留下光輝燦爛的痕跡。

這就讓我很有慾望來解開“無為”思想的底層邏輯了,來弄清楚其到底是一種什麼形式的行為。

但正如道家所言:“道可道,非常道”,真正的“道”據說是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的。我就試試用邏輯思維的方法看看能否把“無為”的底層結構拆解清楚。下文僅為個人發散,如有謬誤之處,還望大家多多指正。

道可道-論“無為”的底層邏輯

01道生一,一生二...

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裡談到《莊子·天下》裡的一個觀點:“老子的主要觀念是‘太一’‘有’‘無’‘常’。而‘太一’就是‘道’。道生一,所以道本身是‘太一’,‘常’就是不變的意思。雖然時間萬物都永遠可變,永遠在變,但是萬物變化所遵循的規律本身恆久不變的。故《老子》裡的‘常’字則表示永遠不變的東西,也就是定規的東西。”

這就是“道”,也就是我們存在的這個世界裡一切事物的運行規律,也是道家的一切理論源頭。譬如大到天體宇宙的運行規律、自然生態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小到一棵樹的成長過程、一個小型創業團隊如何發揮最大效率等都可以稱之為“道”。

例如人要生活,就總要吃飯、喝水、睡覺,我想“無為”不是讓你不吃飯,不喝水,不睡覺,而是順應自己的生物鐘和身體規律,餓了就吃,渴了就喝,困了就睡,因為這樣生活非常符合自然規律,一切都在自自然然地發生,所以就連你自己也不會感覺到你做了什麼,該做的在不知不覺中全部完成了,這就是“無為”。若反其道而行之,困了非要吃飯,渴了非要睡覺等明顯反自然規律的行為,就叫“有為”。

我們看到在老子的學說裡,經常會以自然規律做類比,然後反推到人類社會中,進而推演出其背後的邏輯規律,來證明這個規律的通用性。譬如《老子》裡有一段: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這段的推理過程就是,人在活著的時候是柔軟的,但死了之後屍體就變得堅硬;草木也一樣,活著時是柔軟的,死掉後就乾枯了。所以《老子》便推論出:凡是堅強的,就屬於死物,凡是柔軟的,就屬於活物。接著再往下推:兵力太強則容易被滅,樹木太硬就容易折斷。

最後就得出一個更高層次的總結:強大的反而處於下位,柔軟的才是處於上位。

類似的例子在《老子》中比比皆是,以自然規律為切入點,來推導萬事萬物的運行邏輯,這是《老子》慣用的推理手法。所以我們要了解“道”,就要先弄清楚自然規律到底是什麼。

道可道-論“無為”的底層邏輯

02何為“道”?

那什麼是自然規律呢?譬如我們人類就是作為一個單元,存在整個大自然的生態鏈下的。什麼是大自然生態鏈?就是以“天敵”為節點來將自然單位一環扣一環鏈接成的一條長長的閉環,使環內的每一個單位相互間構成一個生態平衡的系統。

譬如羊是草食動物,它若沒有“天敵”-狼的存在的話,羊在一定的時間內就會進行大量繁殖,這就導致了大自然中的植被被迅速食用。而植被的恢復是需要時間的,在一定時間內不能恢復供給的話,就會導致整個草食動物的減少,甚至滅絕,而草食動物的缺失就會導致整個生態鏈失衡,甚至會出現崩潰。

而狼的存在則恰好限制了羊的數量劇增,使整個森林的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得到持平,整個系統以一個動態平衡的形態得以長期存在,這就是自然規律。也就是所謂的“道生一,一生二……”中的“道”。

那麼如何讓“道”產生作用呢?答案就是:讓這個生態閉環得以順利運轉。

譬如羊群數量劇增了,那麼就適當增大狼群的作用,中和羊群帶來的局部衝擊,讓整個生態圈得到均衡。假若因善心過於保護羊群,生態圈就會失去均衡,導致羊群繼續氾濫,進而導致整個生態圈的崩潰;所以,只有合乎“道”,整個生態圈才能循環起來。

道可道-論“無為”的底層邏輯

將這個規律帶到人類社會也是一樣的,譬如很多自媒體平臺也是這麼一個生態系統,它們最基本的生態閉環就是:用戶-內容-平臺-廣告-商家-作者。

其循環過程就是:作者生產內容,通過平臺下發到用戶,用戶閱讀後產生平臺的廣告效用;而另一方面通過廣告產生的購買行為則讓商家獲利;平臺則由商家處獲得分成;然後平臺再通過分成方式給作者帶來收益,如此幾個步驟就完成一次生態閉環。

