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被讨厌的勇气,就已经自由大半了

文|西贝玦

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和鸡汤很像,不论是鸡汤还是毒鸡汤。这是很多人在没有认识到什么是真正人生哲学时会有的错觉。实际不是这样的,所以当我写下“有被讨厌的勇气,就已经自由大半了”这句话时,心底仍旧有余悸。

因为哲学更或者是具体地说人生哲学,对于太多的人来仍旧是一些看起来“假大空”的东西,人们更关心的是那些能够直接具有敛财能力的专业和学问,让你啃着窝窝头在寒风里听,人生真正的幸福来自学会满足这样的话,是不切实际的。但无可否认的是,我们生活中,太多的烦恼都是无法拥有一点哲学思维的缘故。

这并非是让自己拥有足够的经济财富时再去看这些被称之为“哲学”的东西才是时候,“足够”这两个字究竟到什么时候才够?而太多人一生都无法实现“富有”的梦想,所以我仍旧觉得认识哲学是必要的事,更是一件任何时候,任何年纪都可以开始的事,也是一件永远都不会太迟的事。

在拥有自己标准范围内的财富,加上一些哲学的态度,你可能会比大多数人来得幸福;但即便你没有足够的财富,读哲学给你带来对人生,对生活的一些洞见和豁达,也同样能够使你幸福。

有被讨厌的勇气,就已经自由大半了

我今天想要谈的是,一个和幸福很接近的主题——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作为“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一个重要主题,在刚出版的时候就受到了众多人的好评,这触及到了作为群居生活的人,每日都会面临的问题,人际关系。而喜欢和讨厌作为人际关系当中存在的一对相反的人际态度,永远给人“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感觉。

喜欢没有办法长久,讨厌同样也无法避免。所以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试想一下,你在生活当中有多少行为不是在为博得他人的喜欢?在试想一下,你是否有为需要给别人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好印象,或维持别人对你的好评价而违心地去做自己不愿意的事?你是否总在为自己的长相并不是那么美好而自卑,你是否为听到过别人对你的一些闲言碎语而烦恼不已?

如此仔细思索起来,你是否有意识到自己在生活中活得太累都是因为没有具有被人讨厌的勇气呢?

不被人喜欢和欣赏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在名人的圈子里,杨绛就不喜欢张爱玲,关于她的流言蜚语还是从自己外甥女那里听来的,杨绛自爱写给钟叔河的信当中就有提到——“前天刘绪源赠我一本《翻书偶记》,序文是你的大笔,忙翻开细读,我觉得你们都过高看待张爱玲了,我对她有偏见,我的外甥女和张同是圣玛利女校学生,我的外甥女说张爱玲死要出风头,故意奇装异服,想吸引人,但她相貌很难看,一脸“花生米”(青春豆也),同学都看不起她。我说句平心话,她的文笔不错。但意境卑下。”

同样地,钱钟书也不看好林徽因,在小说《猫》中的李太太,后人都觉得那是在对林的含沙射影。即便如此,他们所拥有的名声,才气和地位仍旧是不可动摇的存在。即便是名人圈子里同为名人的不喜欢,这并不妨碍张和林活出自己的精彩。

有被讨厌的勇气,就已经自由大半了

拥有被人讨厌的勇气,并不是说你要刻意去吸引那些被人讨厌的负能量,去心安理得地允许自己外表邋遢,行为懒惰,为人太过自我爱抱怨等等,拥有被人讨厌的前提是,你同样会努力去绽放出属于自己光彩,是非在他人眼里,与自己无关。

你可以同样愿意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但不烦恼于自己意愿不能够,时间不允许,能力不可以的事,即便他人评价不再好你亦同样不会为此烦恼;你可以同样是一个爱美的人,关注自己的外表,这是让你心情美丽的一种方式,但是当别人不欣赏你的美时,你同样不会为此自我怀疑,自暴自弃。

需要始终看见的是自己的价值所在,而并非为他人的评价而活。你兴许会看到时下,作为粉丝经济的时代,因为被人喜欢,很多小有名气的网红就可以凭此揽获不少财富,你或许也知道,俗话所言的“多条朋友多条路”的说法,朋友的获得,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喜欢。而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并不是说你真的就会为此付出什么代价。

那些所谓的代价不过是,失去了那些并不是喜欢真实的你的人的喜欢,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不仅生活更加明媚了,你更加会吸引那些和你相同的人,留下那些看见真实的你仍旧喜欢你的人。要知道,任何人都是值得喜欢和被爱的,无论真实的你是什么样子。

有被讨厌的勇气,就已经自由大半了

事实仍旧是客观的存在,尽管他人的评价也是客观存在的一种,但也不过是出于别人的主观世界而已。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我们无法掌控一切的客观,却可以改变自己主观世界的态度。

我们没有要去满足任何人期待的义务,对生活,我们最应该做的是竭力自己的能力,活出自己便好,至于什么美不美,好不好,由他人说去,由风去吧。

读一读《被讨厌的勇气》,再回到生活去感悟和体会,你能成长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