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桃杏梨樱字字成诗,唯独李花没有李子出名

四月芳菲,春意盎然,又到了百花争艳的时节,古代的文人墨客每当这个时令也会心情躁动,不免有感而发,对着万花丛中吟诗作对。其中也不少名人佳句,这些佳句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讽世,也是竞相争艳,为万物孕育的春季增添了不少情趣。

桃杏梨樱,诗词四美,争奇斗艳

四月芳菲,桃杏梨樱字字成诗,唯独李花没有李子出名

桃花

《题都城南庄》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比如,唐代诗人崔护的这首七言绝句,四句中,两次直接点桃花。把桃花与姑娘的脸相比较,相映成辉,不仅承托出了花美人俏,也暗含了男女互生情愫,才子赞佳人的情趣,“人面桃花相映红”更是成为千古佳句。

四月芳菲,桃杏梨樱字字成诗,唯独李花没有李子出名

杏花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主人怕客人的木屐踩坏了园子里的青苔,而不肯开门把客人拒之柴扉之外,但是满园子的春色却耐不住寂寞,派一枝红杏花出墙撩人。“一枝红杏出墙来”也是竞相传诵。

四月芳菲,桃杏梨樱字字成诗,唯独李花没有李子出名

梨花

《东栏梨花》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这首诗里苏轼把梨花的白洁与柳的深青作对比,抒发了自己看淡人生,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描写出了梨花白而不妖艳,纯洁高尚的品质。当然,其实苏轼还有另外句话“一树梨花压海棠”也非常出名,是为了调笑好友张先八十岁时娶十八岁女子为妾的事,传为佳句。

四月芳菲,桃杏梨樱字字成诗,唯独李花没有李子出名

樱花

《无题》唐·李商隐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苍垂扬岸。

樱花烂漫几多时?柳绿桃红两未知。

劝君莫问芳菲节,故园风雨正凄其。

作者看着柳绿花红,触景生情,对樱花的短暂,发起了感慨,或许一场雨之后,便化为春泥了无息吧。虽然作者没有点出是在感慨人生的短暂,还是在祭奠突发的爱情,总之,表达了对短暂好时光的留恋。

李花难寻,画风突转

然而还有一种我国很早就有记录的水果,它的开花却没有果实出名,便是李子。李子背后的故事很多,关于李花的诗句记载却甚少,当然也不是没有,仔细查阅还是能够找到,但是画风和上面四美却完全不同。

四月芳菲,桃杏梨樱字字成诗,唯独李花没有李子出名

李花

《行香子·树绕村庄》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傍。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作者沐浴着春风沿岸溜达,流水账式地记录了入眼的几乎所有景物,幸好李花适时出现了,幸运地被作者写进了诗里。但是仔细品品,却感觉还是差点意思,三字经、数来宝式的“李花白”三字就给交待了,完全没有进一步的描写,以及比喻或抒情,完完全全的写实,直男式的风景描写。当然,这里并不讨论作者的水平,单纯的说李花,可能李花确实不是那么太受文人宠爱,尤其与四美相比。

竹林七贤王戎,少年识李

虽然李花在诗词歌赋中没有崭露头角,稍逊一筹,但是它结出的果实,可是在历史上掀起了不小的风浪。

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兢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其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 ——《晋书·卷四十三·列传第十三》

魏晋南北朝的名士,位列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小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吃李子。有一次他与几个小朋友在路边玩耍,看到路过有一棵李子树,结满了果实。孩子们争相去摘,只有王戎不着急。有人就纳闷了,就问王戎,你不是最爱吃李子吗?怎么不去摘啊。

