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彼得 向辛弃疾深情呐喊:“你梦想中的盛世中国,我们实现了”

01陈彼得是何许人也?

陈彼得好比今天的周杰伦加方文山。

陈彼得是在为翁清溪(汤尼)、庄奴捧红邓丽君之后,又在罗大佑等人的校园歌曲之前的台湾流行音乐发源的第二代音乐人。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陈彼得是台湾乐坛公认的音乐才子,他率先将西洋元素引进台湾流行乐坛,引领着台湾流行的音乐潮流,被誉为“台湾流行音乐之父”。他是歌手、作词、作曲同聚一身的天才,属于用灵魂表现的艺术家。

对现年的轻人来说,陈彼得是一个陌生名字。但他创作的歌曲你一定听过,《阿里巴巴》、《迟到》、《一条路》、《无言的结局》、《一剪梅》、《等你一万年》、《几度夕阳红》、《一段情》、《昨日梦已远》、《灯火阑珊处》等耳熟能详的歌曲正是出自这位老爷子之手。

正如我们熟知的《一剪梅》,字里行间透露出款款深情。陈彼得创作并流传的歌曲有500多首,听陈彼得的歌,令人会有一种温暖绵长的情绪共鸣,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到心灵一点点被温暖和安顿下来。

陈彼得 向辛弃疾深情呐喊:“你梦想中的盛世中国,我们实现了”

02 结缘西方音乐

陈彼得,原名陈晓因,祖籍四川成都,出生于军人家庭,3岁时随父母去了台湾。

母亲希望陈彼得未来也成为工业人才,但从小就酷爱音乐的陈彼得对母亲说:“ 音乐使我感到很快乐。”

最初,陈彼得在中学是小号手和指挥,那时他接触的是民谣和古典乐,到了上世纪60年代,他在大学里开始接触甲壳虫、猫王等摇滚乐,他仿佛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大学期间,陈彼得已学会了数百首英文歌,还与陶喆的父亲陶大伟一同组过乐队,把玩摇滚乐玩得风生水起。大学毕业后陈彼得跑去了歌厅驻唱,自此开始了歌手生涯,成为台湾本土最早的歌星之一。

陈彼得对音乐有着执着的态度,不拘泥于单一的传承,喜欢将不同的音乐元素进行融合,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输出,正是这种态度于是就造就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陈彼得 向辛弃疾深情呐喊:“你梦想中的盛世中国,我们实现了”

03 一首歌捧红一人

作为台湾现代音乐的第二代大师,在他之前已有翁清溪和庄奴,翁清溪和庄奴联手造就了永远的邓丽君,为邓丽君写了大量风靡全球的流行歌曲。

陈彼得没有走翁清溪和庄奴的老路,他大胆在创作中率先引入西方现代音乐元素,将R&B、摇滚等西方走红的音乐风格引进本土旋律中,使当时的流行音乐出现中西合璧的格局。

陈彼得自己因演唱《阿里巴巴》红极一时,小哥费玉清因《一条路》、《一剪梅》、《几度夕阳红》在歌坛大红大紫,刘文正凭《迟到》、《一段情》红遍两岸三地,还有高胜美、凤飞飞、高凌风、欧阳菲菲等人因演唱他的歌曲而红遍台湾。

据说陈彼得有个著名的外号叫“救火队员”,谁红不起来,谁红不下去,找陈彼得写首歌,立即就解决了。刘文正当时半红不红,陈彼得听了他的歌以后,觉得歌词太文绉绉了,于是写了《迟到》给他。

在台湾乐坛流利音乐崛起的年代,陈彼得与余天、刘文正、高凌风等人合作过,缔造过一首歌捧红一个人的神话,被媒体称其为台湾流行音乐第一推手,也使自己成为一代音乐教父。

陈彼得 向辛弃疾深情呐喊:“你梦想中的盛世中国,我们实现了”

04 越过纯艺术家身份,成立“台湾艺人工会”

在陈彼得春风得意的时期,他越过纯艺术领域,为待遇低下的艺人们争取利益,成立了“台湾艺人工会”。工会成立之后,台湾艺人的待遇有了大幅提高,陈彼得却为工会的事费尽心力,繁琐的事务令他不堪负荷,同时他为凌峰创作的《吾爱吾国》在台湾遭禁,陈彼得一度患上了抑郁症。

在好朋友欧阳菲菲的演唱会上,陈彼得去做演唱嘉宾,上台后他却他一反常态,一首歌没唱完就离场。这个充满个性的音乐天才,竟以这种充满戏剧性的方式逃离了台湾乐坛。

他离开了台湾乐坛,同时也放弃了在台湾的所有工作。而那个他为艺人争取利益的艺人工会却延续了下来,影响着台湾演艺界至今。

即使放在今天来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包容度的提高,一个纯粹的音乐人,要在自己的领域以外,为整个演艺圈去争取权益,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可想而知在上个世纪,陈彼得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去做这个事情,而他所做的努力至今还影响着台湾的演艺界,可见他有着怎样的一种情怀和远见!没有一个大的格局和大智慧,是做不到的。

