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讲历史
十五年儿子,哪来五十年?万历朝也就48年。
国本之争又称争国本,是明朝明神宗册立太子的问题,由于中国古代历来“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所以被称为国本之争。
主要是万历想立郑贵妃的儿子福王朱常洵为太子,而长子是不受宠的王恭妃的儿子朱常洛,也就是后来的光宗皇帝,新红丸案而死。
大臣们想拥立朱常洛,而跟皇帝产生了矛盾,说到底,还是皇权和臣权的一次争斗而已,大臣抱团对抗皇帝。
同时,事情闹得越大,拥立之功就越大,大臣们为了拥立之功,就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争斗
中国通史视频
国本之争是万历年间围绕立谁为太子发生的一场政治斗争。表面是诸位之争,实质上皇权的争夺。纠正一个错误,国本之争从万历14年开始到万历42年结束,将近30年,不是50年。明朝亡于万历大概由此而来。
①缘起。
万历帝有3个儿子,长子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生母恭妃,原来是李太后的宫女王氏,有一次万历帝在太后宫中偷偷地宠幸王氏,王氏生下了朱常洛。二子早夭。三子王常洵,其母郑贵妃最受万历帝宠爱。皇后一直没有孩子。万历帝有意废长立幼,大臣们不同意,纷纷上书要求立朱常洛为太子。由此开始了群臣与神宗、郑贵妃进行了30年的拉锯战,最后李太后都参与其中,这就是“ 国本之争” 事件。
②万历14年至万历21年,群臣的初步胜利。
万历14年( 1586)2月,大学士申时行等要求册立太子。万历帝以朱常洛年龄还小为借口拒绝了。群臣对这一答复非常不满意,纷纷上书支持申时行。
万历帝首先对上书的大臣来硬的,严厉打击他们。如户科给事中姜应麟、吏部员外郎沈、刑部主事孙如法被贬,御史孙维城、杨绍程、给事中胡时麟被停发工资。
其次采取了冷处理的方法,将奏疏留中。留中指皇帝将臣下章奏留在宫中。或存档备查,或暂缓批答交议。这里万历帝采取的是暂缓的策略。由此万历帝开始了不上朝的举动。
后来万历帝见效果不佳,开始找各种借口拖延。有时候当面答应了群臣的要求,让群臣回去等待旨意,一等就是四五年。有的时候说再等几年吧,说不定皇后会生了孩子。为了达到目的,万历帝费尽了心机。
万历21年( 1593)闰11月,经过群臣据理力争,神宗被迫让步,答应朱常洛第二年接受教育。群臣取得初步胜利。
③万历24年至万历29年,朱常洛最终成为太子。
万历24年( 1596)2月大臣们以皇长子朱常洛到了行冠礼之年,催促万历帝立太子,第二阶段的斗争开始了。万历帝故技重施,以等几天就册立、太子的住处没建好、没钱筹备典礼等等借口拖延到1600年。这一年皇帝的生母李太后实在忍无可忍了,史载:
一日,帝(指明神宗)入侍,(李)太后问故。帝曰“ 彼(指常洛)都人(即宫女)子也” 。太后大怒“尔亦都人子! ” 帝惶恐,伏地不敢起。常洛“由是得立”(《明史·孝定李太后传》)
万历29年( 1601)10月15日,皇太子册立礼举行,同时册封常洵等诸王。不久,皇太子冠、婚礼相继举行。“国本”之争第二阶段至此结束。有的学者把朱常洛立为太子作为国本之争的结束,所以国本之争也有持续15年的说法。其实这次事件远远没有结束。
④万历31年( 1603)至万历42年( 1614)3月,福王朱常洵就藩。
明朝祖制,亲王受封后必须离开北京到封地,称“就藩”或“之国”。但明神宗与郑贵妃不死心,指望着有一天以福王取代太子,因此一直不让其之国。
万历40年5月,群臣开始上疏催福王“就藩”,这也是“争国本”事件的尾声。这期间,面对大臣们的催促,万历帝置若罔闻,但此时皇太子已立,他找不到更好的托词。在万历42年3月,发生了挺击案,人们怀疑是福王和郑贵妃派人做的,为了避风头,福王朱常洵被迫“就藩”。这意味着“国本之争”事件暂时以朝臣的胜利而结束。
