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經常衝著孩子發脾氣,五種做法危害大!再難也要控制自己情緒

很多媽媽都會遇到這些情況:

  • 眼看要遲到了,媽媽急著出門,孩子卻衣服沒換,書包沒收拾,還在一邊擺弄著玩具,一邊有一下沒一下地往嘴裡扒拉著飯。
  • 家裡到處都是孩子的玩具汽車,可進了超市後,孩子依舊抱著跟家裡一款相似的玩具車不撒手,不給買就撒潑打滾地沒個完。
  • 工作了一天,疲憊回家,發現家裡已經被孩子折騰成了“案發現場”,拿出作業一看,完成的沒有三分之一,做對的更是沒幾道。
父母經常衝著孩子發脾氣,五種做法危害大!再難也要控制自己情緒

這種時候,對著孩子一頓發火是很難免的。父母對孩子生氣時可能會有很多種反應,吼、罵、打……下面這五種做法很常見,但危害很大,再難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緒。

這五種做法很常見

  • 打孩子

這幾天,在網上不時可以看到“新加坡上網課第一週,藤條賣斷貨”的新聞。看來“打孩子”不只中國有,外國也有。

當孩子淘氣父母又沒有辦法的時候,“揍一頓”是父母氣極的情況下會用上的“終極大招”,而且,挨一頓揍孩子似乎也就“老實”了,實際上這樣做有很大的隱患。

父母經常衝著孩子發脾氣,五種做法危害大!再難也要控制自己情緒

提示:父母“打孩子”往往是在非常生氣的情況下進行的,在過激情緒的支配下,很容易失手打傷孩子,還會讓孩子產生恐懼、被遺棄、自暴自棄、逆反等感受,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

  • 吼孩子

這幾天單位加班,今天回家又晚了兩個小時,媽媽疲憊地打開家門,一雙沾滿泥土的鞋子和一個書包隨意地躺在門口的地板上。

媽媽心裡“騰”地一下起火了,都說多少次了,進門前把腳上的泥跺一跺、鞋子放整齊、書包放書桌上,兒子就是記不住。

走進客廳,看見10歲的兒子正歪在沙發上看電視,兩隻腳搭在茶几上,磕著瓜子,瓜子皮隨手一扔,眼睛都不瞄一下,所以大部分都丟在了垃圾桶的外面。

看到這種情況,媽媽的火更大了,把包狠狠地扔在沙發上,對著孩子大吼:“你怎麼總這麼邋遢呢……”

看到媽媽發火的樣子,孩子有點兒害怕,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父母經常衝著孩子發脾氣,五種做法危害大!再難也要控制自己情緒

提示:經常對著孩子發火,孩子會變得懦弱,遇事逃避,形成討好型人格。遇到問題時,也容易受到情緒的支配,喜歡大吼大叫。

  • 拿孩子和別人做比較

萱萱和豆豆住在同一個小區,還在一個班上學,她們的爸爸還在同一個單位工作,所以,兩個孩子每天一塊兒上學、放學,非常親密。

然而,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兩個女孩兒的學習成績方面顯示出了很大的差別。

豆豆活潑開朗,愛玩、朋友多,但在學習上不是很用心,所以成績逐漸滑至中下等;萱萱文靜認真,年級越高,反而成績越突出。

升學考試越來越近了,豆豆依舊是不上進的樣子,豆豆的父母著急了,總是在女兒的耳邊嘮叨:“你看看人家萱萱……再看看你……”

時間久了,豆豆變得不怎麼喜歡跟萱萱玩了,總是躲著她。

父母經常衝著孩子發脾氣,五種做法危害大!再難也要控制自己情緒

提示:拿孩子跟別人作比較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差勁,產生自卑,甚至嫉妒心理。

  • 挖苦孩子

下午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學校門前上演了這樣的一幕:

一個八九歲的小男孩出了校門,在家長群中搜索到爸爸後趕忙跑過去,紅著臉、急切地說:“爸爸,六一快到了,老師讓表演節目,我想表演個相聲!”