陈彼得 向辛弃疾深情呐喊:“你梦想中的盛世中国,我们实现了”

05 绕道回到中国,从此开始了另一种人生

上个世纪80年代末,陈彼得绕道回到中国,在广州从此开始了另一种生活。

当时,内地流行音乐刚刚兴起,成为他踏入中国流行音乐历史的一个入口。

陈彼得曾说过:当年国内流行音乐燃起第一把火,恰逢其时,自己也正是举过这个火把的人。

杨钰莹的 《等你一万年》、陈明的《灯火阑珊处》脍炙人口,均出自他之手。

2001年他离开广州去北京做音乐,创建了“喜鹊棚”音乐工作室。

陈彼得强调音乐的现代性,他认为中国的歌曲一定得有一个宗,重要的在于怎样用现代手法来表现这个丰厚的宗。

有一次,陈彼得在电视上看到艾尔顿·约翰、保罗·迈卡特尼等国外同龄艺术家的演唱,当他发现他们依然还有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时,他震撼了。他深沉地说:“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创作,今天中国音乐与国外音乐的差距,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内涵”。

他对流行音乐的走势非常关注,周杰伦初展茅头时,他曾认真研究周杰伦和他的团队,据说他并不喜欢周杰伦和方文山,但仍坦诚地说:“这个小子肯定会红。”他评价方文山用的是“中国古典文学+周星驰的无厘头”手法来写歌词,他认为这样做尽管会有争议,但总比原地踏步要好。

陈彼得果然是有眼光有远见的,周杰仑后来的故事,正如大家所知,红遍两岸三地,乃至席卷全球。

陈老先生正是在这种传承精华和不断接纳新元素思维中,不断重塑经典。

陈彼得 向辛弃疾深情呐喊:“你梦想中的盛世中国,我们实现了”

06 《经典咏流传》中火了

去年,陈彼得以74岁的高龄站在了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重新演绎了辛弃疾的名作《青玉案·元夕》。他深情地唱完后,全场观众全体起立,热泪盈眶,主持人和嘉宾更是动情得泪洒当场,他向800年前的辛弃疾深情呐喊:“你梦想中的盛世中国,我们实现了!”

他的音乐理念来于西方,来源于欧美的R&B、摇滚元素,作为一个中国人,他骨子流淌的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他愿意和古人对话了解作者的经历和思想,再把作者的情怀以歌曲的形式向世人展现。

在《青玉案·元夕》走红后,有人说,他是经典中流传的盛世经典,活成了别人心目中老去的样子。

07 江湖最后的大佬:我们可能是"江湖最后的大佬"

陈彼得称自己是乐坛绝对的古董,许多与他一起做音乐的人有的不干了,有的已经离世了,而他还在并继续在努力战斗。

他说:我这两年在内地和台湾做“星月歌会”,100多首诗词歌赋融合爵士、R&B、蓝调等西方音乐形式;还在做女歌手巴度的 《老子高歌·琼瑶梦》,大家不知道,她的音域比蔡琴还广。这些也许会很成功,但也不一定。不过如果不做,那我们这一辈很可能就是"江湖最后的大佬"。

方文山喜欢混响,我告诉他要万流归宗,不要再抄,我们要遵从老前辈。但我讲一个问题,发烧也好经典歌也好,要有现代感,这一点很重要,老歌要有现代感,为什么茅台包装要改变?所有东西要改变,如果你不愿意变,你就要歇菜了。你看《海角七号》、《色·戒》,李安就什么都敢搞,台湾电影一直有后续,就是一直在改变。

时代在变化,歌坛也在变化,古稀之年的陈彼得,也不断地拥抱变化,所以他才成为了常青树。

陈彼得 向辛弃疾深情呐喊:“你梦想中的盛世中国,我们实现了”

08 中国乐坛的常青树,谁会幸运的接到他苦栽了二十年的桃子呢?

对陈彼得而言,平静与喧哗他都经历过,不少网友说,陈彼得是台湾乐坛"夜空不灭之星",陈彼得听后笑着说:"我怎么只属于台湾这个小岛,我是中国乐坛的常青树!"

在综艺节目,主持人评价他:如同江湖上那位“扫地僧”,云淡风轻的浅唱低吟。

陈彼得毫不避讳的把自己比作是昨天,坐在那里的导师是今天,现场的选手是明天。

陈彼得还在努力,我时常想,当陈彼得再写出经典的歌曲时,哪个幸运的歌手会接到这个他苦栽了二十年的桃子呢?

图片源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