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有“三贵”,你能做到哪个?

在《明儒学案》中记载了很多读书人关于学问的讨论,其中有“三贵”特别值得今人学习和传承。

(一)学贵有疑。

这是明代大儒陈献章提出来的,他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早在《论语》中就已经讨论过“学与思”的关系,陈献章进一步阐述,思考起源于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很多人断章取义的将“疑”解释成“疑惑”,其实是不准确的。

治学有“三贵”,你能做到哪个?

陈献章

结合《论学书》中的原文,以及当时学风背景。质疑精神才是陈献章所倡导的“疑”,在朱元璋把程朱理学列为官方思想之后,二程和朱熹的学说便成了权威。当时学子们认为天下的道理都被朱子说尽了,甚至出现了“言不合朱子,率鸣鼓而攻之”的党同伐异之学风。陈献章屡考不中,感慨万千,开始怀疑人生,他读过很多书,可谓是学富五车了吧!但是仍然一无所长,于是开始质疑程朱理学的道理,同时思考陆九渊的心学道理。

当时的读书人把理学作为考取功名的工具,并无人深入学问思考道理。正是这种质疑的精神,打破了理学的桎梏,为明代的思想注入新的活力。从刚开始的笃信理学,到质疑理学,再到反对理学,成就了陈献章在心学上的学术造诣,由此列入孔庙被尊为儒学大师。他提出“天地我立,万化我出,宇宙在我”的心学命题深刻的影响了后来的王阳明。

治学有“三贵”,你能做到哪个?

(二)学贵有得。

这是明代大儒王阳明提出来的。王阳明和陈献章早年的经历几乎是如出一辙,少年王阳明是及其崇拜朱熹的,认为理学就是天下真理,同样是屡考不中之后才开始怀疑人生,同样是章寻书册累年而无所得。于是他在吸收学习陈献章部分观点之后,提出学习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所收获。

在龙场悟道之前,王阳明还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青年。在反对理学的立场上,他跟陈献章是一直的,皓首穷经既不能考取功名,又不能有所收益,真不知道读书是为了什么。于是也开始学习心学,王阳明认为人是有“良知”的,良知说的是“是非之心”,是不用考虑就能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不用学习就能做到为善去恶。而良知的最高境界是胸中没有一丝恶念生气,这种理论是跟禅宗思想很相近的。

在实践问题上,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方法论。这不同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学识”和“应用”的统一,而是专指“良知”与“行为”的合一,人的行为是不能违背良知的。其四句教言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学的本质和知行合一的功夫尽在其中了。

治学有“三贵”,你能做到哪个?

(三)学贵有见。

这也是王阳明提出来的。他教育弟子说:“且所以见者,实体诸心,必将有疑,果无疑,必将有得,果无得,必将有见”。 这里面包含了独立思考和质疑权威的学术精神,认识是从质疑开始的,有所怀疑必然要解决疑虑根由,必将有所收获;而见识是建立在有疑、有得的基础上的。

我们很难相信一个只会鹦鹉学舌的人能有什么见识,王阳明说:“众皆以为是,苟求之心而未会焉,未敢以为是也;众皆以为非,苟求之于心而有契焉,未敢以为非也。”他的质疑精神是建立在“心学”基础上的,以心证为评判标准,而不是大家觉得对,就是对的。要落实到良知,落实到知行合一上才能证明是对的,没有这番功夫就下结论,不过是人与亦云罢了。

前三者是古人针对于读书做学问而言的,笔者还行补充几点。一是要精专,二是要广博,三是要持之以恒。非专一门的深入研究,不能精通,时间学问万千,又不能全都去研究,所以“学之道,贵以专”。而专门学习一个类目,日久难免见识偏颇,出现一叶障目的情况,又不得不广揽博学,可以不求甚解,可以浅尝辄止,总之要增广见。这一切要有所成,是建立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的。

然而这只是说明自己学有所成而已,至于有没有用,还需要结合实践来检验。大师区别于普通学人一方面在于学问经得起检验,能够帮助理解世界解决实际问题;另外一方面是大师比普通学者更会表达,不能简约通俗明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见解,跟茶壶里的饺子似的,终究是学问止于自我消耗,未能传播出去,得到弘扬。所以还需要专门下功夫进行训练,路漫漫其修远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