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說《紅樓夢》賈寶玉的世界觀,和留下的精神文化

要說賈寶玉的世界觀,就要說書中有哪些事情和故事反映了賈寶玉的世界觀!

說一說《紅樓夢》賈寶玉的世界觀,和留下的精神文化

一、賈寶玉認為他所在的社會沒有自由,且封建禮儀階級太重。

賈寶玉重情不重禮,追求平等和自由,尊重個性,反對封建社會的一些禮教。故他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個性,主張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動。在他心裡,人只有真假、善惡、美醜的劃分。他憎惡和蔑視世俗男性,親近和尊重處於被壓迫地位的女性。他說過“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兒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與此相連,他憎惡自己出身的家庭,愛慕和親近那些與他品性相近、氣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賤的人物。結交了秦鍾、柳湘蓮、北靜王等有情男子。

這實質上就是對於自己出身的貴族階級的否定。他只企求過隨心所欲、聽其自然,亦即在大觀園女兒國中鬥草簪花、低吟悄唱、自由自在的生活。文中賈寶玉說:“我此時若果有造化,趁著你們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夠你們哭我的眼淚,流成大河,把我的屍首漂起來,送到那鴉雀不到的幽僻去處,隨風化了,自此再不託生為人,這就是我死的得時了。”這是賈寶玉受時代的侷限,找不到現實生活的出路,他要擺脫貴族社會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貴族階級。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劇性的嚴重矛盾。他的理想無疑是對封建主義生活的否定,卻又十分朦朧,帶著濃厚的傷感主義和虛無主義。

賈寶玉對個性自由的追求集中表現在愛情婚姻方面。封建的婚姻要聽從父母之命,取決於家庭的利益。可是賈寶玉一心追求真摯的思想情誼,毫不顧忌家族的利益。他愛林黛玉,因為林黛玉的身世處境和內心品格突出集中地包蘊了生活環境裡所有女孩子一切使他感動、使他親愛的客觀與主觀的特徵。他和林黛玉的相愛,是以含有深刻社會內容的思想感情為基礎的。反之,這種愛情與封建主義的矛盾,又成為他步步克服自身的劣點和弱點,日益發展他進步的思想性格的主要的支持力量和推動力量。這個以叛逆思想為內核的愛情,遭到封建勢力的日益嚴酷的壓迫。這就是為啥他重情不重禮,追求平等和自由,尊重個性,反對封建社會的一些禮教的原因!

二、賈寶玉認為在他所在的社會只有女兒美,鬚眉男子(古時男子以鬍鬚眉毛稠秀為美)反而不美了。

說一說《紅樓夢》賈寶玉的世界觀,和留下的精神文化

賈寶玉說:“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鍾於女兒,鬚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在這種駭世驚俗的思想指導下,寶玉終日在內幃廝混,並鍾愛和憐憫女孩子,鍾愛她們的美麗、純潔、洋溢的生氣、過人的才智,憐憫她們的不幸遭遇,憐憫其將嫁與濁臭的男子,失去了她們的聖潔之美。賈寶玉道:“女子出嫁前為珍珠,嫁人後便失去光芒成了死珠,再老便與汙濁男子同流,成為死魚眼了。”他甚至為自己生有一個男子之身而感到無可挽救的遺憾,真是駭世驚俗!

三、賈寶玉認為社會應該熱愛女性、尊重女性、崇拜女性,對女性有博愛之心。

《紅樓夢》反覆寫了賈寶玉熱愛女性、尊重女性、崇拜女性,對女性有博愛之心這些特徵,有時還用神話(如神瑛侍者與絳珠仙草的故事,“太虛幻境”的描寫)和誇張的筆墨(如“抓周”試志,對劉姥姥信口開河信以為真)渲染強調這一特徵。他還沒有出場之前,別人就介紹了他七八歲時說的孩子話:“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骨肉。”後來書中又寫他這樣的想法:“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鍾於女兒,鬚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他對許多少女都多情。不但對於活人,連畫上的美人也伯她寂寞,特意去“望慰”一番。他既然對許多少女都多情,就不能不發生苦惱。有一次,當林黛玉和史湘雲都對他不滿的時候,他就不能不“越想越無趣”——“目下不過兩個人,尚未應酬妥協,將來又欲何為?”又一次,當晴文要和襲人吵鬧的時候,他就傷心地說:“叫我怎麼樣才好呢?把這個心使碎了,也沒有人知道。”雖然通過“齡官畫薔”一事,“自此深悟人生情緣各有分定”,不可能死時得到所有女孩子的眼淚,但他喜歡在女孩子身上用心的痴性並沒有改變。這就是魯迅所概括的:“愛博而心勞”。也如警幻仙子所說的“意淫”。這樣概括和形容賈寶玉的性格特性,不單因為賈寶玉生長在少女群中,多所眷愛,而且他的愛並非只是男女之愛,而是更廣泛意義上的對周圍不幸者的愛。所謂“愛博”或雲“博大的愛”似應包含兩層意思:其一,這種愛是廣義的,包括親近、愛戀、體貼、尊重、同情等;因此其二:這愛所及的對像也就是比較廣泛的。不限於黛、釵、湘,也包括晴、襲、紫鵑、鴛鴦、平兒、香菱和其他一些小丫頭,等等。惟其“博愛”,所以“心勞”。設想賈寶玉心目中僅有一黛玉,他哪裡至於如此勞碌!為人擔憂,代人受過,替丫頭充役,這類事在書中賈寶玉的“行狀”中簡直多不勝舉。

