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县法院扶贫工作纪实

彭泽县法院扶贫工作纪实

院长带队慰问重病家庭

彭泽县法院扶贫工作纪实

驻村第一书记上门慰问贫困户

彭泽县法院扶贫工作纪实

干警为贫困户捐款

彭泽县法院扶贫工作纪实

贫困户向帮扶干部赠送锦旗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彭泽县法院严格按照中央及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合理安排审判执行工作,紧密结合所帮扶的村、户实际情况,真心帮、实意扶、真扶贫、扶真贫,取得了帮扶村综合协调发展、帮扶户家庭收入稳步增长、帮扶干警农村工作能力快速提升的显著成效。

深化思想认识,理清帮扶思路

帮扶工作开始之初,大家的思想认识并不统一。针对该问题,县法院党组立即召开了帮扶工作推进会,组织全体干警反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对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认真学习了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相关政策文件,以及县委关于扶贫工作相关要求,明确提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样是人民法院的基本职责。工作中,把帮扶工作同审判执行工作一并考核评价,并实行一票否决制。只要扶贫工作出现问题,不能评先评优,绩效奖金档次相应下调。注重完善帮扶措施,除了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梳理发展思路、增强致富信心、给予适当资助等措施以外,更要紧密结合人民法院执法办案的基本职能,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等活动。

强化组织保障,精心安排部署

彭泽县法院成立了帮扶工作机构,健全了帮扶工作制度,根据帮扶的浪溪镇阳光村总体发展现状和帮扶贫困户的实际需求,研究制定了《五年帮扶规划》和《年度帮扶计划》。一是收集有关扶贫政策文件、基础数据、验收标准等相关资料,编制扶贫工作应知应会,并通过面对面、微信群等方式学习交流,帮助帮扶干部掌握基本政策要求。二是先后选派2名班子成员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每年200天以上。三是安排54名帮扶干部与69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全体帮扶干部每月上门帮扶或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帮扶指导,且年上门6次以上。四是把帮扶干警分编为3个帮扶工作小组,制定具体帮扶计划和措施并严格落实。与69户结对帮扶的贫困家庭面对面、心贴心地进行了深入交流,掌握每个贫困户家庭收入来源,贫困程度状况,并分析致贫原因,了解脱贫致富需求及路径,在此基础上,按照一户一策,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五是班子成员除做好自己帮扶对象帮扶工作外,还积极参与结对帮扶村脱贫攻坚、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做到与群众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

积极协调项目,真心帮办实事

彭泽县法院把群众最迫切、最急需的困难问题摆在首位,能协调解决的立即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争取列入政策扶持范围。一是针对缺土地、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因学因病因灾等多种致贫原因,分别帮助农户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输出富裕劳力、参加技术培训、小额贷款筹集资金、办理医疗报销等途径,解决实际困难,鼓励创业发展。二是帮助群众修桥修路、危房改造、安装自来水和净化器,解决住房饮水不安全问题,还解决了帮扶村的行路难问题、部分困难群众住房问题等。三是为帮扶村协调拨付建设资金,修建文化广场、建起农家书屋等,为党员学习工作和开展群体文化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四是开展文明帮建。与阳光村新村组结对开展文明生态帮建,发挥自身优势,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村庄,倡树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

加强法制宣传,建设平安村组

彭泽县法院把帮扶工作与法院的职能结合起来,组织帮扶干警广泛宣传基本法律常识,把许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推进平安村组建设。分别浪溪镇集镇和阳光村开展了5次法治宣传活动,重点讲授了安全驾驶、文明驾驶及邻里关系、民间借贷、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及时化解道路修建、退耕还林以及群众反映的婚姻家庭、相邻关系、土地侵权等矛盾纠纷问题。几年来,全院的帮扶干部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33件。在今年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中,县法院坚持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两不误,第一书记坚守防疫一线,帮扶干部以电话、微信等特殊方式宣传防疫知识和扶贫政策,及时了解掌握贫困户身体健康情况、家庭实际困难和需求,确保疫情期间贫困户健康状态安全可控。

扶贫济困伸援手,心系群众献真情

真心关心贫困户疾苦,真诚帮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用实际行动在法院干警与贫困户之间搭建“连心桥”。