當然,現實中的自媒體平臺生態系統中還有很多組成部分,整個系統的運行是極其複雜的。為了方便閱讀,我僅按最基本的一個生態環來闡述,就不往裡面添加其他東西了。

那什麼情況下這個生態鏈會失衡呢?首先就是用戶和作者這兩個終端的流失,用戶得不到他想要的內容、作者得不到他期望的收入,自然就會觸發兩者流失。而隨著這一局部的失衡,就會連帶著廣告商家的交易減少,從而導致平臺收入減少,再進一步減少作者的收益,接著再進入下一個循環。

而每循環一次,問題便加劇一次。

而在其中有一個最關鍵的點就是“利”,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節點內的各方均在追逐這個“利”,脫離“利”整個生態鏈就無法往下進行。

譬如用戶的“利”就是得到有價值的信息,無論該信息是娛樂八卦還是學習知識,都是其的獲取目標;而平臺的“利”就是實際的流水收入-而這個收入的其中一個依賴點就是用戶的活躍度,如何保證用戶的活躍度呢?就需要依賴作者持續的內容輸出+平臺的精準算法-平臺把用戶和內容進行分門別類,再通過精準推送將用戶期望的內容推送到他手上,用戶持續能得到其希望的內容,自然就會保持活躍了;而商家的“利”就是持續引導產生交易行為,這就需要平臺與商品類型結合,再通過與之內容符合的推送至目標用戶手上;而作者的“利”則是文章帶來的收入,平臺需要為作者制訂一系列的激勵機制,如“優質計劃”、“有獎問答”等等措施,刺激作者持續產出優質內容;通過以平臺為中心點的一系列操作,整個生態才得以順利運轉。

由上可見平臺就是主宰著規律的角色,而一切措施都要合符“道”,亦就是各方所得的“利”能得以順利進行,合理利用“利”就等於成功抓住了那個推手,並推動整個系統的內轉。而想要維持推動內轉的循環正常就需要制定明確的規則,為各方樹立其在這個生態閉環內的可預期目標,整個生態系統才能建立起一個良性循環,並越轉越好。

道可道-論“無為”的底層邏輯

03無為非“無”為

好了,我們已經明白了事物若要得以良性的運行,就必要保證“道”的運轉規律正常的道理。而系統的運行軌跡不是永恆不變的,甚至時不時會“出軌”。所以,要想得到運轉系統的良性循環,就需要我們時刻動態地均衡閉環內的各個元素,在偏離運行軌道時要將其拉回來。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是動態平衡,那麼就要我們時時刻刻有所作為,但為何道家卻要倡導“無為”呢?具體的工作總得有執行的人去做,就好比若全國人民都“無為”了,沒人耕田、沒人經商、沒人冶煉…那豈不是大家一起餓肚子?

上文說了,歷史上的諸子百家都是與最高統治者對話的,我們若以老百姓的視角解讀不了的話,不妨試試將角度切換成最高統治者-君主,看看能否得到合理的答案。

會不會《老子》建議“無為”的僅僅是君主一人呢?

若這個假設成立,則前面的這一大串疑問就可以解釋得通了,“無為”僅僅是作用於最高統治者,越往上的領導者則就越“無為”,越是下層的人就越得“有為”,就越得和領導之道反向而行。

道理很簡單,君主若任何事情都插上一腳,哪還有臣下發揮的份?

而術業有專攻,君主就算再有才能,就算眼睛再怎麼尖,就算耳朵再怎麼靈,就算書法、算術、射箭、騎馬樣樣第一,可對治國有什麼用呢?這都是掌管具體工作的小幹部的素質,而不是人君的素質。帝王就算這些樣樣都不會,天下難道就會亂嗎?

所以,君主的主要職責就是把合適的人擺到合適的職位上,讓他們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只要把這步做到位了,他就可以高枕無憂了,才可以真正實現“無為而治”

這就讓我想起了春秋時的齊桓公,大家都知道他由於得到管仲的輔助而稱霸中原,所以齊桓公對管仲也是極其信任的,把所有的軍國政務全部交給管仲打理。

有一次手下的人來找齊桓公請示工作,齊桓公擺擺手對他說:你去找管仲;第二次那個人又來找他請示工作,齊桓公又讓他去找管仲;如此反覆三次。後來那個人就吐槽了:一則仲父,二則仲父,為君其易乎?意思就是說每次來找你,你都讓我去找管仲,你這國君當得也太容易了吧?

