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看待“补钙”?


中医没有补钙这一说,肾主骨。

中医如何看待“补钙”?


中医认为肾气充足,骨骼就好,人就有劲。

另外中医认为气血充足,身体才健康。

中医认为骨的钙流失,是因为骨骼失去气血的滋养造成的,所以老年人补气血比单纯补钙更有效。

中医如何看待“补钙”?


肾藏精,而精能生髓。髓有骨髓和脊髓之分,骨髓贮于骨中以养骨骼,骨的生长、生长、修复,都要靠肾精的滋养,所以说“肾主骨”。而“齿为骨之余”,意思就是说牙齿为骨的外余部分,齿与骨同出一源,也属于肾,由肾精所充养。因此,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故骨骼及牙齿均坚固有力。肾精虚少,骨髓化源不足,则可出现骨骼脆软无力,小儿囟门迟闭,牙齿生长迟缓,甚至发育不良等;成人牙齿易于松动或过早脱落。

脊髓上通于脑,脑为髓聚而成,所以又称为“脑为髓之海”。古人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思维能力,除与心有关外,也与肾相关联。因为脑髓依赖肾精才能不断生化,肾精不足,则脑髓不充,可见头晕耳鸣,健忘失聪。精与血,互相滋生,精充则血旺。而发的濡养有赖于血,故有“发为血之余”之说。发的营养虽然依赖于血,但其生机根于肾。因此发的生长与脱落,润泽与枯槁,均与肾的精气盛衰有关。青壮年肾的精气充沛,毛发致密光泽;老年人肾的精气渐衰,则毛发变白而脱落。成年人,头发枯萎,早白早脱者,则之肾精不足和血虚。即发为肾之外侯。

所以,补钙的最佳方式是补肾。你补对了吗?

关注我,一个能帮到你的中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