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疫情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的影响

庙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流行了几千年;今年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造成了几乎全国范围的庙会偃旗息鼓,但是,疫情过后,庙会恢复情况会如何?未来走势又如何?引起人们的深思。

说起庙会,有说不完的话,是中国传统文化里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从孩童时代就对庙会有深刻的印象,长大后才知道,庙会影响如此深远,我们首先来看一些概念性的东西——

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中国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也是中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庙会流行于全国广大地区。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辞海》这样解释:“庙会亦称‘庙市’。中国的市集形式之一。唐代已经存在。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故称‘庙会’。


论疫情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的影响


很多庙会已经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6月7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入选是经过国务院批准列入的)里面包含了一批庙会的名单,它们是妙峰山庙会、东岳庙庙会、晋祠庙会、上海龙华庙会、赶茶场、泰山东岳庙会、武当山庙会、火宫殿庙会、佛山祖庙庙会、药王山庙会,这些庙会分别来自北京市门头沟区、朝阳区,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上海市徐汇区,浙江省磐安县,山东省泰安市,湖北省十堰市,湖南省长沙市,广东省佛山市,陕西省铜川市。

关于庙会的起源,每个地方的习俗,有哪些好玩的地方,篇幅有限,我就不往大方面说了,先说几个我去过或者听说过的庙会——

1.我们村的庙会。

我是洛阳嵩县一个小乡村里的,我们村的庙会相对有些小名气,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会过来。每年3月初,春暖花开之时,庙会就开始准备了。

村东头有个庙,庙里有5到6尊佛像,我记得有求子观音,还有玉皇大帝。庙门前有个土广场,夏天是晒麦场。

庙会的时候,是要搭戏台子的。每一年的戏曲会从洛阳市里或者县里找来豫剧团演唱,经费是全村人捐的,捐的多的,会用毛笔字写出来,贴着庙墙上。没有经费的时候,也家家户户收过粮食,粮食再折算成钱给唱戏的人,实在没有经费的时候,自己村里也有戏曲爱好者参与过演出。

唱戏是最重要的,因为有戏曲,才会有大人去看戏,大人去了,自然带着小孩子去了。小孩子对戏不是很感兴趣,分不清好人和坏人,喜欢往后台去看演员化妆,或者钻到戏台子下面玩耍。


论疫情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的影响


还有哪些馋人的小吃,现在想起的有棉花糖,那时候还是十分古老的机器,需要脚蹬着提供运转动力,一勺子糖倒进铁转盘里,一会儿就有棉花丝出来;只见卖棉花糖的人拿棍子往铁盘里一放,很快卷出一个大大的棉花球;还有卖雪糕的人,推着自行车,后面一个小木箱子,箱子表面盖着一个小棉毯子,防止雪糕化了;一毛钱的雪糕十分难忘:包装是纸的,不是塑料纸,感觉全是牛奶;还有糖葫芦;还有水煎包;近几年丰富了:还有甘蔗,菠萝和哈密瓜;还有一些小游戏也让人难忘,比如弹玻璃球,到指定位置,就有奖励,据说摊主有小手脚,谁玩谁输;还有那种让人念数字的:100个混乱的数字,一口气念完,如果一个字不差——就算赢,但是,总是会有人读错;


论疫情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的影响


庙门是开的,里面也可以跑着玩,我们不拜佛,却喜欢去近距离看佛像,我们不懂大人的虔诚,只看见他们磕头,往功德箱里塞钱。

可惜的是,庙会一年只有一次,过去了,就要再等一年。

2.地坛庙会

论疫情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的影响

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打工,去过几次地坛庙会,印象十分深刻。那时候每年初一到初七,地坛庙会连续办7天;我只记得最出名的是一个叫谷胜利的人,他每年都要花最多的钱,拿下地坛最贵的一个摊位,卖羊肉串。那时候,有一年,报上登的,他20多万拿下一个摊位,才7天;当然,后来,我才知道,人家羊肉串可以卖100多万;生意有多好你自己想。


论疫情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的影响


我对地坛庙会就一个印象:人挤人。你几乎可以在路上站着睡觉,根本不会倒下;全程都是在挤;什么也看不清,每一个台子面前都围满了人;我也曾挤到谷胜利的摊位前,他的摊位并不大,门口站了两个大学生兼职,一人拿了两串羊肉串,很大的一串,要价十块钱一串。我也曾买过一串。觉得好贵,因为烧烤摊上的羊肉串才1块钱啊,这不过是大了一些而已,不过,庙会上的东西都贵,大家也就无话可说了。