爸爸斜了兒子一眼,“就你?還是算了吧!連話都說不利索,還表演相聲。每次考試都不及格,還總是操這些閒心。你能把成績提上去,太陽就打西邊出來了。”聽到了媽媽的話,孩子一下像洩了氣的皮球,耷拉著腦袋跟在爸爸身後沒精打采地往回走。

父母經常衝著孩子發脾氣,五種做法危害大!再難也要控制自己情緒

​提示:孩子灰心失望的樣子讓人感到心疼,孩子的爸爸卻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挖苦”澆滅了孩子想要參加活動的一腔熱情,這樣只會壓制孩子的創造力,讓孩子變得越來越笨,越來越自卑。

  • 對孩子冷暴力

朋友C:我小的時候雖然腦子不笨,對學習卻不是很上心,高中以前成績還湊合,上高中後,就落了下來。我爸勸了我幾次,看著不起作用,就不再理我了。

實際上我爸說的那些道理我都懂,可我一玩就管不住自己,玩過以後又後悔得暗暗下決心,可下次玩的時候就會把前面下得決心忘個一乾二淨。所以,我的成績一直也沒有起色,以至於後來也沒有考上個像樣子的大學。

我爸對我失望透了,在我上高中和大學的那七八年裡,他就沒主動跟我說過話,即使我主動跟他說,他也是愛理不理,直到我上班後才好了點。可我跟他的關係再也回不到以前那種依賴和親密了。

父母經常衝著孩子發脾氣,五種做法危害大!再難也要控制自己情緒

提示:在孩子成長中出現問題時,有的家長會採用冷暴力的方法。實際上這種方法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錯過解決問題的黃金時期;家長的“冷暴力”還會使親情的大門關閉,影響親子關係。

總結:父母對孩子生氣時的這五種做法,不僅不能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還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給孩子做出了錯誤的示範,更會影響家庭和諧,影響親子關係的良好發展。

正確做法

為了避免這些行為,家長可以試著這樣做:

  • 保持冷靜、控制情緒

為避免情緒化地處理問題,說出傷害孩子的話,做出傷害孩子的事,父母要保持冷靜、學會控制情緒。

當被孩子惹毛時,父母可以試試這樣滅火:

①離開一會。給自己一個冷靜思考的時間。

②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寫下來。在寫的過程中,會對自己的情緒和想法有一個理性的梳理和分析。

父母經常衝著孩子發脾氣,五種做法危害大!再難也要控制自己情緒

  • 直接提出要求

待情緒冷靜下來後,父母可以直接向孩子提出要求。打罵、挖苦、比較等做法都不可取。

父母生氣是因為孩子的做法錯誤或者不當,希望孩子能夠改正。然而,對孩子發火只是讓自己的情緒得到了發洩,並沒有起到教育孩子的作用。

有效的做法是直接向孩子提出要求,如:把房間打掃乾淨;先完成作業再玩遊戲;把東西都放好……

父母經常衝著孩子發脾氣,五種做法危害大!再難也要控制自己情緒

  • 多表達對孩子的欣賞和讚美

“謙虛”“含蓄”是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所以,很多父母都不善於表達對孩子的欣賞和讚美。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雖然父母很高興、很驕傲,卻不會表達出來;當孩子表現差的時候,就會表現出失望、生氣。

父母的初衷是希望孩子能彌補不足,變得更好,但這種淡化優點、強化缺點的做法會使孩子無法意識到自己的優秀,只能感到自己的差勁,從而缺乏上進的動力和信心,變得越來越差。

父母要多表達孩子的欣賞和讚美,這樣孩子才會更自信,也更能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變得更積極向上。

父母經常衝著孩子發脾氣,五種做法危害大!再難也要控制自己情緒

寫在最後:每次對著孩子發火,等情緒過後,無盡的悔意會隨之而來。其實,學會控制情緒、理性處理,這些事情都可以處理得更好。

感謝您的閱讀,關注「蝸牛默默說育兒」,與您分享育兒過程中的喜樂、感悟,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給蝸牛默默點贊並分享給身邊的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