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酒后失言,惹怒朱元璋险遭杀害,却因做了和尚而化险为夷!

俗话说,祸从口出,一个人如果口不择言,是很有可能为自己招致祸患的,明洪武年间,开国功臣郭德成就因为酒后言语失控,触怒了太祖皇帝朱元璋,而险遭杀身之祸,好在这个人够机灵,对事情及时做了补救,终得化险为夷,免遭杀身之祸!

淡泊名利,唯独嗜酒如命

郭德成,元末明初安徽凤阳人,他在历史的名气不大,但有两个兄弟却很有名,那就是位列淮西二十四将之中的郭兴和郭英。在元末那个动乱的年代,他们兄弟三人一直跟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功勋。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功臣,郭兴和郭英分别被封为了巩昌侯和定远侯,郭德成则被封为了骁骑舍人,同时妹妹郭氏也成为了朱元璋的妃子(即郭宁妃),郭家也由此成为了皇亲国戚兼开国功勋,显赫一时。

此人酒后失言,惹怒朱元璋险遭杀害,却因做了和尚而化险为夷!

从郭家兄弟三人的官职来看,郭德成似乎与两位兄弟差得太远!当然了,这倒不是因为他立的功少,事实上,他所立的功即便没有两位兄弟的多,但也相差不太远,而他之所以才得了那么一个官职,完全是是因为他的性格所决定的。

据史料记载,郭德成这个人性格豁达,淡泊名利,不太愿意做官。因此,在朱元璋大封功臣时,他才仅仅做了个骁骑舍人,为此,朱元璋还特意召见过他,准备给他封大官,但都被他拒绝了,时间长了,朱元璋也就不再强求,而是赐给他大量好酒和钱财,并且还经常邀请他去皇家后花园喝酒。

要说郭德成这人,什么都好,唯一一点就是嗜酒如命,几乎就是逢喝必醉,而正是因为这点,还差点令他惹来杀身之祸,好在他对事情补救及时,终究还是化险为夷。

此人酒后失言,惹怒朱元璋险遭杀害,却因做了和尚而化险为夷!

酒后失言,不慎冒犯皇威

一天,朱元璋又邀请他到后花园喝酒,他应邀欣然赴约,到达目的地后,看到桌上美酒佳酿早已打开,酒香四溢,他顿时酒性大发,随即陪朱元璋喝了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君臣二人喝着喝着,也不知道到底喝了多少,郭德成脸上渐渐泛起了红光,他喝醉了!而此时天色已晚,郭德成于是起身,踉踉跄跄来到朱元璋跟前,向他道别并感谢赐酒之恩。

朱元璋面对跟前醉眼朦胧的郭德成,衣冠不整,披头四散发的,感觉颇为有趣,于是便打趣道:“你头发披散,语无伦次,真是个醉鬼疯汉!”

此人酒后失言,惹怒朱元璋险遭杀害,却因做了和尚而化险为夷!

一般来说,醉酒的人,所说的话往往都是不过脑子的,因此,往往很容易得罪人!此时的郭德成也一样,面对朱元璋的打趣,他摸了摸自己的头发,不假思索,脱口便回答道:“皇上,我最恨这乱糟糟的头发,要是剃成光头,那才痛快呢。”

朱元璋一听,他原本挂满笑容的脸顿时沉了下来,因为郭德成的话戳到了他的痛处。原来,朱元璋在年轻时候为了生存,曾经到皇觉寺当了几年和尚,后来在儿时玩伴汤和邀请下,才参加了反抗元朝的义军,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这段和尚生涯就成为了他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他最忌讳的就是别人在他面前提起“光头”“和尚”“僧”“出家”等字眼,因为他会觉得这是在嘲讽他,是很有可能会招来杀身之祸的!

此人酒后失言,惹怒朱元璋险遭杀害,却因做了和尚而化险为夷!

