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他是唯一获得中将军衔的国军将领,他做了哪些贡献?


解放战争历时四年,国军从一开始的大优势再到后面的劣势,最终溃败,曾经梦想着统一全国,为此不惜拒绝和平谈判的蒋介石只能带着亲信逃往台湾,从此不敢再踏足大陆。我军之所以能在两军实力差距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取得最终胜利,依靠的除了勇武的解放军战士和群众的支持外,国军那些起义的将领也是不小的助力。

1955年授衔,他是唯一获得中将军衔的国军将领,他做了哪些贡献?

两党相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就如同古代的改朝换代一样,失败的代价不仅要由领导人承担,那些曾经站队的将领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共产党对于俘虏以及投降将领的待遇算是十分优厚的了,但是那些曾经在国军里面担任重要职务的将领起义后想得到和我军将领一样高的待遇还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心难测,这些投降将领中有的人是真心归顺,有的人则是形势所逼,嘴上的表忠心未必可信。

1955年授衔,他是唯一获得中将军衔的国军将领,他做了哪些贡献?

而且这些国军起义的时间都比较靠后,对于我军来说这些人有贡献,但和我军内部的那些将领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况且有的人之前还做了不少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对于这种人不追责就已经很够意思了。

基于以上提到的这些情况,我军在1955年大授军衔的时候,得到军衔的大部分都是我军将领,而那些国军将领在战争中有功的,可能会被派到政府部门任职,在所有国军将领中只有一个人杀出重围,被破例授予了军衔,他就是曾泽生。

1955年授衔,他是唯一获得中将军衔的国军将领,他做了哪些贡献?

他和大部分国军将领一样,都是在1948年选择起义的,但在这些人里面,只有他一个人得到了军衔,于是难免有人好奇,难道他的身份和那些国军将领不一样吗,难不成他是以前我军潜入国军的地下工作者?今天笔者就来为大家解释一下。

曾泽生之所以能够被新中国的军队认可,除了他在关键时刻起义之外,也是因为他在建国之后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首先大致介绍一下曾泽生的生平,他老家在云南,父亲是一个地主,家境原本不错。但随着父亲的去世,一切都改变了,母亲带着他改嫁,在此过程中他受尽了屈辱。不过他没有自暴自弃,生活给予的苦难,他全盘皆收,并且将其化为有益于自己的养分。

1955年授衔,他是唯一获得中将军衔的国军将领,他做了哪些贡献?

他在校的时候学习十分努力,成绩相当优异,不过后来因为没钱交学费,只能中途辍学。既然无法继续学业,那他干脆弃笔从戎,进入云南讲武堂学习,之后又去了黄埔军校,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他留在当地做教官,教导出了很多优秀的学员。战争爆发的时候他也没有龟缩后方,第一时间跟随滇军参加了台儿庄会战,为抗战做出了贡献。

1955年授衔,他是唯一获得中将军衔的国军将领,他做了哪些贡献?

因为作战勇敢,他在解放战争时期已经成为了集团军副司令以及军长,战争期间奉命驻守沈阳。眼见解放军在正面战场已经取得了极大的优势,1948年10月他果断选择了起义。因为他的这个抉择,长春百姓们便没有遭受到战火的波及,解放军没有付出任何代价便解放了沈阳。有感于他的深明大义,我军任命他为新改编的50军军长,交给他率军南下收复西南的任务。

1955年授衔,他是唯一获得中将军衔的国军将领,他做了哪些贡献?

到这里他和大部分国军将领都处于同一水平,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建国之后朝鲜战争爆发,曾泽生带领部队前往朝鲜战场,参加了在这里发生的所有战役。而且在战争中他基本没有做出任何错误的决策,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在参战的六个军长中,他是唯一一个原国军将领,这次战役让中央领导人看到了曾泽生的忠心。

1955年授衔,他是唯一获得中将军衔的国军将领,他做了哪些贡献?

战中曾泽生立功无数,尤其是在第四次战役中,他率领部下以血肉之躯对抗敌军的坦克和炮弹,虽然部队遭受重创,但却为我军的最终胜利做出了贡献。在朝鲜战场作战的时候,他两次患上重病,不得已回国治疗,但每次经过短暂的治疗后,他便不顾亲友上级阻拦回到战场,坚持到了战争结束的那一刻。他这种无英勇的作战精神,即便是参军多年的彭德怀也为之感慨,为了表彰他的精神,也是为了感谢他在战中的贡献,中央便授予他中将军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