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白:没有成就感的人

拿到“成就感”这个主题的时候,说实话,我想了很久很久,都没有想到一件让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的事。

自白:没有成就感的人

黯淡的天空

对,我一直觉得,我就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孩子,高考后因为运气好,挨边上了一个普通的985。大学已经过了两年,成绩中等,社团表现平平,也不是班里的学生干部,和同学参加一些比赛拿过奖,但大多都是团体奖,也参加过一些志愿活动,虽说有了不起的,但也只是圆了自己的心愿,充实了时间,似乎也没有留下什么了不得的印记。

说这两年没干什么事吧,也不是。

学习还算尽心,至少大部分的课都听了,但是不一定用心了。平时作业,记得就做,记不得的就借同学的抄抄,虽说有点愧疚,但安慰自己下次绝不这样以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社团里,没对自己抱有太大自信,所以只是留了个副部长,然后安慰自己,不都是管事嘛,一个“副”字的差别,又有何要紧?真正进入到社团工作后,其实我有很多很多的想法,每次话到嘴边想说出来的时候就咽了下去,万一被拒绝了呢?万一被拒绝了得多尴尬,又不是我说了算……

竞选学生干部的时候,其实有想过竞选班长,但仔细想想,哎呀做个班长多麻烦呀,要和班上每个人处好关系,还要处理那么多事情,多累呀!更何况,大家为什么要选我呀?如果选不上,那该多尴尬呀!百般犹豫之下,竞选当场才决心去报心理委员试试,最后以两三票之差输了。然后我告诉自己,哎,尽力了,太丢脸了,下次再也不要这样做了。

个人比赛也不是没有考虑报名过,但当发现自己一下子忙起来的时候,我就开始感到很颓废,哎,明明就能力不行,为什么要报名这些东西呢?还不如好好搞学习。但其实,没做比赛,学习也并没有做得多好。

志愿活动也是参加过的。当时看到支教的活动推送时非常心动,说走就走地参加了那次活动。结果培训的时候,看到身边的小伙伴不是哈佛清华名校出身,就是能言善辩很有想法。于是,我又开始陷入了胆怯和惶恐之中 …… “他那么优秀,他的想法肯定是对的,我肯定理解错了。”所以,培训结束了,我依旧像个透明人一样。毫无意外地,支教活动中,我虽然和大家都相处得不错,也有学生很喜欢我,但我总感觉自己人气不如别的老师高,似乎又一次成了小透明。

回忆过往种种,心里突然觉得很难受。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从家长老师眼里的榜样学生,变成了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透明?

我想起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那个总在教室出现死亡沉寂的时候,举起手回答问题的自己。

她还是那个内向的小孩,总是严严肃肃的,很听老师的话,但她总相信自己能回答出每一个问题,所以站起来的时候声音都洪亮清楚,格外地自信动人。

后来的后来,那个小孩进了重点班,似乎没有了以前的光环,逐渐变得平庸,她也慢慢没有了以前的自信。每天上课最害怕的就是被点名起来回答问题,因为仿佛有千万双眼睛在盯着自己。

后来的后来,那个小孩逐渐不再在意别人的眼光,但依旧那么不自信。一群人的时候,宁愿当个捧场的听众也不愿意讲话,是因为总觉得自己会讲错话。与人相处的时候格外害怕冷场,害怕别人会讨厌自己。她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因为害怕被否定,即使讲出来了,一旦遭到对方的一点点质疑,便立马否定自己。

后来的后来,那个小孩想做好的事情很多,没有轻松做好的天赋,却又总不愿意太努力,因为害怕那个努力但没有结果的自己被嘲笑。

后来的后来,那个小孩依旧想努力做个外向的人,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总觉得自己不够幽默,别人也不够喜欢自己。久而久之,她就戴上了不爱说话的面具,宁愿让自己安静待着,因为似乎在这样的外表下,不说话也不用被谴责。

后来的后来,那个小孩去看了心理医生,阐述了自己一直以来怀疑自己的情绪。

她跟我说的话,我可能终生难忘。她微笑地跟我我:“孩子,你说你总害怕别人不喜欢你,害怕冷场,可是刚刚和你交谈下来,我明明就觉得很舒服呀!孩子你要记住,如果你不自信,那么别人和你相处就很难觉得舒服,因为那种状态是具有感染性的,而且你也很难变成自己真正想要的样子。你能够站在这里,然后做过那么多勇敢的事情,说明你其实真的是一个很棒的人。不需要太去在意那么多,你要相信,你就是最棒的。”

是啊,她说的没错,越是不自信,身边的事情仿佛就真的变得越来越糟。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即使现在不那么优秀,未来也一定可以成为很优秀的人。

即使现在依旧偶尔会陷入这种消极的悲观情绪中,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能找到那个真正足够自信的自己。那个时候的我,一定会骄傲地说出,那些让我成就感满满的事情!

就像今天看《明日之子》听到的歌:

“我是真的很不错,真的很不错,是真的真的真的很不错!”

自白:没有成就感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