⑤后果
国本之争的后果很严重。“国本之争”发生时,万历帝与群臣为了各自的利益多次发生冲突进而产生了不信任,皇帝还变相罢工,不理朝政。朝臣中间也发生了党争,给明代后期的政治造成极大地负面影响。此外处在斗争漩涡的朱常洛长期处于紧张焦虑之中,身体受到严重伤害,结果登基不到一个月命丧黄泉。可以说“国本”之争是明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闵不克
万历皇帝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皇帝生涯可谓充满传奇,首先他幼年登基,得名相张居正辅佐,王朝一扫嘉靖朝以来的颓势,国家呈现蒸蒸日上的气势。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安然度过了他的幼年和少年时光,待他成年后,张居正暴病而亡,所以他并没有受制于权臣的苦恼。
后来不知这家伙受了什么刺激,变的懒的出奇,二十多年都不上朝,就在后宫鬼混,生了儿子公主一大堆。生了还不想负责,只宠爱郑贵妃和她生的儿子,一心想把郑贵妃生的儿子立为太子。也不管老祖宗朱重八定下的“立嫡立长”的规矩。可大臣不干了要坚持真理,认为你这么干,国家不乱套了吗?大臣就反对,劝皇帝,立太子关系国家根本,您老不能乱来啊,乱来国家要出乱子的啊。可皇帝不干,要表达对郑贵妃的爱是真的,是千百年不会变的,这样一来二去,就争到皇长子朱常洛都有儿子了,还没争出个所以然来。
这就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争国本事件,表面争的就是立谁为太子,实际争的是统治中国千百年的儒家思想。
沧海一粟7528
明朝万历时期的国本之争,持续了五十年,这个国本之争到底争的是什么?
我是临石观海,我来回答
首先更正一点,国本之争只有十五年,而此事件的起因是由于明神宗与朝廷大臣关于立太子而起的纷争,结果造成了万历怠政,党争加剧,从而影响了整个明朝后期的走向。
国本之争的起因
事出偶然,一次,明神宗临幸了一位姓王的宫女,本来也很正常,没想到神宗还挺神,王宫女怀孕了,然后还生下了一个儿子,这就是明神宗的长子朱常洛,但由于明神宗跟这位宫女没感情,且宫女地位低下,所以刚开始明神宗还不承认,后来因为证据确凿,只能默认了,但也不喜欢朱常洛。
而后来明神宗与宠妃郑贵妃又生下了一位皇子,朱常洵,这位郑贵妃不是一般人,是最得宠的妃子,深得明神宗喜爱,于是明神宗有意立朱常洵为太子。
未几,郑贵妃生子常洵,有宠。储位久不定,廷臣交章固请,皆不听。—《明史》
国本之争的过程
然而在封建社会虽然皇权至高无上,但还是有约束的,特别是这有国之根本之称的太子归属,不是凭皇帝的喜好可以决定的,于是一场历时持久的闹剧拉开序幕。大臣们一看明神宗迟迟不立太子,都看出了其中的猫腻,一时间纷纷上书,按照祖制,立朱常洛为太子,矛头直指郑贵妃。
而明神宗不为所动,采取拖字决,一推再推。而这中间最苦恼的人当属夹在皇帝与大臣中间的内阁首辅了,既不敢得罪皇帝,又不能忽视民意,于是被左右夹击,先后落马,而朝臣或被廷杖,或被流放,但仍前赴后继,而明神宗也开始消极怠政,双方互不相让,致使朝廷政务无人管理。
国本之争的结果
在历经了长达十五年的拉锯战后,在太后的干预下,明神宗最终妥协了,立朱常洛为太子,封朱常洵为福王。而朱常洵在郑贵妃的授意下并未离京,直到“挺击案”发生,才无奈的离京就藩,国本之争才正式落下帷幕。
国本之争的恶劣影响
虽然国本之争结束了,但他产生的影响却才刚开始。由于明神宗万历的怠政从而加剧了朝廷各党的争斗,特别是宦官势力的崛起,而朝廷的不作为也致使地方势力蠢蠢欲动,而此事件也是后面晚明三大案的起因,也直接加速了明王朝的崩盘。
