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业绩大比拼!工行一天赚8亿,交行明显掉队

六大行业绩大比拼!工行一天赚8亿,交行明显掉队

支付曝光台讯:六大国有银行业绩公布,凭借用户与资金优势,六大行吸金能力秒杀同行。同时,各大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斥资建设金融科技,加强风控能力,以保资产质量。


近日国有六大行2019年财报悉数公布,中行、农行、工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去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和超1.1万亿,六大行日均净赚30.59亿。

财报显示,六大行中工行成为最挣钱的宇宙行,总资产已突破30万亿,净利润高达3134亿,同比增长4.9%。凭着巨大的体量,工行稳居“全球银行1000强”榜首。由于盈利可观,工行分红也出手大方,工行预计现金分红金额高达936.64亿。

除了工行,其他五家国有大行业绩也可圈可点。建行去年净利润达到2667.33亿,同比增长4.74%,位居第二。农行净利润为2120.98亿,位居第三。中行以1874.05亿的净利润位居第四;交行、邮储银行的净利润分别为772.81亿、609.33亿。

从盈利上来看,工行、农行、建行、中行净利润均超千亿,而交行和去年新加入国有大行阵营的邮储银行体量较低,利润未达千亿。

由于国有大行承载了大部分国民的存款,其资产质量指标受到监管严格限定。近年来,国有大行不断加码处置不良贷款,加强风控严守资产风险,从数据上来看,去年六家国有银行的资产质量也比较稳定。

六大国有银行中除了邮储银行不良率与上年持平外,另外五家银行的不良率均有所下降。中行不良率为1.37%,比上年下降0.05个百分点;建行不良率1.42%,比去年下降0.04个百分点;工行不良率1.43%,交行不良率1.47%。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最年轻的国有大行,邮储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28.44亿元,不良率仅为0.86%,其也是六大行中唯一一家不良率在1%以下的银行。

在传统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中,基于移动端的手机银行加速了银行业务线上化。手机银行不仅具备银行营业大厅的功能,而且打通了移动支付,连接更多的消费金融场景。同时,国有大行凭借用户优势和资金优势,与市场上的互联网公司合作,丰富手机银行功能生态。


财报显示,六大行手机银行客户数总计超14亿。工行、建行、农行位居前三,三家手机银行用户总数已超10亿,其中工行3.61亿,建行3.51亿,农行3.1亿。


为了得到更多用户,提升手机银行打开频次,各家银行去年也纷纷更新手机银行版本,使手机银行覆盖更多移动支付场景。交通银行与中国银联、财付通合作,实现交行手机银行用户在多场景下支付。数据显示,交行手机银行月度活跃客户达2218.24万户,同比增长36.44%。


此外,邮储银行在2019年与多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合作,在电子支付、收单业务、线上开户、网络贷款、“邮储食堂”、科技应用等多方面取得突破。


信用卡业务作为银行重要的零售金融业务,也是各国有大行竞逐的方向。在信用卡发卡量上,工行排在第一,累计发卡量达1.59亿张,同比增长5.3%;建行、中行、农行、交行、邮储银行累计发卡量分别为1.33 亿张、1.25亿张、1.2亿张、1.2亿张、970.41万张。


从数据上来看,交行是去年六大行里唯一一家信用卡贷款余额和交易额双双负增长的银行,同时也是信用卡不良率最高的银行。业内人士表示,交行信用卡之所以掉队,是因为交行在过去两年坏账压身,不得不调整激进的市场策略,采取封卡降额等措施降低资产风险。


尽管六大行在去年取得了相当不错的业绩,但今年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及用户收入降低必定会使银行资产端承压,加之一季度催收等业务受阻,银行的资产质量风险随之加大。这也倒逼银行加强信贷风控,以确保资产质量处于合规水平。


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受疫情影响,潜在风险客户将加剧资金紧张和风险化解难度,清收工作推进难度也在进一步加大,预计今年一季度和半年逾期贷款会有所上升。


撰文 | 陈大柴

出品 | 支付百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