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四宴”是哪些?

古代科举制度组织顺利通过科举考试的士子参加的由官方、朝廷主办的盛大庆祝宴会,以示恩典,分别是:

鹿鸣宴、琼林宴、鹰扬宴、会武宴由于科举制设文武两科,故四宴中,鹿鸣宴和琼林宴为文科宴,而鹰扬宴和会武宴为武科宴。

古代“科举四宴”是哪些?

鹿鸣宴:是为新科举子而设的宴会,它开始于唐代,之所以叫“鹿鸣”是源于宴会上要唱《诗经,小雅》中的“鹿鸣”之诗。同时,也是因为鹿和禄同音,人们考科举是为了功名利禄,但鉴于比较含蓄,所以就选取诗经中的这个意象来作名字。它设于乡试放榜的第二天,宴席由地方官吏主持,除了宴请新科举子外,还请考场工作人员等。这个宴从唐一直沿续到明、清两代。

琼林宴:是为新科进士举行的宴会,起于宋代。宋太祖规定,在殿试之后由皇帝宣布名次,并赐宴来表达庆贺。“琼林”其实是来源于其举办的地方琼林苑,宋朝状元文天祥还有一首《御赐琼林宴恭和诗》专门描写琼林宴的盛况。后琼林宴一度改为闻喜宴,元、明、清称恩荣宴。

古代“科举四宴”是哪些?

鹰扬宴:是武科宴。根据清制,武乡试放榜后,考官和考中武举的人要共同参加此宴,“鹰扬”意思是威武如鹰之飞扬,既是对新科武举人的勉励,又是考官们的自诩。清吴荣光《吾学录·贡举》载:“鹰扬燕(宴),仪与鹿鸣燕(宴)同”。

会武宴:是武科考殿试放榜后举行的宴会,在兵部为武科新进士举行宴会,以示庆贺。会武宴的规模比鹰扬宴要气派得多,排场浩大,群英聚会,盛况空前。

古代“科举四宴”是哪些?

然而清梁章钜《浪迹丛谈·武生武举》也说出这四宴在民间被人熟知的程度不一,“文称鹿鸣宴,武称鹰扬宴,人皆知之;文进士称恩荣宴,而武进士称会武宴,则罕有知者。”出现这种现象,大概是由于虽然进士的宴虽盛大,却在京城举办,普通民众无从见识,而鹿鸣宴和鹰扬宴都是在乡试结束后,普及性更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