四月芳菲,桃杏梨樱字字成诗,唯独李花没有李子出名

李子树

王戎也是不慌不忙,说这李子就结在路边,这么多人路来路过没人摘,肯定特别苦,要不早被人摘了吃了。别人摘一下一吃,果然是苦的,小王戎受到众人的一番夸赞。果然是

聪慧机敏,年少见多识广

王戎长大之后,混迹于竹林之中,与阮籍关系特别好,有文采;虽然有些厌世,官运也算不错;以孝出名,而且与妻子关系也非常融洽,“卿卿我我”就是出自王戎与妻子的典故,可见二人有多么腻歪。王戎几乎可谓是一个完人了,但是却有一个小毛病,便是非常吝啬,而且还出了名。

王戎卖李,吝啬名传扬

“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刘义庆《世说新语·俭啬》

关于王戎吝啬的典故中,有一件又跟李子有关,真可谓成也李子,败也李子,也足见王戎对李子的钟爱,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晚年的时候,王戎家院子里种了棵很好的李子树,结出的李子非常好吃,远近闻名。

正因为太好吃了,这个品种市场上稀缺,善于理财的王戎看到了发财的机会,打算提高价格在市场上出售,挣上一笔。然而他转念一想,这么的好吃的李子,李子籽被人得去了,再种出同自家一样好吃的李子,这李子就不值钱了。

四月芳菲,桃杏梨樱字字成诗,唯独李花没有李子出名

钻核卖李

但是,王戎年少就聪慧,上了年纪见的世面多了,这点小难处就更加难不倒他了。王戎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钻破,然后再出售。买李子的人也可以吃好吃的李子,却得不到完好的李核,王戎还挣了钱。不得不说,王戎也是商业奇才呀,但是这吝啬的名声却也越传越响了。

王祥哭李,王济嫉李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刘义庆《世说新语》

魏晋人士似乎对李子特别钟爱,曹魏时期官至太尉的王祥,家里也有一棵特别好的李子树,王祥的后母精心呵护,常让王祥看守着李子树。有时候刮风下雨,李子树暴露在外,王祥担心李子树受损,心疼到抱着李子树大哭。李子树遇如此主人,也是三生有幸啊

和峤性至俭,家有好李,王武子(王济)求之,与不过数十。王武子因其上直,率将少年能食之者,持斧诣园,饱共啖毕,伐之,送一车枝与和公。问曰:“何如君李?”和既得,唯笑而已。——刘义庆《世说新语》

感觉好李子都生在魏晋时期了,魏晋时期还有一位大臣和峤,家里也有一棵李子树,结的李子特别好吃,他的小舅子,也是司马昭的女婿王济听说了,嘴馋就跟和峤索要来尝尝。谁知这和峤和王戎犯一个毛病,也是特别吝啬,王济这么大的脸面开一回口,和峤只给送来区区几十个李子。

四月芳菲,桃杏梨樱字字成诗,唯独李花没有李子出名

李子

王济感觉气不打一处来呀,不看背景深厚,就冲着亲戚关系,小舅子和姐夫开一回口,也不至于这么点就打发了吧。趁着和峤当差不在,王济带着几个少年,去把和峤家的李子树给砍了,饱吃一顿,还把一车树枝送到和峤面前羞辱他。和峤自知错在前,脸红一块青一块,尴尬至极,也没好意思开口说什么。

春之遐想,愿二零二零更加生机勃发

关于李子的典故不止如此,比如还有“桃李满天下“等等还很多,桃杏梨樱之外,梅兰竹菊等其他植物数不胜数。春生万物,不仅各具特色,在漫长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中,逐渐融入了传统文化当中,而且多在历史记载中留下了影子。人们会把花的美来喻人的美,用花的品质来衬托人的品德。

四月芳菲,桃杏梨樱字字成诗,唯独李花没有李子出名

春之希望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美好的景色年年有,赏花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却有着不同的心境。幼年时赏花习得色彩,少年时观花浸着芬芳,青年时捏花憧憬爱情,如今赞花回望青春。总之,春天是开花的季节,万物舒展百草新生的景象,给人带来希望和力量。愿二零二零的春天,更加生机勃发,驱散疫情的阴霾,万象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