說一說《紅樓夢》賈寶玉的世界觀,和留下的精神文化

四、賈寶玉思想叛逆,對封建主義社會秩序不滿。

賈寶玉否定封建主義社會秩序,但思想上並沒有達到否定君權和族權亦即封建主義統治權的高度。一方面他步步發展自己的叛逆思想,完全傾向著被壓迫者並且支持他們;他堅持著與林黛玉的愛情,迫切要求婚姻自主;其實這一切,都是憑藉封建勢力給予他的特權而產生的,他還不可能否定封建主義的統治。他所深惡痛絕的,正是他所仰賴的;他所反對的,正是他所依靠的。他無法與封建主義統治徹底決裂,又不可能放棄自己的民主主義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最後只能到虛無縹緲的超現實世界中去。賈寶玉背叛了“男人應該事業有成”的性別角色意識儒家文化觀念下的理想男人應該是: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賈寶玉是被其所屬家庭寄予厚望的一個人物,賈政等人對寶玉的期望,自然是“深精舉業”,平步青雲,光宗耀祖。然而,賈寶玉一生鄙棄功名利祿,最恨所謂“仕途經濟”。在賈寶玉那裡,與功名相對的,是“風月詩酒”,他沉浸其中而自得其樂。這種“不思進取”,是與傳統社會性別角色對男人的要求背道而馳的,更是不被當時社會所認可的。

五、厭惡四書八股文,毀僧謗道,認為醫生都是庸醫,說文死諫,武死戰”是胡鬧!

賈寶玉厭惡四書和八股文,是批判程朱理學,因為從宋有程朱理學以來才把四書為考試內容,以八股文取士。不知道讓多少讀書人成了死讀書的書呆子!把那些追逐科舉考試、仕途經濟的封建文人叫做“祿蠹”。是因為宋明讀書人都以“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為崇高的理想。也是對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批判。

毀僧謗道,說醫生都是庸醫,是對僧道和中醫的現狀不滿!

文死諫,武死戰”是胡鬧.不無道理!且看原文:

寶玉談至濃快時,見他不說了,便笑道:“人誰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個鬚眉濁物,只知道文死諫,武死戰,這二死是大丈夫死名死節。竟何如不死的好!必定有昏君他方諫,他只顧邀名,猛拚一死,將來棄君於何地!必定有刀兵他方戰,猛拚一死,他只顧圖汗馬之名,將來棄國於何地!所以這皆非正死。”【庚辰本眉批:玉兄此論大覺痛快人心。綺園。】襲人道:“忠臣良將,出於不得已他才死。”寶玉道:“那武將不過仗血氣之勇,疏謀少略,他自己無能,送了性命,這難道也是不得已!那文官更不可比武官了,他念兩句書汙在心裡,若朝廷少有疵瑕,他就胡談亂勸,只顧他邀忠烈之名,濁氣一湧,即時拚死,這難道也是不得已!還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於天,他不聖不仁,那天也斷不把這萬幾重任與他了。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並不知大義。“對歷史有點了解的都知道這樣事例是有很多的,特別宋明!

從上一些賈寶玉對社會的認知和思想了解了賈寶玉的世界觀,知道了他因為世界觀的影響的所作所為!那這留給我們什麼精神文化呢?我們來做個總結。

說一說《紅樓夢》賈寶玉的世界觀,和留下的精神文化

他重情不重禮,追求平等和自由,尊重個性,這是OK的。禮是封建的階級禮儀,是不必要存在的。

對人美的看法是隻有女兒美,鬚眉男子反而不美了。這說明他的平等不是真正的平等!對美的看法也傾斜的。

熱愛女性、尊重女性、,就夠了,可不能博愛呀!博愛傷人傷己。崇拜女性,也無不可。

思想叛逆的這一小部分思想是要不得的。

厭惡四書八股文,毀僧謗道,醫生都是庸醫,文死諫,武死戰”是胡鬧!是對社會現象的看法和歷史的評價。而且非常的客觀,這是OK的!

所以留給我們好的思想就是:追求平等和自由,尊重個性,重情,不要階級觀念,男女要平等,熱愛女性、尊重女性,不要以主觀的方式去行事。對社會現象和歷史做客觀的評價,並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對這不公平和黑暗與無理做出反擊!這些好的思想每個人都學習,他最終就會成為精神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