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從何加鹽寫作吳曉波說起

何加鹽"是一個專門研究牛人的公眾號,很喜歡看其寫作牛人,文字雖然很長,卻也是能夠看完。

當然,作為一個同樣也愛好寫作的人,不僅僅說是喜歡就可以了事的,還要觀察其特點,也便於借鑑。

首先何加鹽寫作,從吳曉波幼時寫起,要分析他爸媽是幹什麼的,簡單分析當時的時代特徵,比如說吳曉波的父親沒有讀博士,就寄希望於吳曉波,所以比較嚴,關係就會僵,於是圍繞這一矛盾,寫到了吳曉波去往復旦讀書,寫了其一系列經歷,最終吳曉波陷入了商人與文人的雙重矛盾之中,因為何加鹽在文章開頭有介紹吳曉波的經歷,因此最後對吳曉波的選擇的雙重的分析便顯得合情合理,在何加鹽公眾號中有對其文章觀點的質疑,可以作為參考。

在蒐集這個資料的過程當中,何加鹽很懂得去看關於吳曉波的關鍵訪談,看其寫的書的序言,看其父親的關鍵,在公眾號文章中,有的細節也被作者抓到,寫到文章中,比如說何加鹽對吳曉波的書《把生命浪費在最美好的事物之上》中的對李普曼被敲門的細節,就引用得非常奇妙,這一細節非常傳神,把吳曉波的矛盾,把吳曉波的焦慮,寫的很到位。當然在寫作這個過程當中,要把所有的材料選擇一遍,然後再進一步地過濾,選擇關鍵信息。

第三點是有故事,詳略得當,比如說寫到吳曉波和父親的矛盾,與邵冰冰的愛情 也在寫,但是並沒有被這些不是特別重要的人物角色帶偏,在寫與羅振宇的細節中,也是一筆帶過,所以我能堅持看完。

最後說一下吳曉波的優點:有執行力,在準備寫激盪三十年的時候,並沒有被苦難嚇到,果斷行動。有覺悟力,在明顯觀察到傳統媒體快不行時,能夠果斷轉型,做公眾號,攜往日IP光環,後來居上。當然要完成最開始的資本積累,因為吳曉波在寫作那些商界人物的過程當中,有一定的風險,比如說與吳敬璉的助理柳紅的矛盾,如果沒有最開始的資本積累,吳曉波是斷然沒有那個底氣的。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多多總結,多多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