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說法,冬至進補怎麼吃才最好

冬至又叫冬節,冬節過後,接下來的數九寒天,便是最冷的時節,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過後陽氣開始回升,所以說冬至過後將是最佳的冬至進補期,那麼冬至怎麼吃才最補呢?

冬至進補之“五個三”,三個肉、三杯茶、三碗粥、三種蔬菜、三個水果

首先了解下冬至哪些人尤其需要進補:

第一種是陽氣虛弱多數為脾胃腎虛弱的人群,平時主要表現為,手腳冰涼、畏寒怕冷、夜尿頻繁、大便稀溏、舌體肥大、並且有齒痕;

第二種是年老體弱,體制較差的人群,冬至陽氣開始回升,可以正好乘著冬至調理身體,這個時候進補效果最好,很容易恢復:

第三種是一到冬季就容易生病的人群,像凍瘡、關節炎、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或者消化系統疾病等,冬至過後也最容易調理。

農村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說法,冬至進補怎麼吃才最好

以下這些進補法,讓你整個冬天不生病,健康保平安

一、冬至進補之“三個肉”

①羊肉——溫胃禦寒,羊肉性溫熱可溫胃禦寒,尤其適合在立冬之後食用,有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之功效。

②鴿肉——壯體補腎,俗語說“一鴿勝九雞”有壯體補腎、健腦補神、降低血壓、調整血糖、養顏美容等功效。

③魚肉——益智健腦,冬季不益吃太燥的肉,魚肉是冬季最佳食用肉類。

農村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說法,冬至進補怎麼吃才最好

二、冬至進補之“三個茶”

①黑茶——有降脂降壓作用,能改善腸道微生物環境,具有順腸胃的功能。同時還有提高免疫功能,抗血凝的作用。

②紅茶——預防流感,立冬之後,流感多發,預防流感不妨喝點紅茶,可以有效預防流感。

③烏龍茶——防止乾燥,立冬以後,嘴唇乾燥脫皮是最為明顯的身體反應之一,烏龍茶不寒不熱,有潤膚、潤喉、生津、清除體內積熱作用。

農村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說法,冬至進補怎麼吃才最好

三、冬至進補之“三碗粥”

①紅棗芝麻粥——擅補腎氣

立冬後天氣更冷,有些腎氣不足的人會感覺手腳冰冷。推薦喝紅棗黑芝麻粥,能迅速溫暖身體,也助於體內微循環,尤其適合手腳冰涼或便秘者。

②臘八粥——養生助消化

冬季養生粥之中最出名的就是臘八粥了,在冬季的時候,喝臘八粥不但能幫助孕婦補鐵,老年人吃了助消化,還能讓女性補血。

③小米麥仁粥——擅補腎氣

冬天很多人都有胃寒不適的問題,這時候喝點小米麥仁粥很有好處。小米有很好的安神養胃作用。

農村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說法,冬至進補怎麼吃才最好

四、冬至進補之“三種水果”

①梨——止咳化痰

中醫認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去燥等功能。

②蘋果——生津解渴

俗話說,“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蘋果,具有補脾氣、養胃陰、生津解渴、潤肺悅心的功效。

③獼猴桃——維C豐富

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促進心臟健康、幫助消化。還具有生津潤燥,解熱除煩的功效。

農村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說法,冬至進補怎麼吃才最好

五、冬至進補之“三種蔬菜”

①芹菜——降壓祛痰

中醫認為,芹菜性涼,平肝健胃,味甘辛無毒,多食,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慾,並有祛痰、降血壓作用。

②萵筍——有助消化

萵筍中含的大量的鉀,其中的維生素還有利於促進排尿,維持水平衡,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

③菜花——補維生素

每200克新鮮菜花,可為成年人提供一天飲食所需的維生素A 75%以上。

農村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說法,冬至進補怎麼吃才最好

以上就是冬至小編分享的最佳進補法,喜歡的可以收藏下,養生貴在堅持,合理的飲食加上適當的體育鍛煉,自然病魔去無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