论疫情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的影响


3.雍和宫庙会

雍和宫庙会我没有去过,但是,年年都听说,有人去抢头香,连地铁里的人都在议论,昨天的雍和宫有多少人在排队。每一年过年那几天,总是有人为了争头香,彻夜排队,几万人挤着去一个小庙,你说疯狂不疯狂,据说,还有人出高价买头香。(第一个去烧香);


论疫情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的影响


4.关林庙会

回洛阳后,我去过两次关林庙会,挺好的,人也很多,这里埋着关羽的首级,在里面走一走,感受一把关公的精神。每次到关羽巨大的坟冢前,我都会停留一会,看以前的人留下的碑文。庙外熙熙攘攘,大家不过是图个热闹,真正是为祭奠关羽而来的人,有多少呢?


论疫情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的影响


由于关林庙和关林批发市场无缝对接,所以,这里的庙会往往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很多商家趁机也做一把生意,堵车是常有的事情,关林,本身也是豫西一个比较大的批发市场,借着关公的名声,常年人来人往,恰逢庙会,往往水泄不通。


论疫情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的影响


综上,我对庙会的理解为:借着寺庙,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了,小商小贩乐开怀,人民群众有了娱乐场所,何乐而不为呢。也许会有一些小小的封建行为在里面,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只要不过分,不违反原则,何必太较真呢,信仰自由,只要他们相信,过得开心就好。人,有时候,不过是图一个心理安慰而已。

今年受疫情影响,所有人都老老实实呆在家,我所在的洛阳,本来是有很多游园会的,比如,年年都有灯展的王城公园,关林庙会自然不必说,都准备大干一场呢。可惜,突然间,都停止了。

我年前路过隋唐遗址公园的时候,门口的彩色充气大拱门还在,只有一个人在门口晒太阳。冷冷清清的,里面肯定没有人,因为大门已经封锁了。

疫情对今年的庙会的打击是毫无疑问的,什么节目,什么彩排,什么花灯,什么摊贩,统统回家吃饭了,我关心的是,会对以后的庙会产生影响吗?

庙会会从此偃旗息鼓吗?

我个人看法如下——

1.庙会绝对不会偃旗息鼓。

庙会文化已经延续千年了。在人们脑海中已经是根深蒂固的存在,虽然今年疫情让人重新思考了很多东西,庙会并不是非去不可的地方。但是,当疫情过去以后,那些庙还在,我敢保证,那些老头老太太还会心痒痒,还会有人组织,只要有人组织,就一定会有吃瓜群众。虽然,不一定要在庙会上买到些什么,得到些什么, 但是,那一份心情是难以磨灭的。

2.庙会已经不单单是文化上的意义,经济活动才是它新的使命。有了“会”,自然会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经济活动。庙会的日子是小摊小贩一年中的重要节日之一,一年就那么1两次,庙会值得拥有。只有组织了活动,庙宇的香火才能旺起来,才算有了生机。人们觉得自己只是闲逛,其实,带来了可观的流动的经济效益——人潮涌动,庙里得到香火钱,组织者收摊位费,小摊小贩赚点商品收入——去参观的人得到了休闲,各自有所得,何乐而不为呢?只要有经济动力支撑,我坚信,庙会仍然会继续办下去。

3.只是,经过了这次疫情,相信一部分人会有所忌惮,但凡没有完全控制住,一些小心谨慎的人就不会去;那么就会对庙会的人流量有影响。但这不是重要的因素,但凡不是强制封锁,总有人是耐不住寂寞的。近期一些公园和商场解封,很快车水马龙,人头攒动,说明,人的内心还是闲不住的。人是需要交流的,人也需要到处走动。很多人,更需要生存,不参与到人的商业活动中怎么行?

4.唯一要注意的是:不可过分愚昧。就拿烧香来举例,很多人一味追求烧香祈福,花很多钱进去,这个不是必要的,心诚不是靠钱来堆砌的,不要被忽悠了。不排除一些不正规的庙宇是为了赚钱,忽悠香客。多年前,我听一位董事长的司机讲述的,他在一个庙里,被一个人劝着捐款,他说没有带现金,那个人说,没事,我们有刷卡机,司机当时就震惊了,怎么还有刷卡机呢?

5.最后是对爱好庙会的人说的,逛逛可以有,注意安全,防偷防盗,带好小孩子,在人多的地方防止踩踏。不要过分迷信,开心就好。人生一世,糊里糊涂,难得静下心来逛一逛。

最后,祝愿庙会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能继续兴盛起来。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