齊桓公意味深長地說:這國君說難當也難當,說容易也容易。在沒找到管仲之前,我是很難的,找到管仲後,我就容易了。當國君的難是難在尋找人才上,一旦把合適的人才找到,國君就安逸了,因為有具體的人處理具體的事了。

這就是管理學的精髓,而把這套理論運用得出類拔萃的是劉邦。他有一次在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時跟臣下們說:“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我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我不如韓信。這三位都是人中之傑,我能夠任用他們,所以我才能擁有天下。”

所以說,既然處在君位,就要靜,就要定。不要代馬去跑,而要讓馬盡力去跑;不要代鳥去飛,而要讓鳥盡情去飛;不要越俎代庖地干預下屬的工作,而是創造環境讓下屬更好地發揮能力。

只有君主無為了,臣下才能實實在在地各司其職;若君主“有為”,則時不時會插足臣下的工作,打亂原有計劃,則團隊功能就紊亂了。君道就是心道,以無為制有為,以靜制動,這才是天下正道。

在適當的崗位上安排最合適的人,再以自然規律心態觀察整個大局的發展,並不插手系統的運轉,具體的事情交由具體的人去做,這正是“無為”的精髓所在。

道可道-論“無為”的底層邏輯

04因循而治

這套理論也非常適合應用到現代的管理學上,記得道家《慎子》專有一章,題目叫作《因循》,裡面就提出了一種很先進的管理思想:人都有自利性,為自己做事最有積極性。所以現代管理者應該順應這種人之常情,給人安排的工作要讓他覺得不是在為老闆打工,而是在為自己做事。

這讓我想到了“韓都衣舍”這家電商企業,它的組織形式就非常符合“因循”的管理思路,而它所取得的成功也是備受矚目的。它的核心管理模式就是被稱之為“螞蟻軍團”的三人小組制形式,這三人分別負責美工、客服、庫存管理,結構非常簡單,而整個公司就是由大量這樣的三人小軍團組建而成的。

怎麼應用“因循”呢?

公司首先會對這些“螞蟻”軍團說,我們招的是創業者,不是打工者,公司提供條件給你們在內部創業,你們的收益將會跟你們團隊的實際業績掛鉤;

然後制定規則,由公司提供基礎資金、平臺、貨源,所有由此產生的交易收入將作為下一次進貨成本的計算標準,即70%,公司只拿收益的30%,一輪接一輪,小組可能會越滾越大,也可能越滾越小-到解散;如何進貨、如何定價、如何招客、如何制定策略、甚至如何分攤收益都是三人小組決定,公司不予插手。

大家覺得這三個人幹起來會不會玩命?

肯定會,

因為有明確的規則、可預期的收入目標、不受干擾的決策環境,會讓他們會覺得我是為自己做事業,不是為公司打工,體內的幹勁自然迸發出來了

韓都衣舍可以說是徹底領悟到了“無為”的精髓,充分地利用了人的自利性,因循而行,孵化內部的多個創業團隊,每一支團隊都是一個獨立的CPU,相當於整個公司就是個多核的超級電腦,進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公司的創造力。

道可道-論“無為”的底層邏輯

05寫在最後

我在梳理完整篇文章的思路結構後,想到了一個非常貼合文章主題的例子,就是西德的發展。

二戰後西德僅僅花了十年的時間就從一個戰敗的、凋敝的國家,搖身一變成為了歐洲經濟最強的發達國家之一。弗裡德曼說“這是自由市場創造的奇蹟”,即政府不對市場進行任何干預,取消了所有對工資和物價的管制,一切交於市場自由發展,這時谷底效應和自由經濟結合的產生了神奇的化學反應,而且立竿見影,幾天之內,所有的商店開始鋪滿了貨物,幾個月內,整個國家經濟就開始活躍起來了。這就是“無為之治”的神奇魔力。

劉笑敢先生對“無為”發表過一個總結性的解釋:避免並貶損常規行為,以達到一種更高的精神境界以及更好的實踐效果。通過本文,我也發表了一些個人對“無為”的看法,但也僅僅只是個人解讀《老子》的觀點罷了,興許也存在很多淺見不足之處,還望各位多加指正,共同進步。謝謝閱讀!

參考書單

《道可道:老子的要義與詰難》熊逸

《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

《道德經》老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