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产阶级是最大块肉!如何“吃掉”一个中产?

15年之后什么样?

大组织目标定了,到5302年要完成几个现代化目标:

人口主体三分之二是中产阶级,人均收入达2万美元以上,城镇化率80%,农业现代化,货币国际化。

站在刨食群众的角度,中产阶级可是快大肉啊!

上到大组织、中到抢人抢地盘的各城市,下到创业的、搞项目的、投资的无不谈中产,5302要把肉做这么大,大家都很开心,都很期盼。

但三眼说过,大家都谈的东西,往往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个啥。到底啥是中产阶级?

未来中产阶级是最大块肉!如何“吃掉”一个中产?

【中产到底是啥】

一般人的脑中浮现的画面,定是美帝大流氓家的中产,开着小汽车住着小洋楼刷着信用卡没事度个假。剩下就是周一到周五工作和家长里短填充,周末资本主义花花世界填充。

为啥脑子会浮现这个画面,三眼讲《改开40年》里说过,因为我们就是老美的翻版!

从产业到金融,从科技山寨到生活层(衣食住行娱乐)山寨,除了zheng治,剩下基本照模子复刻!

什么叫特色?就是内核上要延续法家,但具体发展层要无死角山寨西学!

分析具体层要从内核出发,也就是每个大组织的底层逻辑,也就是所谓体制出发,比如我们复刻世界老大加杠杆做信贷搞大地产,明面看着一样,区别在于一个老美玩税,我们玩产权分离。

这是啥决定的?是法家经济思想内核决定的!参见《经济第一讲》!

看中产阶级也是如此!


未来中产阶级是最大块肉!如何“吃掉”一个中产?

【幻象】

为了把中产群做大,会有一个标准作参考,标准的核心就是收入。

小白兔们到了5302喜洋洋的看着工资流水,人均收入2万刀以上,骄傲的扬起中产的脸庞!

事实呢?这只是个幻象!

所谓收入这东西只是个数字,数字并不是真实的,比较才会真实;

纵向的比较在时间轴上,拉长看一看;

横向的比较在空间轴上,和外面对比看一看。

以2020为坐标,往前数15年,那时候的青壮年们,看今天的收入水平,已经达到三分之二的中产群了啊。现在白领一年的房租,就抵得上15年前青壮年一年的收入,甚至还要多很多。

以货币为坐标,空间上与外面对比看一看,此2万刀并不是真的2万刀!

在《经济第一讲》里讲过,经济是水,钱就是水流,大组织内用法家,外用西学,汇率是个分界线,玩的是

内外两桶水,外面地界控汇率,上下浮动汇率制(基本等于不浮动),在里面可以随意掺水。

水要看浓度的,外面2万刀可能够交首付买个房,买个小汽车,或者来一套欧洲自由行,里面的2万刀可能只够一年房租的。


未来中产阶级是最大块肉!如何“吃掉”一个中产?

【铁打营盘流水的兵】

那为何还要打造5302庞大的2万刀群体呢?

这是因为,只有高物价、高收入才是达到发达社会的目标,高物价高收入也是强国掠夺弱国的核心手法。

所以5302现代化最后一条,是实现货币国际化,与外面各个大组织的水流接上了,才能调控浓度欺负人嘛。

这个暂且不谈,单写一篇,本篇主讲如何“吃掉”一个中产。

那在“内法家外西学”的大规则下,到底什么是中产?

中产就是一个动态,并不是真的有“产”,也可以说叫“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经济是什么,是流通,水流下去,价值流上来,体量大+流的快就是经济好!

中产就是流动的载体,铁打的营盘就是规则——分配给你点什么,然后再吸回来,大头大组织拿,小头留给你们互相吸(一般人的创业思维都是在这个层面)。

再比如农民群体,分配给你点什么,也就是联产承包和减免税,但农产品价格是大组织控制得死死的,也就是最后能得到多少,是可调的,会在一个均线上浮动,如果遇到好时景个体留下的东西多了,会再另加管道吸回来,比如大约在10年前吧比较火的3d彩票——“3d3d卖房卖地”!

这条均线的调控,会使得农村经济活力起不来,可消费的少了,自然水流不快。

中产和农民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就是水流过一遍,都没剩下啥,剩下的只有感觉和享受的过程。

往前数40年,混的比较好的工薪层,就是吃大锅饭的工人和企事业单位,也就是拿着城镇户口的人,城镇户口=安稳就业与生活保障。

广义上讲,这就是那时代的中产,也是铁打营盘流水的兵,水流过一遍剩下啥了?

房子是分的,不是你的,家里家具是厂子同志们互相敲打出来的,结婚的“四大件”留到现在只能当废铁卖,攒了1000元到现在吃顿大餐就没了。

能“攒”下来的是什么,是回忆,是当时的享受,当时的优越性。

所以,中产就是脑子里的幻象,是现实中流水的载体。

未来中产阶级是最大块肉!如何“吃掉”一个中产?

【分食】

所以搞大一块肉,大家分食,水就流起来了!流得越快+体量越大=迈向发达!

进入本篇主旨,如果站在生意人角度,怎么分食一杯羹呢?