总结:国本之争确实是伤了明朝的国本,因此也有明朝之亡始于万历的说法,我们回过头来看,万历确实应该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主要在于他用怠政来宣泄自己的不满,过于偏激,影响太过恶劣。
临石观海
中国古代历来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所以国本之争就是太子之争。
明神宗
明朝万历时期的太子之争,前后历时十五年。表面上看是明神宗和臣工们关于太子人选的争执,实际上是皇权和文官之间的权力斗争。
太子之争的始末
万历十五年,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册立皇长子为太子的原则,向明神宗建议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然而明神宗不喜欢宫女所生的朱常洛,因宠爱郑贵妃,有意立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受到大臣与慈圣皇太后极力反对。
明神宗和大臣们争执不下。大臣中也分成两派,大部分官员支持皇长子朱常洛。朝廷大臣以集体辞职向明神宗施加压力。甚至公然批评皇帝隐私。
双方争吵了十五年。至万历三十年,明神宗才立朱常洛为太子,结束了太子之争。
太子之争时,内阁首辅四人、部级官员十几人被迫去职。一百多位中央及地方官员被罢官、解职、发配充军。
太子之争事件的影响
一、太子之争是以明神宗让步而结束的。在明神宗和文官集团的权力斗争中,皇权减弱了。皇权在权力格局中的仲裁和影响受到弱化。
二、朝廷大臣们在太子之争中的争执,逐浙演变为党争。东林党,齐党,宣党,浙党等派系开始成形。
三、长达十五年的争执,造成朝廷政务懈怠。明神宗心中恼怒朝廷大臣,转而使用太监处理政务,大肆敛财,阉党成形。明神宗则沉溺美色,奢靡享受,不理朝政。
“明朝衰败自万历开始”。赞同这个说法。
爱冬的文
万历年间发生过不少著名的历史事件,国本之争正是其中之一。那么国本之争究竟争的是什么,为什么整个事件持续长达15年之久?
国本之争的经过和原因
首先要说明的是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并没有长发50年之久,而是前后持续了15年。
要弄清楚国本之争所争何物,先得知道何为国本。所谓国本其实指的就是皇位继承人,通俗点说就是太子储君。
这样一来,国本之争的意思就很明显了,它指的就是争夺皇位继承权。
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已经明确规定了皇位继承的顺序,按理说万历皇帝只要遵照太祖的规定立太子就可以了,为何最终却演变成一场国本之争?
这得从当事的两位皇子说起,他们分别是万历皇帝的长子朱常洛和三字朱常洵。
朱常洛是万历皇帝偶然临幸李太后宫中的一名宫女而生,因为生母身份卑贱的缘故,万历皇帝对这位长子并不重视。
朱常洵是万历皇帝第三个儿子,他的生母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妃子郑贵妃。因为生母受宠的缘故,万历皇帝非常喜爱朱常洵,一直想将他立为太子。
按照明初制定的皇位继承顺序,万历皇帝应该立朱常洛为太子。但是万历皇帝一点也不喜欢朱常洛,所以一再推脱,不想将皇位传给他。其生母也是在生下朱常洛几年后才被册封为恭妃。
而万历皇帝对待朱常洵的情况大不一样,他出生不久,其生母郑妃就被册封为贵妃。
大臣们从万历皇帝的举动中嗅到了一些信息,他们认为万历皇帝要立幼子朱常洵为太子。这样一来岂不违背了祖制?
