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19》——吳曉波,一場有溫度有深度的年終秀

今天小編回顧了一下吳曉波老師於12月30日《預見2019》的年終直播秀,收益頗豐,感慨良多。實在忍不住將吳曉波老師深刻的觀點與內容和小編我淺薄的理解與認識分享給大家,篇幅有限,小編盡我所能表達清晰完整,希望也能吸引您去愛奇藝看一看這一場有溫度有深度的年終大秀。

《預見2019》——吳曉波,一場有溫度有深度的年終秀

吳曉波老師上來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供我們思考:我們這一代人是否比上一代人更值得信任?

眾所周知,2019年是建國70週年,也是五四運動的一百週年,從1919年到如今,我們青年人跟這個國家的關係是什麼呢?

如果我們是一個生活在1919年的中國青年,那時,政權動盪,舉國焦慮,也許我們會為民主、自由、科學、理性而高聲吶喊。

如果我們是一個生活在1939年的中國青年,那時,我們遭受外來侵略,中國軍民憤而反抗,也許我們會是一個甘願為國捐軀同時也堅信勝利的普通士卒。

如果我們是一個生活在1949年的中國青年,那時,一個新的國家即將誕生,舊的政權腐朽沒落,也許我們會是一個冒著殺頭的危險也要迎接和宣傳來自延安的光明政權。

如果我們是一個生活在1959年的中國青年,那時,國家大發展大躍進,數十萬血肉之軀趕往大慶,“拿下”我們新中國第一個大油田,也許我們也會是其中一員來建設國家的一磚一瓦。

如果我們是一個生活在1978年的中國青年,那時,國民經濟面臨崩潰,舊的體制急需重大變革,也許我們就會是那個像安徽小崗村按下血紅手印的農民一樣,冒著殺頭的風險,在猶如鐵屋般舊經濟體制下鑿開一扇天窗。

如果我們是一個生活在1984-1988年的中國青年,那時,在體制觀念深刻的時代,也許我們會是一個勇於跳脫體制,創辦企業,開創中國“企業元年”的商業篇章。

如果我們是一個生活在1998-1999年的中國青年,那時,互聯網在中國萌芽,也許我們有機會投身一個完全陌生的互聯網行業,成為如今中國商業界最堅實的力量。

如果我們是一個生活在2012年的中國青年,那時,中國進入智能手機的時代,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給了很多80後的青年們,在移動互聯網的紅利下大展拳腳。

所以我們發現,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機會,從1919年到2018年,哪一代人都有那一代的機會,那麼哪一代人更值得信任呢?結論是:哪一代人都值得信任,國運即人運。

《預見2019》——吳曉波,一場有溫度有深度的年終秀

中國之未來,不在於有多少機器,多少黃金,多少高樓,卻在於我們每一代有怎樣的人,沒有一代人比上一代人或下一代人更加的傑出或不堪。所以如果一個時代的機遇屬於青年,那麼就是國運所在!

而在這一點上,吳曉波老師對於中國充滿了信心,他舉了一個咖啡館裡大多數年輕人都在商討創業之目標的縮影,體現了中國青年如今萬眾創業的活力,和鄰國日本創業絕跡的現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只要是青年勇於抓取機會的時代,即便有再大的困難我們也都邁的過去,也是好的時代,這個國家也永遠充滿希望。

2018年確實是一個讓我們充滿焦慮和危機感的一年,對內經濟不景氣,對外有中美貿易摩擦,如此戰戰兢兢步履薄冰的時代是一個好的時代嗎?是的,這是一個好的時代,是一個正在發生激變的大時代。人人的焦慮刺激著人人的慾望和需求,越是震盪的時代我們越是想搏得自己得機會。

接下來吳老師用2008年和2018年進行了對比,很多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概念2008年尚不存在,很多我們生活中已經離不開的公司2008年尚未建立,連全球的十大手機品牌也從2008年沒有一家國產手機到如今國產手機佔據了大半壁江山。

十年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眾多改變,即便是最傳統的製造業——以襯衫製造為例,也需要從步鑫生的計件制改革到雅戈爾的品牌觀念變化再到PPG、凡客模式的互聯網營銷再到個性化定製的柔性生產線甚至到如今的人體大數據的納米襯衫,即便是最傳統的行業也同樣尋求改變,所以從來沒有夕陽西下的產業,只有夕陽西下的人。

麥肯錫提出了即將改變未來的十二項新技術,它們大概率會是下次新的巨型企業、富豪的誕生地帶。你是否能跟上這樣的變化呢?

《預見2019》——吳曉波,一場有溫度有深度的年終秀

吳老師然後舉了區塊鏈技術的案例,一度瘋漲到讓我們趨之若鶩的比特幣今年又一度狂跌的讓我們聞風喪膽,他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新技術的發展,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都將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但是它們的發展也同樣如我們一樣曲折波動,所以區塊鏈雖然成為了2018年最不堪的新經濟名詞但它仍將是下一代信息革命的引爆區。

所以變革,能給我們帶來許多警示,也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那麼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我們這一代人是否比上一代人更值得信任呢?這取決於以下幾點:

第一,我們這一代人是否有變革的勇氣,有背叛前輩們的勇氣。我們當然要向我們的前輩致敬,要保持前輩們留下的匠心,但是我們也要從原理上”背叛“他們,用新的理念來創造我們這個時代的產物。

第二,我們是否仍然有時刻歸零的心態,這個時代我們真正的敵人並不在我們現在的視野中,一個處於激變的時代,你真正的競爭者往往都是出其不意的,所以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並且仍然有時刻歸零的心態。

第三,我們是不是仍然有擁抱世界的熱情,我們應融入全球並且本土創新,這才是我們改革開放40年來的意義所在,我們從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利用後發優勢飛速進步,迅速成為了世界工廠,我們享受了後發優勢的紅利,但是同時,我們也留下了後發劣勢的隱患,我們缺乏頂層設計、知識產權薄弱、路徑依賴、缺乏文化自信。所以我們要清楚的認識我們在國際中的地位,在後發優勢即將耗盡的今天,我們要解決後發劣勢帶來的隱患,要制定更高的發展目標,進行更深刻的改革開放,來擁抱這個世界,把改革開放進行到底,是我們這一代人重要的使命。

最後吳曉波老師用他著名的《激盪三十年》的題記結束了他上半場的演講。

這是一個當今時代優秀的企業家和知識分子對於我們這一代青年的激勵和期望,他告訴我們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機遇和使命,我們不用為錯過前人的機遇而懊悔,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承擔著我們這一代的國運,第一,要在這個動盪的、紛繁複雜的、激變的時代,尋求變革,跟隨新技術的浪潮,敢於”背叛“前輩的固有經驗,尋求新時代的理念;第二,要保持警惕並有時刻歸零的心態,我們要有憂患意識,也要拿得起放得下,大不了重頭再來;第三,要更深刻,更堅定,更持續的改革開放,擁抱世界,融入全球,也要有我們本土的創新,找到更高的目標,尋求更高的定位。

以上,絕大多數是我對吳曉波老師演講的複述,聽的心潮澎湃的同時也讓我無比崇敬,這一段有溫度,有深度,有激情,有使命感,有希望,有憧憬的演講,小編就分享到這裡,希望其中小編最後淺薄的理解與認識沒有影響大家對這段演講的感受,歡迎大家去愛奇藝看一下這段演講,會更加精彩,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