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當一枚螺絲釘,張勇:“我是平凡的參與者”

面對疫情,上海無數志願者走向社區,填補著社會治理的微小空白,以星星之火,點亮觸手可及的溫暖,驅散黎明前的黑暗。

“上海是我家鄉,一旦家鄉失守,我將無處可去。”疫情初期,為盡“綿薄”之力,浦東黨校人張勇踐行初心,毅然報名,成為奔赴泥城鎮一線防疫的首批志願者。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不少人為他點贊,誇他是“逆行者”。他卻直言有差距:“醫護工作者是英雄,我只是平凡的參與者。”

2010年,張勇曾經當過上海世博會志願者;2020年,時隔10年,再次當上志願者。“從國家盛事到國家危難,作為中華兒女,應該挺身而出。”張勇時刻準備第三次當志願者,去到機場一線,守護上海這座城。

忙碌!關注“薄弱點”難題

泥城鎮14個居委會,46個小區。6天時間裡,張勇與同事們進行地毯式普查及駐點式指導,反反覆覆巡查了31個居委會,91個小區,上百個防控點。

張勇每天走街串巷,與社區負責人交談,瞭解小區疫情防控情況,並隨時記錄小區存在的薄弱點及工作亮點,每天上報指揮部。如開放式小區,處於城郊結合部,路口四通八達,難以布控;如公租房,居委職能缺失,物業防“進”難防“出”……

甘当一枚螺丝钉,张勇:“我是平凡的参与者”

張勇在瞭解社區防疫情況

作為第一批打頭陣的志願者,為了打好紮實的疫情防控基礎,不留一處疏忽,張勇將每一個隱患點每天及時上報至指揮部。“經常早上發現問題,下班前就已整改結束,整改照片也會如實反饋給我們。”

破題速度之快,讓張勇驚歎不已,工作的有序推進,帶動區、鎮、居每一個環節有條不紊、順利銜接。

勞累!“失眠”治癒了

“一扇門”“兩人崗”“三問三登記”;“一張圖”“兩清楚”“三覆蓋”;“一消毒”“兩暫停”“三保障”;小區環境……除了每天必查的這10項任務,張勇還有操不完的心。

一天巡查時,張勇發現幾個老人聚集在修車攤旁閒聊,精神緊繃的他立刻下車提醒:“老伯伯們,你們現在聚在一起,還是挺危險的,為了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請克服一下,暫時先不要聚集。”

80多歲老人感冒,關鍵時期不能放鬆警惕。泥城鎮迅速響應,將老人送去集中隔離,而家裡的女兒和女婿也相應進行了居家隔離,他們的生活能否得到保障?防護措施是否到位?張勇放心不下,親自上門詢問。

甘当一枚螺丝钉,张勇:“我是平凡的参与者”

張勇在記錄巡查事項

“知道基層一線辛苦,但沒想到這麼辛苦,佩服他們,可以24小時值班在崗。”為不留死角,不留盲區,張勇每天風塵僕僕,從這個社區趕往下一個社區,這個防控點奔赴下一個防控點。就一個字,累!以前有些失眠的張勇,結束一天包乾任務後,能倒頭就睡。

堅持:不忘初心,願當螺絲釘

疫情期間,風險難以預測。“張勇們”卻將自身安全置之度外,以一枚螺絲釘、一個齒輪的定位鞭策自己,在社區一線堅定地踐行著“疫情不退,我們不退”的誓言。

“如果滿分100分,您給自己的志願者工作打多少分?”針對這個問題,張勇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我打及格分。”他真誠的說,“我只是做了該做的,守好大後方,控制疫情蔓延。和醫務工作者之間有差距,我們不算什麼,他們該打滿分。”

為期一週的志願者工作結束後,張勇的手機裡保存了兩張工作照留作紀念。短短的6天,144個小時,8640分鐘,每一分每一秒,在張勇的人生歷程中,寫下了意義,寫下了難忘,寫下了回憶。

甘当一枚螺丝钉,张勇:“我是平凡的参与者”

張勇的生活照

曾因疫情打亂春節廣州旅遊行程,張勇準備等到疫情結束之後,帶上家人,去佛山品嚐美食,去星海音樂學院接受藝術的薰陶。(張勇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