听着很冷血,但这就是现实生活。做生意、创业、阶层逆袭,就是这样的现实。

生意是干嘛的?创业第一步思考的是啥?

1、吃谁?

也就是吸谁的钱,赚谁的钱,鼓起自己腰包!(商人就是这么奸诈!)

前面分析一堆,说的就是这个。

2、如何吃得多?

那要搞清楚几个问题:

都谁在吃?

吃了分别是多少?

一个中产收入和支出的模式是什么样的?

兜里的现金流动是怎么个结构?

留给你吃的是多少?

这个思考在西方营销学里,叫做消费能力分析!

看,列强的词汇就这么温和!

前面说了,分配给中产什么,再吸回来,大组织拿大头,剩下互相吸。

未来很可能是这么组合的,三眼瞎猜哈!

1)税上拔毛会越来越大,除了喜闻乐见的个税和各种金之外,得给地方政府卖地模式给断了,毕竟累积风险,卖地模式走得差不多了,还能持续一阵子但走不远!但是不卖地哪有稳定收入啊?怎么给企事业单位发工资,怎么搞建设呢?

换套稳定的,房产税+房租。把有房的和没房的都插上管子。

但这有个前提要实现,就是房屋垄断+房租垄断。只有垄断才能稳定。仔细回想40年以前。

插一句:傻空们就是没脑子的一群人,税这个东西,向来都是向下转嫁的,房产税最后一定转嫁到租房群体身上。

典型被卖掉还乐呵呵替别人数钱。

怎么垄断呢?

一是在商品房层,剔除掉小鱼小虾,也就是过去掺和在一起跟着喝汤的民营开发商,这是现在正在发生的,死掉的中小开发商会越来越多,最后一级市场(土地市场)和二级市场(商品房市场)都掌握在国家队手里。

二是给存量房打板子!因为二手房除了某些财团和企业囤积的外,都在百姓手里,所以要打板子,现在正在打!在交易流通、二套房、投资客炒房客身上打板子!

可控也等同于垄断,因为其实不能自由流动的。

建设大量公租房,在卖地时候就要求开发商配套建设一定比例的经适、廉租、公租房,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经适房可以不赚钱,但出租的东西短期看来只见投入不见产出的,开发商可没耐心收租子,所以建设成本会加到商品房上。

剔除掉小鱼小虾,把开发环节的肉都留给国家队,那么国家队也有义务投身到公租房建设中来。

在未来,真正可投资可持有的商品房,会逐渐集中到精英层手里。对于广大中产和低产,房子可以买不起,但不能租不起,农产品价格要一直牢牢控住,这两样就是未来的吃饭问题,这涉及到稳定团结。

这真是一箭三雕,不!是一箭好几雕的大智慧啊:

地产风险变得完全可控,地方zf解决了长期现金流,肥肉也都归了国家队,更有责任义务帮地方zf的长期现金流该出租房,房产税也收了,海量傻空左手交更多租子,右手拍手叫好,画面其乐融融!

在税上,只说说房产税就行了,其他交易税、车船税就不说了,根据个体家庭情况而定了。

2)教育医疗产业化会更深入。

这个没法具体说清路径,因为这是非标品。

看得见的东西是标准化商品,看不见的是非标品,也就是价格机制没法衡量,看个感冒收50跟500都行,上个学花1万和10万都行。

3)物价

这才是核心,普通人能吃到肉的地方!

收入涨,物价必涨,这是有个比例的,但估计还没人敢研究出个模型发出来。暂且不提!

物价这里简单一句话:服务业非标品是吃肉大方向!

“吃掉”中产,说白了就是你拿个东西跟他能换多少钱,成本越低换的钱越多,面越广,自然就越吃得多啊!这就是喜闻乐见的“消费升级”一词。消费升级逻辑参见《改开40年》里消费升级段落。

标准化产品在经济发展中,一定是相对价格越来越低的,20年前买个大彩电要几千元,一个家庭几个月甚至一年的积攒,现在买一台用不上半个月工资。

消费的升级除了科技升级(一堆沙子+铁皮承载价值更大价格更高)外,只能是服务业非标品了。这也是现在就开始提前吹风“大力发展服务业”的道理所在。

3、怎么吃?

也就是一个中产,怎么能逼不得已的、或者快快乐乐的被吃掉呢?

这在西方营销学里叫消费态度分析,又是列强的一个温和词汇!

逼不得已这块,主要是教育、医疗与理财投资,这是未来中产层最核心的“态度”所在,健康问题、教育成长问题和钱生钱的贪欲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养老问题!

话说这三个管道都是体制内玩的,作为刨食的生意人,所要做的就是尽量把自己的服务类商品,往这三条管道上靠拢,在分配环节占得越往上,就分配的越多,一旦占上位,持续稳定分配个几十年不成问题!具体操作各自发挥!

快快乐乐这块就比较复杂了,需要你画出一幅中产的“大脑认知图”,因为服务业非标品的价格制定不是看你的东西具体值得多(成本和实际价值),而是在中产心理值多少。这就需要把中产的感觉画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