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莆田人记得这种传统美食吗?快消失了…

这是我小时候必吃的糕点。而现在的早餐店几乎被包子油条承包,碗糕早就没了踪迹。唯有同类型的发糕还勉强占有一席之地。


碗糕小小一朵,洁白如雪,入口软糯,还有些弹牙,能感受咬下去的时候,它微微弹起的感觉,整体又很柔软,仿佛在吃一朵云。
当然,碗糕制作很有技巧,非我所能。缠着我可爱的婶婶露了一手。为了找回以前的感觉,还特地用小杯子装,造型完美,也很好吃。不知道大家有多久没吃过了?

还有莆田人记得这种传统美食吗?快消失了…


碗糕制作工序繁杂,耗费体力大,如今制作者已在大量减少。


制作原料很简单,就是大米,为了保证后期成品在口感上软硬适中,一般选用早米。


制作方法


大米浸泡两个小时后,再将其磨成米浆。磨浆时加入白糖,比例为一斤大米配四两白糖。


磨成后的米浆不可马上使用,要放置10个小时进行自然发酵,可放入之前剩余的老酵母。如果发酵过久做出来的碗糕会发“酸”,吃起来无味,还会掉渣儿,因此要加入适量的食用碱来中和。最后,将米浆放入容器内,用大火蒸15分钟。


刚出炉的碗糕颜色雪白,像一朵盛开的花,散发着浓浓的米香味。放置冷却一会口感反而会更有弹性,吃起来筋道、细嫩、鲜甜。

还有莆田人记得这种传统美食吗?快消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