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大會》出題“白雲深處”引爭議!家長:老師一直讓背錯的?

《中國詩詞大會》最新一季的第九期,輪到之前表現非常出色的彭敏上場時,出到了一個非常有爭議性的題目。

“白雲深處有人家”還是“白雲生處有人家”?


《詩詞大會》出題“白雲深處”引爭議!家長:老師一直讓背錯的?


這是杜牧的一首名詩,裡面關於用字的爭議也是存在了非常之久。因為這首詩的文學水平高,所以也被收錄到了非常多的歷朝歷代的文學選本中,鼎鼎大名的《唐詩品彙》和《御定全唐詩》中用的是“深處”,而宋人的一個選本《萬首唐人絕句》卻寫作了“生處”。

這樣的爭議甚至一直延續到了現代,標準的課本也是改來改去,以至於學者、老師和家長莫衷一是,始終得不到一個統一的答案。

不過就目前的形勢來看,還是“白雲生處有人家”這句詩的認可度高一點。雖然94年版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採用了“白雲深處有人家”的說法,但是部編版最新的教材已經選用了“生處”這個用詞。


《詩詞大會》出題“白雲深處”引爭議!家長:老師一直讓背錯的?


在這期節目裡,題目出現在創新的題目形式中,答題者要去掉錯誤的選項,最後的答案《詩詞大會》所採用的也是“白雲生處有人家”。新版教材已經認可了“生處”,《詩詞大會》也選擇了這個用法,這兩個“大佬”的認可基本可以暫時平息這場持續了千年之久的爭論了,未來如何,應該還要等到更有價值的史料古籍現世。

這個爭議其實在現實中已經引起了許多有趣的矛盾了。有家長在《詩詞大會》的評論裡說孩子上學,班主任老師一直讓背“白雲深處有人家”,孩子看最新的課本覺得不對,向老師提老師也不聽,看完《詩詞大會》才知道自己一直背的是錯的。


《詩詞大會》出題“白雲深處”引爭議!家長:老師一直讓背錯的?


其實單單從詩句本身來分析,我個人也是比較傾向於“生處”的。杜牧的風格算是晚唐的一個一類,俊爽瀟灑,不沾晚唐的頹喪,所以寫出來的詩也都或生動活潑,或豪邁飄逸。我們可以感受一下這兩個字的不同,基本就能明白哪個字更像是杜牧的風格。

如果用深,那意思就是在晚霞厚重的地方有著一戶人家,整體的感覺是比較暗重,放在畫中,基調就顯得陰沉,色彩也過於的厚重,不符合古代山水畫整體的特色。

而如果用生,那就是白雲升起的地方有著一戶人家,這樣整個畫面的意境一下子就出來了,變得悠遠而縹緲,我們甚至可以想象出這句詩放到畫中是一個怎樣的景象,淡淡的白煙,綿長的留白,素淡的幾筆勾勒,山水畫的筆法就全出來了。

古時候的詩和畫是相通的,都講求一個意境,從兩個字帶來的不同意境判斷,也應該是生字比較好一點,當然這只是個人觀點,歡迎不同看法一起探討。

講完了爭議,還是來看看這首詩吧。


《詩詞大會》出題“白雲深處”引爭議!家長:老師一直讓背錯的?


山行

唐代: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題目叫山行,應該出自杜牧某一次遊山之旅,看到秋山中的美麗景象,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千古名篇。

杜牧先從大處著筆,從時間上和空間上勾勒出整體的畫面和意境,曠遠綿邈,格局高遠。秋高氣爽的天氣,遠道而來登臨寒山,山上的石路橫斜交錯,通向不可知的朦朧的遠方。在遠方白雲初生的地方,有著一戶人家,從這裡看它是那樣的遠不可及,彷彿不屬於塵世間,而是坐落在仙霧繚繞的空中。


《詩詞大會》出題“白雲深處”引爭議!家長:老師一直讓背錯的?


寫完大景,再來看小節,第二句詩圍繞著一個意象展開,就是山中的楓樹林,杜牧走到一處,停下車馬,細細欣賞著晚霞籠罩下的楓樹林,秋天裡火紅的楓葉,似乎比那初春盛開的花兒都要鮮豔。

這首詩也是以黃昏為背景,但整體的基調並不像李商隱那麼悽美、消極,反而帶了一種輕靈和浪漫。最後一句寫楓葉,似乎也是在勉勵這個時代的人,不要擔心最美好的時代已經過去,春天和曙光自然引人注目,秋天和黃昏也各有各的魅力所在。

希望我們都能像那片楓樹林一樣,不論什麼時代,都要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