浪溪镇百圩村的贫困户程国平,其儿子在七岁就患了白血病,数次奔波北京、西安等地接受治疗,总计花费近100万元,尚有一个女儿在西安上大学,家里一贫如洗。该院得知情况后,多次召开党组会研究对策,从有限的办公经费中挤出2万元给予救助,并主动联系高校、县医保局、民政局、扶贫办等单位帮其争取政策支持,减轻其负担。院党总支、共青团、妇联联合发出倡议书,发动全院干警捐款10700元,为贫困户程国平解决燃眉之急。其深受感动,专程送锦旗到法院表示感谢。

法官赵建红是全国办案标兵、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她的帮扶对象年龄较大、体弱多病。在经常性地嘘寒问暖同时,考虑到该对象正在读高三的女儿每月生活费仅400元,坚持每月从工资中资助200元为该生增加营养,一直到该女孩考上大学。

浪溪镇阳光村贫困户何世红妻子身患罕见疾病,长期吃药,家庭困难,第一书记与帮扶干部专程上门送上慰问金3000元,现场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鼓励他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院长甘新宏有三名帮扶对象,无论工作多么繁忙,贫困户始终是他最牵挂的人。港下村低保贫困户张中元家中还有一孩子读书,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甘新宏在工作之余,尤其是重要节假日,都会上门走访慰问,并解决其现实困难,张中元家里有线电视收视费、安装楼梯扶手都是甘新宏自掏腰包的。

加大资金投入,助力脱贫攻坚

在帮助结对帮扶村浪溪镇阳光村争取扶贫资金的同时,彭泽县法院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从自有办公经费挤出资金,用真金白银有效助力扶贫攻坚。据统计,法院每年投入扶贫资金均在20万元以上,其他帮扶济困资金近20万元。

为支持扶贫产业发展,彭泽县法院每年向帮扶村阳光村的产业合作社投入不少于2万元帮扶资金,共同谋划产业扶贫之策。对法院有帮扶对象的阳光、百圩、丰岭、港下村每年均额外支持帮扶资金1万元,为这些村开展脱贫攻坚提供资金支持。根据各村扶贫需要,分别赠送电脑、打印机、变压器、健身器材等物品。每年梳理贫困户中因病、因学等特困家庭,筹措资金进行专项帮扶。院长甘新宏在扶贫调研中发现阳光村新村组道路较差影响居民通行,亲自协调资金18万元修建组组通公路800米。关心阳光村农村居家养老事业,支持该村5万元用于促进居家养老服务提升,让老人精神生活更加丰富,身心更加健康。加大新农村建设联系点支援帮扶,在2018年支持资金9万元基础上,2019年又支援帮扶资金12万元。注重工作延伸,在做好精准扶贫同时,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系列行动,每年选取五家敬老院,由院领导带队上门走访慰问。组织青年干警开展学雷锋活动,到县特殊教育学校慰问,并学生宿舍配备空调4台,让学生有一个好的休息环境。筹措资金5万元,援助浪溪中心完小建成多媒体教室,并形成常态化结对帮扶机制,每年均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教育。

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帮扶实效

针对阳光村年轻人多数外出,产业发展非常滞后这一实际情况,彭泽县法院充分利用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等平台,大力宣讲政策,宣传致富典型事例,扶志扶智相结合,掐断懒汉思想,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为发展产业,突出富民导向,坚持做到产业扶持、扶持资金、技能培训、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在阳光村箭楼、西山组流转土地300余亩,建立中草药种植基地,吸纳29户贫困户入股,让贫困户在增收同时学到种植技术。鼓励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业,开拓致富门路,如贫困户李帮才走上养牛致富之路后,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注重打好“组合拳”,综合运用扶贫政策,落实帮扶措施,确保了扶贫扶到关键处、帮到点子上。如实施以项目到村改善发展条件、资金到户增加群众收入、帮扶到人确保扶贫实效。根据“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一户一策”的精准扶贫要求,采用“细、准、实”三字工作法,通过精准问询、农户自述、群众反映、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形式,先后组织干警分批深入到贫困户中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家庭情况。积极参与“回头看”活动,分析致贫原因,“把脉问诊”,找准治“穷病”的良方。工作中,驻村队员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把精准扶贫和基层党建、依法治理等乡村工作紧密结合,发挥党员、党组织模范作用,学理论、做实事,确保扶贫工作取得实效。

几年来,彭泽县法院干警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帮扶工作中去,都会自觉地合理安排手头业务工作抽挤时间,奔赴帮扶村参与具体帮扶工作。县法院表示,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是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将进一步优化执法办案与帮扶工作相结合的工作举措,加大工作力度,以过硬的工作作风,出色的扶贫成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