所以大臣们极力反对万历皇帝立朱常洵为太子,他们甚至多次上疏要求万历皇帝早立朱常洛为太子。如果大臣们任由万历皇帝违背祖制,那么他们将会在历史上留下骂名的。
另一方面,万历皇帝的母亲李太后也反对他违背祖制立幼子为太子。这样一来就上演了万历年间那场长达15年之久的国本之争。
最终万历皇帝迫于祖制,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而朱常洵被封为福王。朱常洵在梃击案发生后迫于舆论压力,前往藩地就藩,国本之争告一段落。
历史守望者
国本之争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万历十四年(1586年)首辅申时行上疏,请求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万历不喜长子。在三子朱常洵出生后,欲立三子。群臣反对,荒唐的争国本事件就此开始。在长达十五年的争论里,许多大臣因触怒万历皇帝进入诏狱,发配边疆,帝国统治陷入不宁,来自于后宫的唆使让万历皇帝始终不愿退步,大臣们的坚持让帝国的统治陷入混乱。
朱常洛被立为太子是天意 也是人和,,其实从古代宗法制上 立嫡长子就应该是朱常洛为太子 。但是当时万历皇帝当时宠爱郑贵妃 ,自己也想立朱常洵 但是大臣极力反对 理由就是不符合宗法制 。大致是这么回事,当时分两个党派。一个党派齐、宣、楚、浙、昆(下面简称浙党),另一个党派就是我们大名鼎鼎的东林党。一部分拥护皇长子朱常洛,另一部分就拥护福王朱常洵。按照明朝规定应该立长子为太子,而且大部分群臣也都拥戴皇长子朱常洛,但是明神宗不喜欢长子朱常洛,就想立朱常洵为太子。就这么着,遭到了群臣和皇太后的反对。
因为皇长子朱常洛是宫女所生,这个福王朱常洵是郑贵妃所生。万历皇帝呢,偏偏喜爱这个郑贵妃所以也就喜爱福王朱常洵。
后来出了梃击案 调查表明是郑贵妃的人谋划的 后来万历就立了朱常洛为太子 朱常洵被封为福王(最后被李自成农民军抓了 给煮了当肉吃)弄到封地去了。
早在几年前,万历皇帝为讨郑贵妃的欢心,曾许愿将来封朱常洵为太子。郑贵妃施展聪明,让皇帝写下手谕,珍重地装在锦匣里,放在自己宫中的梁上,作为日后凭据。可是,当郑贵妃满怀希望地打开锦匣时,不禁大吃一惊:一纸手谕让衣鱼(蠹虫)咬得残破不堪,“常洵”两字也进了衣鱼腹中!迷信的皇帝长叹一声:“此乃天意也。”终于不顾郑贵妃的泪眼,而把朱常洛封为“太子”。
因为这场关于决定谁是继承人选的争论,整个大明帝国都陷入了动荡之中,从国本之争到三大案的爆发,整个帝国陷入了长久的权力斗争之中。
政治越发混乱,这个庞大的帝国终于走向衰败。
国本之争演变到最后,其实已经演变为皇帝和大臣们的角力,皇帝试图凭借自己的权威迫使大臣去妥协,但大臣们借着祖训丝毫不退步。
于情于理都不占上风的万历皇帝眼见自己的皇帝权威在这场争论中颜面扫地,也就不难怪要深居后宫不理朝政了。
独秀文苑
万历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在位四十八年,也就是明十三陵唯一发崛的定陵的主人。在他身上发生的怪事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争国本"。
"国本"就是储君。也就是争立太子之位的意思。按照皇家古制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神宗皇后无子,太子也就只能从妃嫔庶出的皇长子产生。
争国本的两个主角:一个是不受待见的王恭妃1585年所生皇长子朱常洛,另一个是受万历宠爱的郑贵妃1586年所生的皇次子朱常洵。
争国本,万历与朝臣争吵对立了十五年,而非题目说的五十年。中间一些人丢官丧命。直到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以万历的败北,群臣的胜利一一皇长子朱常洛被立为太子、次子朱常洵被封为福王的结果而结束。
为争国本,十余年闹得沸沸扬扬、朝野震动,万历为历代皇帝第一。
还原历史,也事出有因:
太子朱常洛的母亲王恭妃本是皇太后的贴身宫女。可奇怪的是肚子日渐鼓起。太后追问之下道出实情,是万历皇帝所为。一开始万历还想抵赖,但早已被随身记事太监记录在案。不得不承认。
