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規範科學的演唱方法


京劇規範科學的演唱方法


1、吐字清析

  京劇唱腔的唱詞分十三轍。一般旦行唱腔多用“一七”轍,但張派唱腔十三轍都用唱。要唱好每個轍口,必須在咬字,歸音上多下功夫,而對於共鳴位置的掌握,嗓音閉合的控制也必須十分講究。例如遇到唇音字,像“擺、馬、怕、伯”等,咬字不能太死、太強,發音位置不能太靠前、而是上下唇輕輕一沾就開。字頭唱出後,立即歸入喉腔或胸腔應有的共鳴位置上去,達到字真、音正、形美的效果。什麼是科學的發聲方法?我以我三十幾年的舞臺經驗為例做一探討,小時候老師怎麼教,我就怎麼唱。感冒了唱啞了睡一宿再唱,全憑年輕,根本不想也不知道什麼竅門。1987年拜了張先生以後,才開始潛心研究聲音,唱法。我在轉換唱法的過程中也經歷了大半年的不適應期,主要是嘴裡的咽喉部,軟顎,兩腮,舌頭都有變化。通過調動口腔內所有的肌肉群的練習,經改變後聲音再發出來的時候感覺寬亮,響堂,聲音特別有竄透力。加上技巧的逐漸掌握,我發現不管是多麼疲勞,或感冒,我都不啞嗓子了,嗓子不痛快時在場上我可以靈活變換位置,儘量不讓聲帶受傷,當然,也要深厚的唱,念功底相結合。這種掌握科學的方式就是科學方法。教學中我們可以用先朗誦唱詞,找準每個字的共鳴位置,調動口腔內每個字所需的肌肉群配合,練習後再教唱腔其效果會更好。

  2、聲音圓潤

  要使聲音圓潤一是靠科學的發聲方法,但更重要的是氣息的運用。一段唱腔,一段唸白都有鋼音,柔音,虛音,實音的技巧運用,“唇、齒、喉、舌、腮”的規定動作,都離不開氣息的配合。很多演員、學生自己的嗓音不是很圓潤,是因為她們還在用過去古老的唱法,哪有音往哪唱,生生擠出來的感覺,一齣戲就用一個“小細音”唱完,不會用共鳴,沒有強弱,老戲老唱。看著很舊,我覺得現在應該老戲新唱,用科學的唱法,用圓潤的聲音,去塑造傳統戲的人物更適合現代觀眾的口味。

  3、口型秀美

  古代美女大多用“櫻桃小口”來形容。京劇演員飾演的古代女性也要求面部表情美、演唱時口型美,張君秋先生曾說過“不看人,聽你的聲音,就知道你的口型對不對。”如此可見,口型的正確與否,同發聲中的吐字、用氣、共鳴是密不可分的。每個字都有規定的口型,不能張的大出圈來,更不能歪嘴,京劇藝術十分講究人物造型的個性雕塑,你說你演的是《貴妃醉酒》,卻歪著嘴唱,你就是唱的再好,觀眾也會感覺不完美。在教學中是尤為重要的一個問題。

  4、走出誤區

  我們京劇藝術很講究宗流派,我認為不管是唱張派還是唱梅派都要講究一個科學的唱法。不是唱張派就得像唱歌,唱梅派就得擠出小細音,這是誤區。這種觀念如果持續在教學中發展是很有害的。現在很多唱張派的演員的唱法把觀眾帶到了誤區,非常誇張的後顎音,嘴裡“烏魯烏魯”聽不清一個字。張君秋先生嗓音天賦超人,是我們在校學生無法模仿的。張君秋先生的演唱技法自如酣暢,達到詩化的境界。我們是可以研究,可以追隨的。不管學張,還是學梅,女學生的聲音達不到那麼寬,針對學生自己的聲音條件改變其發聲方法和發聲位置,用張派戲作為雕塑嗓音必修課,重點解決:訓練氣力,修飾嗓音,韻味美化,吐字控制力,提高演唱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