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寫了,總結一下吧

感覺很久沒更新了,一來是最近太忙,但是忙不是理由,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最近下筆總有一種胸中藏千言,下筆卻無神的感覺,很可能一方面是因為工作需要,白天忙於工作,晚上長期的寫文章,一直在專心一本書的攻讀,卻忽略了對大腦的“充電”,另一方面大抵是因為白天的工作,晚上卻還在筆耕不輟,精神壓力得不到宣洩,所以大腦一直處於一種麻木的狀態,這些天裡,我其實為了繼續寫下去狠狠的補充了一波能量,拜雙十一所賜,一口氣購進了十餘本書,目前在讀的都是些關於政治制度和經濟的書,因為經濟和政治制度是構建政治生態的基石,而我在寫讀書筆記的《韓非子》一書也是關於政治的書,相對於中國古典式的政治,看看現代以西方政治體系演化成的政治方式,再反過來看看我們國家傳統式的古典美,還是別有一番韻味的。同樣的,現代社會的經濟體系其實也是成長於西方的,可以說近代史雖轟轟烈烈五花八門,但是一個不得不承認的問題就是,近現代社會的建立和成長都深受西方影響,即使偉大的革命導師馬恩(德國)列(原俄國人,後開創蘇聯,所以算蘇聯人)也都是出生於西方的,但是從政治分類的角度來說,他們又同屬於“東方陣營”,不為西方所“接受”,這又是很滑稽的一面。

這段時間呢,我讀的書還是給大家推薦一下吧,畢竟就我目前寫筆記的《韓非子》還是相對早起的政治讀物,對於現代政治學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但是都是屬於政治範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讀馬克思的著作《資本論》,這種感覺就是很“燒腦”,讀了第一章,很多的概念名詞都好理解,但是湊成段落就變得非常諱莫如深了,但是細細地閱讀下來還是能夠感受到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分析的精闢,對於貨幣、資本的定義和其形成的過程以及發展的過程等知識的解釋顛覆了我本有的認知,不得不說是本好書,但是我感覺要讀完還需要很長的時間,要讀懂,更長...

讀《政治學的思維方式》一書,目前看到了第二章關於政府、體系、政體篇章,但是講這裡之前,海伍德是先從“什麼是政治”來破題的,這些是中西方思想的不同點,以《韓非子》為例,人家韓非子根本不跟你說什麼是政治、君權、外交...人家上來就是針對政治現象和可能發生的現象做出各種說明和防備措施,因為韓非的著作是寫給君王看的,所以他的內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寫就的,因為當時春秋戰國的政治環境就是貴族政治,參與的都是天然生活在那個環境中的“玩家”,不同於近現代西方的政治體系,“屁民”們根本不需要懂這些,所以聖人孔子言: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這句話就說明了那個時代的等級森嚴。那麼關於那個時代的政治,對於懂的人就自然不必要廢話直接切入主題就完事了。但是治理的理念其實是相同的,不同的點在於“原則性”上,對比《韓非子》一書,《政治學》因為是腐國所著,更傾向於“稀方皿煮”那套,而《韓非子》一書更多的是講究“帝道”,即以一人而治天下,所以歷史上能用好《韓非子》的君王,無一不是一代雄主,但是本書(政治學)對於政治的理解卻是超然的,雖然意識形態方面與我們國家的政治思想存在很大的偏差,但如我前文所說,現代中國的政治受西方思想影響較深,所以刨除掉意識形態方面的“偏見”,這本書還是值得一讀的。

讀《神曲》就當放鬆心情,通過但丁的“神遊”三界(地獄、淨界、天堂三部曲),讓我如同附身在那個時代狂熱的基督主義信徒但丁的身上,目前我已經陪他走完了地獄之行,在地獄中各種滑稽的一幕,雖然給我的感覺是但丁非常的在捧“偉大的天父”,但是實際上展現在我這麼一個現代人的眼中的“偉大天父”卻是那麼的讓我一言難盡...

在這裡我看到“偉大的天父”是一個充滿病態且神經質的一位“神”,在我的眼中,天父作為神的神格在但丁的筆下變成了一個神經兮兮的“暴君”,是的,我覺得書中的上帝對他最好的形容詞就是“暴君”(從我目前讀完的地獄篇來看),甚至連我們廣義上的“暴君”都不如,畢竟現實中的暴君他只能管得到活人...

他貪婪、他嫉妒、他暴虐、他雖然號稱全知卻是無知的,他號稱偉大卻是卑鄙的,他號稱聖明卻是昏暗的。但丁對天父的讚美在我的眼中卻是個笑話,他青睞的天罰在我的眼中卻是滑稽的,都說但丁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可為什麼他展現在我眼中的天父卻是這樣的?難道是我犯下了以偏概全的錯誤?還是因為但丁是個“高級黑”?又或者是因為唯物主義教育帶給我的辯證思想使得我對這種宗教餘孽嗤之以鼻?我不知道,等哪天我看完了全書再說吧。

讀《尉繚子》,給我的感覺就是這不是一本兵書,或者說不是一種正經的兵書。雖然本書一直被人稱作兵書,但是我目前為止讀到的大多都是關乎人性的,它更像是一本心理學著作,它從人性的角度帶領我們探尋政治、經濟的思路。有時間我還是要重新再讀幾遍。

說了這麼多,我也談談我這幾個月的讀書或者說是寫作經歷吧,這期間帶給我最大的提升還是打字速度提升飛快(苦笑),但是呢,讀書時間太少,更多的時間用於寫作,雖然文筆相比之前提升了很多,但是對於我個人而言,長期來說還是不好的,所以我決定在寫讀書筆記的同時,我也不能放棄對其他知識的探尋。書我還是繼續寫好我的讀書筆記,畢竟下了開篇的決心,就要好好寫,不應該放棄。但是生活中,我還是需要更好的調節時間,以後不太可能會每日更新,因為太佔用時間了。但是我會嘗試儘可能地更加合理地安排好我的休息時間,多讀些我感興趣的書籍。這才是我的初衷,至於寫作,只是一種個人情緒的宣洩、個人感悟的分享和一個大膽的嘗試罷了。

其實從我先前列出的書單來看,大家應該就能感受到,我是個對於知識喜歡廣泛涉獵的人,我喜好從制度性的角度去分析問題,我不是那種能夠專下心來刻苦攻讀一項的那種人,博而不精這個詞還是很適合我的,不過我個人還是喜歡這種狀態吧,畢竟做學問做個“學博士”不是我的追求,我愛好的開始就是由對歷史內容的興趣所展開,對於歷史的深入瞭解也就使得我對政治、權謀這些歷史附帶的“東西”感興趣,但是存在於史書中的關於政治、經濟、文化、權謀的內容太過片面化、臉譜化,所以不如通過其他的書本來全面的瞭解,至於作用,對於生活中的我來說,就是感覺我個人變得較為陰鬱且腹黑了一點,畢竟知識是能夠影響並改變一個人的,不過我倒並不是很在意,畢竟愛好才是第一嘛,有時候想想,當個“腹黑大叔”也挺有趣的。

很久沒寫了,總結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