原来一次万历去太后宫中问侯母后,恰逢太后不在,一时性欲大发,顾不了那么多,临幸了这位王氏宫女,竟一矢中的。太后做主,给了一个嫔的封号和名份。直到儿子被立为太子,才晋封为王恭妃。
虽然朱常洵没有夺得太子之位,但同时封为福王,封地洛阳,食俋四万倾,创历代封赏之最。
但他的下场很惨,李自成攻陷洛阳后,烹了这位福王,结局很悲。
晚亭与落霞同晖
争国本的本质,就是万历要整顿官僚集团,让官僚集团真正听命于己,而官僚集团不让他整。万历争国本失败则是明朝组织路线彻底失控的开端。明亡倒计时由此开始。
中国历史上有422位皇帝,但是真正能做到乾刚独断,一言九鼎的却并不多。大部分的历史时期,皇帝与其说是领导国家意志,不如说是官僚集团的代言人,有的朝代,比如东汉,魏晋,两宋,甚至连开国之君都没能真正驯服官僚集团,反而对官僚集团相当程度地让步妥协了。所以,算下来,真正做到能让组织路线服从皇帝本人指挥,并实事求是地贯彻皇帝本人意志的帝王,两千年来也是屈指可数。
但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官僚们都是人精,他们有无数种办法绑架、扭曲、腐蚀皇帝的意志。要完成整顿官僚集团的历史重任,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毅力和巧妙的政治手腕,非雄才大略的雄猜之主不能做到。有的皇帝压根就不想做这种事,一心只愿与官僚集团同流合污,如司马炎;有的皇帝有这样的野心,但在实践中受挫,与官僚的政治斗争,因为阻力过大,只得中途放弃,如万历。正因为如此,那些真正意义上的“帝王”才会这么稀缺。
就“争国本”事件本身而言,万历选择与官僚集团开战的题目太大导致进退失据,理论依据又不充足,导致孤立无援,以至双方相互僵持,沦为死局,最后只得放弃整顿。这是一个失败的案例。而相对的,汉宣帝在册立皇后,展开实际夺权的时候,选择的“故剑情深”的题目,就很成功。这个题目既给自己留下了进退的余地,也合情合理,容易争取大多数。从这里可以看出两者政治手腕的差距。
在他之前,精于权术,在赢得“大议礼”的胜利,肃清杨廷和等当权派之后,一直牢牢地把握着对官僚集团的主动权的嘉靖帝虽不能算是励精图治的一代英主,但其对官僚集团的控制力还是值得称赞的。至于张居正时期,由于张本人执政手段强硬,通过考成法和内阁管理言官制,把官僚们治得服服帖帖,都得老老实实地去干活,虽然“夺情”时官僚们趁机躁动,但张居正一直都能控制住局面,并贯彻了其改革变法在基层的落实。
由此可见,国本之争最后的妥协,是万历未能完成整顿官僚集团的历史重任的表现,也是明朝中央真正失去对官僚集团的战略主动权的开始。在他之后的皇帝,也都没能完成整顿官僚,重塑威信的历史任务。
巴普洛夫没有狗
自古以来,便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而在册立太子之时,则一贯坚持“立嫡立长”的原则。然而,明神宗朱翊钧因长子朱常洛是宫女所生而不喜,又因宠爱郑贵妃,便想废长立幼以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为太子,却遭到朝中大臣的激烈反对,就此引发了长达二十九年的国本之争。
△明神宗朱翊钧
一夜风流偶得长子,明神宗事后却不想认账
万历九年(1581年)的一天,年仅18岁的明神宗前往慈宁宫向慈圣皇太后请安,却没想到太后不在宫中。一时间,精虫上脑的明神宗竟然宠幸了慈宁宫宫女王氏,不过事后朱翊钧便后悔了,他并未按常理赏赐信物给王氏,而是匆匆离开了慈宁宫。
△慈圣皇太后李氏
朱翊钧自感此事不太光彩,再加上李太后和首辅张居正平日对其管教甚严,因此明神宗朱翊钧事后根本不愿提及此事,然而却没想到这一次风流,王氏竟然就此珠胎暗结。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氏便因体型变化而再也无法隐瞒,只得将事情向李太后和盘托出。
李太后自己也是宫女出身,不仅对王氏的境况深表理解,而且想方设法的让儿子认了此事。一日,李太后趁着与儿子酒宴提起此事,朱翊钧起先还想抵赖,直到李太后命人拿出《内起居注》,朱翊钧这才不得不认。在李太后的劝说下,朱翊钧勉强封王氏为恭妃。
