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天朔走了、师胜杰走了,而我们今天更应该记住和祈愿的还有他!

2018年的9月注定是个特殊的9月,相序有多位名人离开了,曲艺界的单田方、常宝华、师胜杰还有歌唱界的臧天朔。他们的离去勾起了很多人的回忆和惋惜,特别是曾经唱遍大街小巷的那首《朋友》,好像总在耳边响起。这两天很多的名人也都发声,纷纷表达了对朋友的追思之情。但我们今天更应该记住和怀恋的还有一位老人,他就是组织领导我们国家“两弹一舰”研制攻关的核工业老部长刘杰先生,为我国核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一位老人家。

据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发文:中国核工业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刘杰于9月23日逝世,享年104岁。

臧天朔走了、师胜杰走了,而我们今天更应该记住和祈愿的还有他!

刘杰是“两弹一艇”功臣、中国核工业奠基人之一,圆满实现了原子弹、氢弹研制试验成功和核潜艇动力装置初步设计,建成了国内核燃料循环工业体系,为中国核工业创建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臧天朔走了、师胜杰走了,而我们今天更应该记住和祈愿的还有他!

1962年,刘杰提出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两年规划,得到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同。“两年规划”中提出1964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是个总目标和总任务。在刘杰的组织下,一批海归学者和科学家,踏进了铸造民族核盾牌的中物院大门。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在西北浩瀚的沙漠上空,一声巨响,腾起了烈焰翻滚的巨大蘑菇状烟云。这震撼世界的惊雷向世人宣告:中国任人欺凌的时代结束了!

臧天朔走了、师胜杰走了,而我们今天更应该记住和祈愿的还有他!

紧接着1966年12月28日,我国的氢弹原理试验成功。于1967年6月17日上午7时,成功的进行氢弹空投试验。

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氢弹原理突破,美国用了七年多,苏联用了四年,英国用了四年半,而中国仅用了两年零两个月。这是一个让全世界为之震惊的速度!正是由于科技人员心中时刻惦念着民族的强盛,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和发展才得以步履矫健。

而今天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老人走了,我们在伤心惋惜的同时,祈愿老人家安息,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