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闹!最终伤害了谁?


近年来,一些学校和教师却因学生人身伤害事故而被置于风口浪尖,不得不承受一些压力和非议,有的甚至被迫中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校闹!最终伤害了谁?


案例一:某八年级语文教师,同事眼中公认的好大姐,性格温柔,业务能力强,突然有一天竞情绪失控,一把戒尺把学生前额上敲了一个包。家长到校后,上窜下跳,在校园内狂骂,经过学校的调解,最终也算息事宁人了,但该教师却一蹶不振,教学成绩直线下滑,最后申请调离了原单位。

案例二:某班主任班级管理尽职尽责,学生出现问题总是打电话要求家长到校解决。有一学生大错没有,小错不断,家长有一天终于爆发,大骂老师,指责老师鸡毛蒜皮的事都喊家长!班主任也很气愤,坚决要求该学生调班。风波后来平息了,学生下学期也转学了。

案例三:一问题女生说不舒服,需请假回家,借用班主任手机说给家长打电话,班主任未存戒心,谁知该女生的电话却打给了一社会青年,拿着班主任的假条出了学校,与该青年坐着出租车走了。第二天,班主任和家长发现学生并未回家,家长恼羞成怒,班主任也感到很无辜!


校闹!最终伤害了谁?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联系常见的“校闹”情况,基本剖析原因如下:

一、学校管理问题。现在家长基本上都想让自己的孩子选择一个好的学校,但受条件的限制,有时只得退而求其次。学校管理的问题或所处环境的影响,使得教师敬业爱岗热情不够,学校整体校风、学风氛围较差,问题学生层出不穷,导致师生关系紧张,一旦触碰“红线”,就会引发后续问题,形成“破窗效应”。当然,还有学校为追求优质生源,人为设置障碍,层层设卡,以各种作业未完成之名,行驱赶差生之实。特别对品学皆差的学生合力施压,结果突破家长耐心底限,爆发冲突。

二、班级管理问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能力受经验所限,治理班级和与家长沟通方面存在短板,特别是班级管理混乱,班级各个学科成绩在同级段相比基本都处于末位,导致家长心有怨言,对班级工作失去信任,一旦不小心点燃了“导火索”,则争吵在所难免。

三、家庭问题。少数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对孩子过于溺爱,容不得在外受丁点委屈;有些家长社交广泛,习惯于颐指气使,总喜欢高人一等,刷存在感;家长容易受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学生在校受到意外伤害,不通过正常渠道沟通交流进行责任划分,寄希望于扩大影响满足私欲。


校闹!最终伤害了谁?


“打铁还需自身硬”,学校首先要做好“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家长也应该知道“校闹”的最终结果可能是两败俱伤,受影响最大的则是学生,一方面不利于孩子继续学习,另一方面在心灵上留下阴影。只有家校联手,才能实现“双赢”!


校闹!最终伤害了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