数月之后,王恭妃诞下一子,取名朱常洛。因当时宫中均称宫女为“都人”,明神宗便常常称朱常洛为都人子,由此可见他对这对母子的厌恶。
明神宗意图废长立幼,就此引发国本之争
正所谓母凭子贵,按理来说生下皇长子的王恭妃应该水涨船高,尤其是在皇后并未生子的情况下。然而,就在万历九年(1581年)八月,郑氏通过选秀进入皇宫,并迅速受宠于后宫,三年之内便先后被晋封为淑嫔、德妃、贵妃,与王氏的境遇简直是天壤之别。
万历十四年(1586年)正月,郑贵妃生下朱常洵,朱翊钧对此高兴无比,同年三月便再度晋封郑氏为皇贵妃。也正因此,明神宗朱翊钧竟然起了废长立幼之心,就此引发了长达近三十年的国本之争。
很快,便有流言说明神宗与郑贵妃私下约定,将立郑贵妃之子朱常洵为太子,再联想到申时行曾在朱常洵出生前请立太子而被拒,王恭妃长期未受封,而郑贵妃刚刚生子便被晋封皇贵妃等事,立即便引起了朝臣们的警觉。
废长立幼不仅违背了自古以来的“立嫡立长”原则,更是违背了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的祖制,立即引爆了朝堂。就在郑贵妃被册封的当天,户科给事中姜应麟、吏部员外郎沈璟等人便纷纷上书请立太子,其中姜应麟措辞极为激烈,直接激怒朱翊钧,被贬为大同广昌典史。
朱翊钧的打压不仅没能压制住朝臣,反而激起了朝臣的斗志,吏部员外郎沈璟、刑部主事孙如法相继上言,结果再度被罚。朱翊钧的态度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朝中大臣立即纷纷上书,建议朱翊钧今早册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以破除流言。而在上书请立太子的同时,大臣们更是指责后宫干政,直指宠冠后宫的郑贵妃。
对于犹如纸片一般砸来的奏章,明神宗朱翊钧也懒得再进行批复,一律置之不理,而朝臣们则是前仆后继,在奏折不断的同时,更是在朝会时不断提及,结果朱翊钧一气之下干脆眼不见心不烦,连朝会也不参加了。
朱常洛被立为太子,梃击案后国本之争结束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交锋中,申时行、王家屏、赵志皋、王锡爵等四任内阁首辅被迫辞退,中央即地方官员三百多人参与其中,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廷杖、解职、发配充军。直到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在李太后的干预下,朱翊钧这才不得不立皇长子朱常洛为长子。
朱常洛被立为太子之后,其他诸子也相继被加封为王,其中朱常洵为福王、朱常浩为瑞王、朱常润为惠王、朱常瀛为桂王。然而,被立为太子的朱常洛仍然备受冷落,除了太子的名义之外,根本没有享受到与之相对应的待遇,而福王朱常洵则长期逗留京师,根本不离京就藩。
为了防止事情发生变故,大臣们又纷纷上书要求福王尽快离京,然而朱翊钧却是一拖再拖,直到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大臣们以郑皇贵妃和福王朱常洵意图谋害太子为名再度上书弹劾,福王朱常洵这才前往洛阳就藩。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男子张差手持木棍闯入太子朱常洛所居住的慈庆宫,击伤守门太监,意欲行刺太子,幸好太子内侍韩本用及时赶到将其逮捕,史称梃击案。后经审讯,张差交代说是有一老太监收买自己,并将自己带到慈庆宫,指示自己打杀遇到之人,尤其是穿黄袍者(太子朱常洛),但却并未交代收买自己的太监是谁。
之后,万历帝又令员外郎陆梦龙再度提审,这才诱使其说出实情,原来背后指使之人便是郑贵妃手下的太监庞保和刘成。于是,朝臣们怀疑郑贵妃仍不死心,这是想要谋杀太子朱常洛,王志、何士晋、张问达等人更是指责外戚郑国泰“专擅”。
后太子朱常洛出面,郑贵妃这才得以逃过一劫,只是处死了张差一人。然而,郑贵妃虽然未因梃击案受到惩处,但她的势力却就此一蹶不振,朱常洛的太子之位这才得以稳固。至于梃击案到底是郑贵妃指使,还是太子自导自演的苦肉计,则已经无人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