朱元璋认为郭德成这是在揭他的伤疤嘲讽他,感到很气愤!但又不好直接发作。因为他毕竟是一国之君,宰相肚里还能撑船呢,更何况是一代帝王!如果单凭大臣酒后失言冒犯龙威就大发雷霆、进而加以惩处,那显得太没有君王气度与风范了,因此,朱元璋只得强压下怒火,一场原本气氛祥和的酒宴就此不欢而散。

补救及时,终得化险为夷

第二天醒来,郭德成酒意全消,想起昨晚自己在酒席上的失态行为,顿时冷汗直流,他深知,他昨晚的话揭开了朱元璋的伤疤,刺痛了朱元璋那原本并不纯洁脆弱的心灵,按照朱元璋一贯的性格,向来只有他找别人的麻烦,别人要是敢给他找不自在,只能说是活得不耐烦了!现在因自己的无心之失,惹恼了朱元璋,朱元璋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轻易放过自己的,因此,郭德成顿时陷入了深深的惶恐当中。

此人酒后失言,惹怒朱元璋险遭杀害,却因做了和尚而化险为夷!

为了自救,他开始苦苦思索接下来的应对策略,解释肯定是行不通的,那样反而会适得其反。要知道帝王之术,神鬼莫测,朱元璋自己虽然时常将“我本淮右布衣”的口头禅挂在口上,但这恰恰是他对自己出身过于注重的表现,正因为他注重,他才要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这和现在有些人明明坏事是他干了,却偏偏要装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是一个道理,都是因为心虚才会有的表现。

因此,郭德成要是胆敢对朱元璋解释说:昨晚的事是微臣酒后失言,无心冒犯,更没有嘲讽您出身与过去的意思,请皇帝大人您不要计较!要真是那样的话,皇帝大人仅有的一点心思都被他一语戳穿,那无异于是火上浇油,只会让朱元璋怒上加怒,他自己离死也就真不远了!

此人酒后失言,惹怒朱元璋险遭杀害,却因做了和尚而化险为夷!

既然解释行不通,那就只能另寻他路了。郭德成也确实够聪明,在他苦思冥想之下,终于抓住了事情的关键,那就是他当晚说过的“皇上,我最恨这乱糟糟的头发,要是剃成光头,那才痛快呢”这句话,也就是说,朱元璋之所以生气,那是因为,他认为郭德成的这句话是在嘲讽他当过和尚,因此,要让朱元璋消气,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让朱元璋相信他这句话并非是嘲讽、戏谑之语,而真的是他自己的肺腑之言,朱元璋只要相信了他并无嘲讽之意,怒气自然就消了。

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事情就好办了,对症下药就好了!那这药该如何下呢?其实,说起来也容易,那就是将自己说过的话变成现实!事情想通了之后,出于强烈的求生欲望,郭德成竟然真的剃光了头,进寺庙做了和尚,披上袈裟,念着佛经,做和尚做得像模像样的。

此人酒后失言,惹怒朱元璋险遭杀害,却因做了和尚而化险为夷!

朱元璋原本以为郭德成在酒席上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这家伙竟然来真的,真的做了和尚,便真的认为郭德成就是个“醉鬼疯汉”,也就相信了郭德成所言非虚,酒席上的话并不是对自己的戏虐之言,怒气也自然就消了,而对于郭德成来说,虽然做和尚并不是他的真正本意,但好歹命是保住了,目的也就达到了,就这么着吧!

后来,朱元璋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剪除对朝廷有威胁人,而策划制造了轰轰烈烈的“胡惟庸案”,此案涉案面之广,堪称自古少有,前后杀了多达三万余人,许多开国功臣也被牵连其中,成为了刀下冤魂,可郭德成却因为是朱元璋眼中的“醉鬼疯汉”,而未受牵连,得了善终,这对郭德成来说,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此人酒后失言,惹怒朱元璋险遭杀害,却因做了和尚而化险为夷!

从郭德成的故事当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两点结论:首先,郭德成或许是个“醉鬼疯汉”,但他同时又是一个临机应变能力极强的人,他的这个能力是他能够成功化险为夷的根本保证;其次,适度的饮酒固然能够调节气氛,可以极大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人们交往中有效的润滑剂,但一旦饮酒过量,就会降低人的智商,很容易言行失控,为自己招致无尽的麻烦,因此,喝酒还是要适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